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刘邦的统治集团为什么要密谋计划杀了韩信?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2-02)180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韩信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说到韩信很多网友都知道其实还真的是有点可悲的啊,因为其实他不仅仅是有才华更多的时候他其实一直被人误会了,那么到底是怎么个误会法也不好说,反正最近其实悲剧结尾被刘邦杀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下面跟随小编揭秘看看!

刘邦的统治集团为什么要密谋计划杀了韩信?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韩信作为秦末战争中汉王的一员大将,率领十数万军队,屡立奇功,打下很大一片土地,可以说是汉与楚对抗的唯一主力军,在楚汉相争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有人曾劝他叛汉联楚或与汉、楚“三分天下,鼎足而立”,而韩信没有听从这样的劝告,还是以帮刘邦消灭项羽为其作战目标。尽管时有凭功劳讨封王、封地的一些故事,但在要求得到满足后,便立即率兵援助刘邦,使汉军实力大振,一举夺得垓下之战的胜利,刘邦由是登上皇位。若韩信有谋反的意向,在拥有重兵的情势下是最适宜的,但韩信没有这样做,说明韩信是忠 实于刘邦的。

而恰恰是刘邦一直不信任韩信。在扫除项羽这个皇位的更大障碍之后,即垓下之战刚刚结束,刘邦趁韩信猝不及防之际,迅速率兵到韩信的驻地,解除了韩信的兵权。刘邦认为军事实力远远超过自己的韩信是另一隐患,便借口韩信熟悉楚地风俗,改封齐王韩信为楚王,以江苏宿迁西北的下邳为都城,让韩信离开他所控制的军队,到南方楚地当一个没什么军事力量的小王。这时韩信也没有反抗,而是乖乖交出了兵权,听候安排。

刘邦的统治集团为什么要密谋计划杀了韩信?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然而刘邦对韩信的戒心,并未因韩信到楚地而放松,他那双充满猜忌的眼睛一刻也不停地注视着韩信。不久,刘邦就发现项羽故将钟离昧逃到韩信的封地,与韩信交往密切,于是刘邦下令韩信将钟离昧逮捕归案。此时,韩信初到楚地军力不少,这引起刘邦的不安。恰值有人诬告韩信要谋反,这更坚定了刘邦要铲除韩信的决心。丞相陈平献计,让刘邦借口出游云梦,趁韩信不备时将其擒拿。刘邦当即宣布出游。汉六年(公元前20 I年),刘邦率随从兵将向楚地进发,同时下诏要在楚国之陈地会诸侯。

韩信听说刘邦将至,已经猜出刘邦此行的意图,但自觉无罪,没必要与刘邦刀剑相见,左右思量,也没有做出反叛的决定。当刘邦到陈地会诸侯时,韩信献上钟离昧的人头,以表对刘邦汉王朝的忠心。岂料刘邦除韩信的决心已下,献人头也无济于事。只见刘邦喝令身边的武士将韩信绑缚,此举令在场的诸侯大惊失色,韩信更是大呼其冤,刘邦却轻描淡写地宣称“有人告韩信谋反”。于是刘邦也不游云梦了,押着韩信将其带回洛阳审讯。但是审讯了半天,也没有什么像样的证据,就这样杀了韩信,实在于天下臣民交代不过去。刘邦只好又将韩信改封淮阴侯,居于洛阳,也就是将韩信时刻放在朝廷的监视之下。

韩信被杀

韩信一再被削地夺爵,知道刘邦不能容忍自已,心中愤懑的情绪时有流露,说自已正像人们常说的“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他常常称病不朝,时有上朝也或会流露不满。一次在朝廷上议论各人的统兵能力时,韩信竟然当面说刘邦“陛下不过能统兵十万,而本人则多多益善。”完全不给刘邦任何面子,这样再也不能容忍韩信的杀戮计划已经在宫廷中谋划。

刘邦的统治集团为什么要密谋计划杀了韩信?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春天的一个夜晚,吕后诈称陈豨叛乱已被刘邦率军平息,令朝臣们入宫庆贺。当韩信大步跨进大门,环顾四周时,之间吕后手臂一挥,早已埋伏在四周的兵士一拥而上,韩信来不及抵抗,便丧命于众兵士的刀枪之下。随后宣布韩信曾与陈豨密谋反叛,陈稀在外起兵反汉,韩信从中响应配合,所以必须诛除,然而又提不出多少像样的罪证。

如果韩信真与陈豨密谋反叛,他没有必要入宫庆贺陈豨的失败,完全可以称病不去。再者如果韩信真要谋反也不会在朝中大发牢骚,让人看出自已的不满情绪。一个大军事家在这些事情上的坦坦荡荡,正说明心中没鬼。如果韩信果真有罪,也应该由法司审判后再执行死刑,为什么要由吕后在宫中用这样见不得人的手段进行杀戮呢?这只能说明心中有鬼的是刘邦统治集团。一句话,杀韩信是更高决策层有预谋、有计划、有安排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902/234492.html

“刘邦的统治集团为什么要密谋计划杀了韩信?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的相关文章

后世是如何评价赵俨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赵俨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赵俨(171~245年),字伯然,颍川阳翟人。东汉末年颍川“四大名士”之一,三国时期魏国名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熟读经史,精明强干。建安二年,投靠大将军曹操之后,起家朗陵县令,历任司空府掾、司空主薄、都督护军、扶风太守等职。魏文帝曹丕继位后,历任魏国侍中、驸...

明朝时期郑和为何要七下西洋?真相是什么

明朝时期郑和为何要七下西洋?真相是什么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郑和下西洋绝对可以算得上是重彩的一笔,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明朝有一项壮举不得不提,那就是郑和下西洋。郑和为何七下西洋,他都到过哪些地方,朱棣此举的背后有何深意呢?总的来说,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夹杂着明朝的政治和经济目的。郑和下西洋,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

缪贤:战国时期赵国宦者令,为什么说他是一位好宦官?

缪贤:战国时期赵国宦者令,为什么说他是一位好宦官?

在春秋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位被记录在册的宦者令。很多人对此了解甚少,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吧。这位宦者令可不简单,他推荐了后来是赵国上卿的蔺相如。因为推荐了蔺相如这个大才,导致了这位后世的名声十分的高。当然了,他做过的事情还有很多,因此,在历史上他的评价并不低,评价他是一个好宦官。那个时代的宦...

朱元璋传位朱允炆那么不放心 朱元璋为什么还要传位

朱元璋传位朱允炆那么不放心 朱元璋为什么还要传位

还不知道:朱元璋那么不放心朱允炆,为什么还要传位给他?而不是传给朱棣?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其实朱元璋把皇位传给朱允炆后,每天都是忐忑不安的,他一直怀疑自己的决定!他害怕这个孙子压不住朝堂上的大臣,也害怕他治理不好天下。想帮他铲除所有潜在的威胁,于是才有了蓝玉案这...

历史上杨玉环与安禄山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上杨玉环与安禄山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杨贵妃和安禄山的轶事,在当时的民间传得沸沸扬扬。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记载安禄山和杨贵妃轶事的史料也非常多。其中有个最有代表性的轶事,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在京城给安禄山过生日,当时就赐予了安禄山非常多丰盛...

演义中刘备丢荆州失关羽 刘备怎么做才能避免这个结果

演义中刘备丢荆州失关羽 刘备怎么做才能避免这个结果

对《三国演义》中,刘备怎么做才能避免荆州失守,保住关羽一命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实在是大意了啊。虽然是关羽大意失的荆州,但刘备实在也有失察之过。当日,汉中之战已经结束两月,刘备这面惨胜。但是汉中人口多被曹操迁入中原,刘备也没有发起陇西之战进一步占领陇右诸郡。...

司马亮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司马亮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司马亮,西晋宗室大臣,“八王之乱”的参与者。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元康元年(291年),晋惠帝叔公汝南王司马亮遭人杀害,西晋八王之乱中八王的第一个王就此落幕。司马亮是八王之中辈分最高,年龄最大的王,按理来说应该受到诸王的尊敬,那为何他会被自己的侄孙楚王司马玮杀掉呢一,出仕曹魏...

张彦远:唐朝画家、绘画理论家,擅长书画,精于鉴赏

张彦远:唐朝画家、绘画理论家,擅长书画,精于鉴赏

张彦远(815年~907年),字爱宾,蒲州猗氏人。唐朝大臣、画家、绘画理论家,中书令张嘉贞玄孙,殿中侍御史张文规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三代相门,博学有文辞。擅长书画,精于鉴赏,初为左补阙。大中初年(847年),迁任祠部员外郎。咸通三年(862年),任舒州刺史。...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