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司马迁为什么要在《史记》中批评王翦?他真的是个不合格的臣子吗?

诗词文献6年前 (2019-02-02)410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王翦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王翦是战国末期秦国的一名大将,他在秦国攻灭六国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六国之中,除却最开始灭亡的韩国,其余五国都是王翦父子带兵攻灭的,可谓是功不可没。而且,王翦虽然功高盖主,却凭借着自己的智慧,是自己最终得以善终,这在历史上也是非常少见的。然而,《史记》作者司马迁却在书中批评王翦,说他作为一个臣子是非常不够格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司马迁曾论起白起和王翦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两人都是机敏多智,能征善战,这两员大将,可谓奠定了秦帝国一统天下的基石。然而白起南袭荆楚,北战长平,为秦国开疆拓土,浴血沙场,更是坑杀了赵国降卒四十余万,落得人屠骂名遭人非议。但是,与在崇山峻岭荒野广漠之上,武安君纵横驰骋所向披靡,而恢弘肃穆的咸阳皇庭,显然不是白起擅长的战场。不断被文官排挤和构陷的他,愤怒之余,也得罪了君王。

压抑的皇庭,甚至比腥风血雨的战场,更加危险

随后,位极人臣的大将被贬为士兵,再然后,被逼得伏剑自尽而死,只留下了令人唏嘘的一声叹息。

司马迁为什么要在《史记》中批评王翦?他真的是个不合格的臣子吗?

而王翦,却在这个血雨腥风刀光剑影的时代,得到了智而不暴,勇而多谋的良好评价,也得到了封妻荫子名传千古的善终。然而,司马迁先生认为,这样一位在帝国军政体系内拥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名将,既在军方有足够的资历和功绩,又在朝堂上被君王当做帝师一样尊重,却不能规劝秦始皇嬴政多行德政,最终,秦王朝二世而亡。作为一名帝王器重,德高望重的老将,实是不该。当他看到君王错误的政治决策和治国方针时,居然没有站出来以忠贞之节,尽力规劝。只是俯首帖耳,言听计从。要么就是告病退出权力纷争的朝堂,要么就是安心做一把帝王手中最锋利的屠刀,只管带兵征战,而不管引导君王施行仁政。真是辜负了皇恩,不是个合格的臣子。

太史公曰:鄙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然不能救患於应侯。王翦为秦将,夷六国,当是时,翦为宿将,始皇师之,然不能辅秦建德,固其根本,偷合取容,以至筊身。及孙王离为项羽所虏,不亦宜乎!彼各有所短也。

——《史记》

然而真的如此吗?其实王翦只不过看得太过透彻罢了。自从军之时起,他鲜有与朝臣文官的交集和冲突,只是安安心心地率部征战,不争权,不霸道,不参议。因为王翦明白,武将只需要能够战胜敌人,就好了,别的,不应是武将来做。至于所谓劝谏皇帝行使仁政,这是文臣政客所为。

司马迁为什么要在《史记》中批评王翦?他真的是个不合格的臣子吗?

真正的臣子,应该明白,自己到底应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

王翦明白,当武将参政之时,帝王无可避免地会考虑到将领手中掌握的军队所产生的影响。无论采纳建议与否,对于帝王来说,都会留下难以解开的纠缠。因为当锋利地刀剑作为劝谏的支撑时,任何对权力有着敏感掌控欲望的帝王,都会感受到无法名状的威胁,而让皇帝感受到威胁,只有两个下场,记恨,或者死亡。

所以当白起劝谏秦昭襄王时,昭襄王并不能认同他正确的军事战略,反而从另一个角度开始思考如何能够控制甚至对付这个功高震主的大将,此时君王身边煽风点火的文臣,也就自然能够如鱼得水,这也就注定了武安君白起伏剑自杀的最终结局。

而王翦,始终清楚的明白自己的位置,他不会对秦王嬴政说:“你不听我的计策,现在怎么样了!”他只是不停地示弱,他给了君王足够的面子和对自己不懈的自嘲,当军事战略意见不同的时候,他不评判对错,只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被采纳,那么就笑眯眯地告病,只说自己“老弱笨懦,望大王另择良将。”

白起如冰,锋锐刚强,王翦如水,为而不争。刚不可久,水滴石穿。足够聪明的王翦始终并没有把自己定位成秦王嬴政的帝师,他只是不愠不火地做一个将领应该做的事情,战争、胜利、让帝王放心。

古往今来,有多少名将,死于君王猜忌和内斗的暗箭,而王翦,却凭借透彻了然的为臣之道,善终从来儒以文乱世,侠以武犯禁。文人只看到了大将身居高位,却不能以忠贞之心为君王长治久安劝谏谋划。却没有看到,真正的将领,到底应有多大的职权。 不逾越武将本分职权的王翦封妻荫子,卷入朝堂内斗的武安君冤魂何处!

司马迁为什么要在《史记》中批评王翦?他真的是个不合格的臣子吗?

即便秦王朝覆灭之时,王翦之孙王离,也始终并没有参与赵高里斯等人对权力的谋划,他只是奋战,只是跟随着章邯浴血沙场,直到章邯开始思考并参与朝堂上的权力之争,他也没有跟着章邯投降项羽楚军,力战身死,以身报国,直令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

曾有后人言说,章邯乃是秦王朝硕果仅存的名将,然而,当章邯拆开那封劝降的书信并开始考虑自己是应该死战到底还是顺应局势的时候,他已经不再是武将了,而王离,才是大秦王朝,最后的勇气。这一切,都源自老将王翦,为子孙后代指引的路。

为了大秦帝国,奋战至死的王离,或许才是秦王朝最后的勇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02/234423.html

“司马迁为什么要在《史记》中批评王翦?他真的是个不合格的臣子吗?” 的相关文章

朱敬则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著述了《十代兴亡论》

朱敬则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著述了《十代兴亡论》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敬则(635年—7...

明朝东林党领袖顾宪成简介:著有《小心斋札记》、《泾皋藏稿》

明朝东林党领袖顾宪成简介:著有《小心斋札记》、《泾皋藏稿》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预言大明国运的《烧饼歌》有多神奇?刘伯温未卜先知

预言大明国运的《烧饼歌》有多神奇?刘伯温未卜先知

传说刘伯温能未卜先知,曾作一首《烧饼歌》,又名《帝师问答歌》,那么预言大明国运的《烧饼歌》有多神奇?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有一天,明太祖朱元璋正在内殿吃烧饼,刚咬了一口,有小太监前来禀报:国师刘伯温求见。朱元璋就顺手拿起一只金碗扣在饼上,才传命召见。刘伯温行过礼后,朱元璋故意问道:“听...

《三五七言 / 秋风词》

《三五七言 / 秋风词》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译文一个人在孤苦的异地,寒秋夜里,一阵清冷的秋风吹得我直打寒颤,抬头望着天空中那轮明月,思念之情愈加浓烈。飘落的叶子在风中打了几转,最后随风...

《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青云一作:白云)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古朗月行》译文及注释译文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

《忆秦娥·箫声咽》

《忆秦娥·箫声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忆秦娥·;箫声咽》译文及注释《忆秦娥·;箫声咽》译文玉箫的声音悲凉呜咽,秦娥从梦中惊醒时,秦家的楼上正挂着一弦明月。秦家楼上的下弦月,每一年桥边青青的柳色,都印染...

《北风行》

《北风行》

《北风行》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

司马光的词作赏析:《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司马光的词作赏析:《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下面历史网小编带来司马光的《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宋)司马光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注释西江月:词牌名。宝髻:妇女头上带有珍贵饰品的发髻...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