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世人都不理解曹操?他的理想与抱负是什么?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曹操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对于曹操这样的人来讲同样是如此,只不过他的成长历程比我们大多数人更加曲折、艰辛而富于变化而已。能够理解曹操的人不是没有,只是很少而已,世界上往往曲高和寡、知己难求,放在那个时代都是一样的。
曹操在年轻时,对于自己阉宦出身的背景很是自卑,出身是他发展的一大障碍。他和袁绍的四世三公背景不同,在东汉末年,那个看重门第出身的时代,在很多人眼里对于曹操充满了鄙视和不屑。袁绍尽管和曹操小的时候就是很好的玩伴,但是从骨子里他是看不上曹阿瞒的,本初眼里曹操就是个不入流的小丑而已。
年轻时的曹操,其志向和抱负就是做治世之能臣,为此他也做了一番努力,他雷厉风行,坚决和阉宦划清界限,自己还策划了刺杀当朝掌权宦官张让的计划,准备做个救国救民的刺客。这和当初韩国被秦王政所灭之后,张良最初的做法很相似,“要解心头很,挥剑斩仇人”,直截了当的做法,单纯无二的动力就是这个时候的曹操。幸好曹操失败了,他的图谋被张让发现,因此曹操选择了躲避起来。
正是因为远离了那个乌烟瘴气的朝堂,曹操有了对内自省和审视自己的机会,他开始发奋读书充实自己,练习武艺来保护自己,阻止乡俑来壮大自己。手不释卷对于曹操来讲是常态,正是通过自己的学习,曹操开拓了自己的眼界,提升了自己的格局。刺杀一两个败类,挽救不了东汉的腐朽,要想改变就要自己具备去改变和引领这个时代的能力。
大将军何进也好,袁本初也罢,他们都是这个时代的弃儿和可怜虫,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利益而没有天下苍生。至于那个看上去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是个可怜虫而已,被董卓胁迫,成了傀儡而任人摆布,这样的意味可以说是生不如死,但还要委曲求全的活下去。
当十八路诸侯汇集到一起的时候,大家各怀鬼胎,除了曹操就没有一个是为了匡扶汉室的,对于这些宵小之辈,曹操懒得搭理,你们不思进取,我自己来!曹操带着自己的部队和董卓作战,尽管险些丢掉了性命,但是却为自己积累了经验,也赢得了名誉。
董卓失败后,大家都有了自己做皇帝的想法,袁绍想立个傀儡皇帝,自己做第二个董卓,而袁术直接选择了自己做皇帝,其他的人在挣地盘,互相攻伐杀戮。而这个时候的曹操,他做了什么呢?他找到了汉献帝,并把这位皇帝接到了自己的身边,“尊天子以令不臣”,直到这个时候,曹操终于达成了自己治世之能臣的愿望。
曹操的这个治世之能臣,并不是为了挽救那个腐朽的东汉王朝,而是为了替天行道做天子之臣。曹操并不是做汉献帝之臣,而是做大汉之臣,直到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是要坚持做汉臣,在面对大家让自己代汉自立的请求时,曹操说:“如果天命在我,我愿做周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