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到底是不是狂妄呢?
《三国志·诸葛亮传》是这样描述年轻时代的诸葛亮: 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按照通常的理解,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自然是认为自己具备与这两位古人相当的才能,希望能以此建功立业。然而细细的推究起来,似乎不是那么回事,因为管仲跟乐毅完全不是同一类人!
管仲,春秋时期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法家代表人物,在担任齐国的国相期间,按照法家的理念对齐国的内政和军事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实现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虽然管仲也被称之为军事家,但其主要成就是在内政、外交,军事方面按照“作内政而寄军令”的原则,要求百姓“参其国而伍其鄙”,建立社会与军事结合的组织,使之更加适应耕战的发展。除此之外,管仲并没有多少亲自领兵打仗、取得瞩目战绩的事例。
乐毅则是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于公元前284年,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几乎将齐国灭亡。
综上所述,管仲和乐毅的相似度太低,以至于无法归为同一个类别,那么诸葛亮拿这两个人来做类比,只能是有更高的企图心——诸葛亮认为,自己的能力等同于管仲 乐毅,是他们两的结合,既能完美的处理内政,外交,也能亲自领兵打仗!
或许有人觉得诸葛亮过于狂妄,或者觉得笔者的推理很扯,但实际上当刘备死后,诸葛亮担任丞相,把整个蜀国的军政大权统统完全掌握在手中,对外不停的与孙吴和曹魏征战,对内严刑峻法,依靠有限的民力苦苦支撑,所作所为,但就难度而言,应该是远超过管仲 乐毅所面对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诸葛亮完全有资格对自己如此推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