什么是礼乐制度?是如何通过音乐实现对社会的治理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礼乐制度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礼乐”,看起来貌似很晦涩难懂,但可以用现代的概念这样来理解:
“礼”其实就是规矩、规则,类似于今天的法律制度;
“乐”则是舆论工具,以音乐、艺术的方式向社会传递规则,影响人们的思维,促使人们按照“礼”来办事。
这就是《礼记》中说的所谓:“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的意思。
礼乐,本质是一种维护统治的方式。
古文记载“商人尚鬼”,根据目前发掘的史料来看,商朝人确实比较迷信鬼神,各种祭祀、占卜在当时的政治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而周王朝建立后,虽然也信奉祭祀那一套,但他们明白只靠这些是不足与维护政权的长治久安。于是,周人结合前代不成体系的教化手段,建立了一系列完备的制度,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礼乐制。
礼乐据称是周公旦(姬旦,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叔)辅政期间建立的,所以也叫做“周礼”。
简单来说,礼就是指各种礼节规范。据《仪礼》记载,周礼最初共有17项内容,包括士冠礼、婚礼、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聘礼、朝觐礼、丧礼、祭礼、凶礼、军礼(行军,出征)、宾礼等,在衣食住行所有环节都能找到对应的规范,周天子、诸侯、士大夫、平民。。。。。。当时社会的所有阶层对应不同级别的标准。
用今天的语言来解释,礼其实就是用制度把阶级固化下来,贵贱、尊卑、长幼,泾渭分明。如果逾越了自己所在阶层对应的秩序,那就叫“僭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就以去世这一自然状态来说,不同身份就对应不同的说法,天子叫做“驾崩”,诸侯是“薨”,卿大夫称为“卒”,士死了叫做“不禄”,平民和奴隶那就叫“去世”。
但怎么让人们在思想上接受这一差异化待遇呢?这就是“乐”的威力。
对于音乐的作用,《史记·乐书》是这样解释的:“博采风俗,协比声律,以补短移化,助流政教”,音乐可以补充治道的缺陷,促进移风易俗、推进教化。
如果说“礼”是规矩,那么“乐”就是润滑剂;有了“乐”,人们才能和谐地坐下来谈规矩,就形成了共同遵守的“礼”,其后紧接着又需要“乐”来帮助推行,引导全体人们遵守规则。
也就是说,礼、乐共同作用,社会才能变得和谐有序。后来孔孟在周礼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形成了以礼乐仁义为核心的儒学体系,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特征;相对于同时期地球上其他相对蒙昧、要么依托宗教、要么信奉武力的文明而言,“礼乐”的先进性不言而喻,这也是中国“礼仪之邦”形象的由来。
为什么音乐能够促使人们守礼呢?那时的音乐不单单是旋律,还包含着哲学、文学、社会政治、伦理等元素。不同的音乐,对人们的思想、行动有着不同的作用,“云雅颂之音理而民正,嘄噭之声兴而士奋,郑卫之曲动而心淫”,即:推行正派、文雅的诵歌,可以使民风端正;激烈呼号的音乐,能够使士心振奋;郑、卫等地的歌曲,则会让人们心生邪念。
说得简单粗暴点,“乐”就像如今的舆论工具、媒体喉舌,潜移默化中鼓励、迫使人们的言行举止符合“礼”。
《史记·乐书》中,就解说了周代乐曲《武》是怎么起到教化作用的。
《武》,创作于周武王伐商纣凯旋之后,它是一个大型的叙事性乐舞,其中包含了舞蹈、器乐与声乐的伴奏、人们的伴唱,描绘了武王伐纣的整个过程,其实就跟如今的音乐剧是一个意思。
这场音乐剧共包含六大篇章:
一开场,规模庞大的舞者们手持盾牌、全副武装,然后排好阵列、站立不动,同时震天的鼓声响起,象征着周武王在孟津阅兵,等待诸侯们前来与自己会合;
紧接着,舞者们由静进入动,做出激烈、威猛的杀敌动作,同时音乐也随之慷慨激发、震撼人心,代表着太公望指挥战士们与殷商军队奋勇作战的场面;
第三部分,“三成而南”,军队排好整列、步伐整齐的转而向南,即凯旋回到镐京庆功;
第四部分,“四成而南国是疆”——体现周天子的雄师威震天下,南方的荆、蛮部落前来归顺,疆域得到了扩张、巩固;
第五部分,“五成而分陕,周公左,召公右”,周公旦、召公奭分列周天子的左右,担任周王朝的肱骨之臣;
第六部分,“六成复缀,以崇天子”,舞者们又相缀排成行,表示对天子的崇敬,表示大家齐心协力,在周天子的领导下,共同创造太平盛世。
由上可见,《武》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一首简单的曲子,而是一场经过精心编排、包含故事情节的舞台剧,它情节紧凑、气势磅礴,极具震撼性;
严格训练的舞者装备精良、神情坚毅、动作勇猛,让观众情不自禁的联想到周王朝军队的强大与威武,自然而然会涌现出敬畏、自豪等情绪;
目睹周天子在诸侯们的拥护下战胜桀纣的场景,人们的自信心、荣誉感被充分激发,心头自然会涌现起遵守周礼、创建更强大国家而责任感,整个社会的教化、风俗随之潜移默化的得到改善;
而诸侯们看到这种雄壮、霸气的音乐,会对周王室的武力、号召力心生惧意,对他们而言无疑是一种无形的威慑,促使他们紧紧跟随周天子的脚步,老老实实守规矩。
在周王朝前期,《武》被视为国家礼制的重要载体,每逢重大祭祀、庆典活动都会上演,展现了周武王、周王朝的强大与霸气,体现了周天子地位、尊严的不可侵犯,无形中增强了军队、诸侯、士大夫、民众等所有阶层的凝聚力。
所以咱们会有这样的感觉:《武》更像是一场军事演习,它震慑了那些心怀不轨者,加强了全体臣民的向心力,使他们自然会选择遵守“周礼”。
与之相对应的,其他的“乐”在各自的领域、也会起到相应的作用。礼、乐密不可分,通过这套完备的制度,周王朝的统治集团用音乐教化人们、用礼制规范整个社会,实现了数百年的有效统治,促进了政治稳定、社会安宁。
但到了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室日渐衰弱,众多诸侯国依仗对辖区内政权、经济、武装的掌控,逐渐具备了与周王室分庭抗礼之势,为了各自的利益,他们不再遵守当初周天子的“礼”,僭越的行为层出不穷。在这种大环境下,“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逐步演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传统的规矩逐渐被抛弃,诸侯们依仗武力、权谋争霸中原,从而不断形成新的秩序。这就是孔子所哀叹的“礼崩乐坏”,他终其一生为了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而呼喊奔走,但仍无济于事。
不过,由于数百年形成的惯性,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仍对周天子保留着面子上的尊重。但到了战国,随着周天子的更大靠山、姬姓的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意味着周礼已经彻底崩溃,这个时候,周王室的任何音乐都不能对人们的道德起到教化作用了,新的时代全面到来。
但即使如此,礼乐制度所代表的治理模式,无疑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时代。时至今日,全人类都逐渐追求法制与道德并重,跟礼、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