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为何没有成为春秋时期的大国?原因是什么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卫国的故事。
在风云际会的春秋战国时期,曾出现过大小上百个诸侯国家。在这样竞争激烈,战乱不休的年代,能够生存下去的都是一些大国或者强国,而这个国家虽然算不上什么大国强国,却生存到了秦朝时期,就连秦始皇统一天下时候都不屑于灭了它。
吴王的弟弟季札曾经周游列国,以远见卓识著称,他曾评价卫国“卫多君子,其国无患。”今天要说的这个小国便是这个君子之国。
战国初期,势力并不强大的魏国更先在魏文侯的带领下开始变法,野心勃勃的魏文侯重用卫人李悝,在国内进行变法图强;重用卫国吴起在军事上进行改革,建立武卒制,训练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重甲步兵魏武卒,更先在诸侯间称雄。
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图强,使秦国成为了西方大国,夺取了当年被魏国侵占的数百里河西之地,从此弱秦成为了强秦。商鞅也称卫鞅,同样是卫国人。
秦国质子异人质于赵国邯郸,吕不韦到邯郸做生意时见到了异人,深感奇货可居,于是在异人身上进行投资,最终扶持异人登上秦国王位,而吕不韦也成了秦国一人之下的丞相,权倾朝野,吕不韦同样是卫国人。
燕赵多悲歌,面对秦国吞并天下的野心,燕国太子丹在豪侠田光的推荐下结识了游历燕国的卫国人荆轲,自此有了易水边上的一曲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这些人物随便一个都是可以叱咤风云之人,卫国多君子,此话果然不假,难怪当年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光是在卫国就待了十年。
卫国建国其实还是非常的早的,之一代国君是周文王嫡九子康叔,相传41为国君,国家存在907年,是生存时间最长的周代诸侯国,也是最后一个被灭亡的姬姓诸侯国。卫国其实并不算是一个弱国,但是却同样一直没有成为一等强国,其主要原因除了大量人才的流失,还与卫国频繁的内乱息息相关。
在周平王东迁的时候,卫国卫武公曾出兵助周王室平戎,卫国也在武公时期一度强盛,成为了诸侯的首领之一。卫国之衰始于州吁之乱,卫庄公立长子公子完为太子,后与宠妾又生庶子州吁。州吁喜好兵事,卫庄公就让他带兵,当时有大臣劝谏卫庄公说,庶子带兵,恐怕以后会有叛乱,但是卫庄公没有听。
卫庄公死后,公子完继位成了卫桓公。卫桓公继位的第二年,因为州吁骄横奢侈,卫桓公就罢免他的职位。此后州吁和郑国共叔段所结交,共叔段是谁呢?正是那个春秋霸主郑庄公的同胞弟弟,并且也是一个想要谋权篡位之人。
州吁在共叔段的帮助下,又集结了卫国流亡的人,发兵攻打了卫国,成功弑君,成为了春秋之一位弑君篡位成功的公子。做了卫国国君的州吁,还想帮助共叔段夺取政权,结果因为他篡位夺政,还好战而不安抚百姓,结果卫人都不拥戴他,于是大臣将他杀死,迎立了卫桓公的弟弟公子晋,成为了卫宣公。
从此之后卫国内乱不止,卫宣公私通父亲小妾,又强抢儿媳,因害怕儿子报复,就派人杀了儿子。又有卫懿公好鹤等事情,这样的卫国怎能强大?
到了卫文公时期,文公想要恢复康叔、武公时期的盛况,也开始轻徭薄赋,时常反省,但是这样的情况也并没有坚持多久。晋国公子重耳为了躲避灾难而流亡各国,于卫文公十六年来到了卫国,求助于卫国,但是遭到了卫文公的无礼对待。
重耳回到晋国之后成为了晋文公,后来晋文公向卫文公之子卫成公借路救宋,又被卫成公拒绝。等晋文公解决了宋国的问题后,新仇旧恨一起算,发兵攻打卫国,卫成公逃到陈。最终还是在周天子的帮助下,宋成公才和晋文公修好。
到了春秋晚期,卫国孙氏、宁氏专权,君臣关系不和,国力进一步衰弱。进入战国后,卫国终于在公元前254年被魏国吞并,成为了魏国的一个附庸,卫公也先经历了降侯,然后成为了封君。诸侯国的封臣才被称为君,当年的义渠正是一个国,被秦兼并后义渠王成了义渠君,后来还想让秦王改回他义渠王的称号,最终被宣太后诱杀。
秦国在统一之战中,秦国灭掉六国,作为魏国附庸的卫国,如果秦始皇想灭他自然非常的容易,但是秦始皇对这个名存实亡的小国压根不放在心上,不屑于将他灭掉。直到公元前209年,秦二世才灭掉了这个名存实亡的卫国。
卫国有着众多的人才,如果卫国国君能够像其他国家君主一样,能够识人用人,而不是内乱不止,相信卫国也是能够成为当时的一大国的,可惜的是卫国拥有众多的人才,却导致了人才流失,再加上内乱不止,这才最终没能成为一个大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