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古代冬天那么冷,古人为何不挖地窖避寒?

历史文化6年前 (2019-01-31)190

昨天笔者在查资料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一个评论上千条的热帖,打开一看才发现,这竟然是在讨论地窖,而且还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额外讨论。比如说标题中提到的,为什么古人不挖地窖避寒,而要选择在寒冷的冬天强行忍受,以至于被活活冻死?因为笔者觉得这个话题还是很有意义的,所以今天历史网小编就在这里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古代冬天那么冷,古人为何不挖地窖避寒?

之一个,没有单纯的冻死

以今论古是不可取的,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和古人是完全不同的,而且我们现代的体质和古人也是完全不同的。根据笔者所知,我们现代御寒的主要手段是棉花,而棉花的大规模引进和使用应该是在宋朝以后。所以说在宋朝以前,古人可没什么御寒的好办法(衣服里填充杂草),尤其是那些“身无分文”的穷苦人家。

这里之所以说没有单纯的冻死,是因为古代的冬天和现代的冬天是差不多一样冷的,而且在食物配给上甚至还不如冬天。

我们举个例子,在七十八十年代,北方人家一到冬天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储备过冬用的大白菜,大萝卜之类的蔬菜(米面油盐倒不是很担心),而且这一屯起码上百斤。

那这意味着什么呢?这个其实就意味着,饶是以我们现代人,为了过冬都要储备如此多的食物,那千百年前的古人,难道说就不用吗?但说句比较凄凉的话,古人肯定是需要的,但大多数人应该都没有这个能力。所以说,在过冬的食物都无法保证的情况下,即使他们不会被冻死,那也是会被饿死。

此外,冬天万物萧条,外面连根野菜都没有,古人要想填饱肚子,可不得经常外出寻找食物。而这既没有保暖的衣服,又没有充足的食物,那倒在白雪皑皑的荒郊野外,以至于沦为冻死的尸骸,不也是很正常,很可惜的吗?

第二个,地窖也有局限性

笔者自负也是走过我国将近五分之一的城市乡镇,而这些沿途的风景除了让笔者感慨我们的壮丽山河之外,也在感慨地区环境不同所带来的巨大差异。地窖,说句心里话,笔者在南方真的是很少看见,因为这里的水层较浅,且土质略微有些疏松,湿气也略微有些重。

假使这样的环境还要强行挖掘地窖,先不说随时有可能垮塌,就是里面的环境也不适合储存物品或居住人。如果有在南方的朋友不相信,那可以问问村里的老人或亲自实践一下。但反观北方,因为整体气候干燥,且土质较为合适,所以地窖的使用非常频繁,这里以东北和西北地区为主要使用地。

此外,我们不要低估了地窖的价值或价格,因为我们讨论的主题是住人御寒而非储藏东西,所以这个地窖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土坑就能打发(能住人的地窖,起码得通风且够大)。笔者之前曾去过革命老区延安,在那里见过很多窑洞,虽然基本都是现代挖掘的,而且也都是只能居住一两个人的那种。但在问过价格后,笔者相信这要是到了古代,那也不是普通人能住得起的。

古代冬天那么冷,古人为何不挖地窖避寒?

第三个,地窖不是万能的

诚然,地窖相比寒风呼啸的室外和茅草堆积的小屋,那确实会暖和一些。但是,这并不代表地窖就真的可以长久作为冬天的避寒之地。

首先,普通的地窖,即只是单纯的一个土洞和一些必备的生活物品,那在避寒程度上其实与那些茅草屋也只是伯仲之间。

因为这类普通的地窖基本都只有两三米深,而这种高度还是在寒风的打击之下,或许躲在里面不用吹风了,但那个阴寒无比的温度确实是无法改变的。

有人说可以在里面放个火炉或火盆,但笔者想说,如果真的这么做了,那是无异于自杀。因为,这类普通的地窖根本没有完善的通风措施,火炉一旦烧起来,窒息不过是时间问题。而一旦打开窖门通风,那寒气就又会涌出来,所以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同样地,如果挖掘出一个通风措施完全,生活措施齐备,且位于地下三米以上的地窖。那笔者觉得,有这个能力的人恐怕也不会住地窖了。如前文所说,地窖的价格随使用者的目的而有所不同,如果只是储备食物,那非常便宜,但要是为了住人为了御寒,那价格可就非常高昂了,也远非一把锄头或铁锹就能完成。

最后,冬天的地窖温度确实比较高,起码比白雪皑皑的室外温度要高一些。但是古人之所以不能挖掘地窖避寒,而要在户外被活活冻死,究其根本,还是因为能挖掘得出可以住人的地窖,那也是不会沦落到冬天还在室外生活。而挖掘不起地窖的人,您即使给他一把铁锹或锄头,他自己也是无法完成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01/234097.html

“古代冬天那么冷,古人为何不挖地窖避寒?”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曹仁的真实实力怎么样?对曹魏有何贡献?

历史上曹仁的真实实力怎么样?对曹魏有何贡献?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在赤壁之战获胜后乘胜攻打江陵,吴曹两军在江陵城外大战。三百曹兵被吴军团团包围,十分危险。曹军主将曹仁于是不顾危险,亲自率数十骑兵出城救援。最终曹仁经过一番苦战,救出被围军士,获赞...

古代皇后为什么不能降为妃嫔 皇后的儿子还算嫡子吗

古代皇后为什么不能降为妃嫔 皇后的儿子还算嫡子吗

还不知道:古代皇后只能被废,却不能降低为妃?她的儿子还能算嫡子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皇后都被废了,皇后的孩子,即使不被降为庶子,也必然是没有继承权了。毕竟老皇帝会担心,这瓜娃子上台后,会不会为了他老妈,打击报复。皇后只能被废,却不能降低为妃...

在政治、文化、外交等方面,刘䶮有哪些作为?

在政治、文化、外交等方面,刘䶮有哪些作为?

南汉高祖刘䶮(889年―942年),又名刘纻,初名刘岩、刘陟, 蔡州上蔡(今河南上蔡)人,郡望为彭城刘氏。封州刺史刘谦第三子,清海、靖海节度使、南海王刘隐之弟,南汉开国皇帝。其祖因经商南海,迁居泉州(今属福建)。刘䶮初掌军事之时平定岭南东西两道诸割据势力,控制岭南,西与马楚争夺容桂之地,攻占了容邕两...

汉武帝屡次遭到神棍欺骗 古人为何地位越高越是迷信

汉武帝屡次遭到神棍欺骗 古人为何地位越高越是迷信

还不知道:汉武帝和神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代天骄汉武帝屡遭神棍欺骗,为什么地位越高越迷信?汉武帝刘彻对于长生不老的执念,丝毫不亚于千古一帝嬴政。为了追求神鬼学说,他先后宠幸过多名方士,留下了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段子。这些方士究竟能不能招来神鬼先不说,他们对于人类...

大臣有本事对朝廷不是更好吗 古代皇帝为什么还要杀掉有功之臣

大臣有本事对朝廷不是更好吗 古代皇帝为什么还要杀掉有功之臣

古代帝王为什么总是会杀掉有功之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古代君主集权统治下,整个国家就是皇帝和家族的私有财产,既然是自己的私有财产,皇帝肯定是往往会表露出一种强烈的危机感,而这危机感就源于朝堂上手握大权的臣子。在皇帝内心里边,解决的方法肯定是有...

古代民间传言赵云75岁病逝和80岁死于绣花针 赵云真实年龄是什么

古代民间传言赵云75岁病逝和80岁死于绣花针 赵云真实年龄是什么

还不了解:赵云年龄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常胜将军”赵云,真实年龄为何成谜?《三国演义》第91回“伐中原武侯上表”,诸葛亮北伐因赵云垂暮命其留守成都,赵云自比“廉颇之勇,马援之雄”以死威胁领军出征,民间有赵云75岁病逝和80岁绣花针失血而亡,诸多传闻赵云真实的年龄...

宇文述简介:隋朝名将,北周上柱国宇文盛之子、宇文化及之父

宇文述简介:隋朝名将,北周上柱国宇文盛之子、宇文化及之父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享国三十七年。公元589年,隋军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繁荣局面。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宇文述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宇文述(547-61...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 秦始皇为什么会迷上炼丹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 秦始皇为什么会迷上炼丹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秦始皇一统六国,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秦始皇为什么会突然迷上了炼丹?秦始皇嬴政同志在38岁那年迎来了自己事业的的巅峰期,38岁正是干事业的黄金时期,而嬴政的平台又这么高,于是准备大干一场,嬴政把之前的那些个制度全部废除,实行新的制度,这还不够,连称呼也要换...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