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三杰的后代们,他们的命运是怎样的?
对汉初三杰的后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简单来说:萧何的后代混得更好,张良的其次,韩信最可怜。
一、张良之后
咱们先从中间张良聊起吧。
张良一共有两个儿子:
老大张不疑,在张良死后袭爵留侯,本应富贵一生,却不料犯了死罪。《史记》中称其“坐与门大夫谋杀故楚内史,当死”,大概就是一起密谋的仇杀事件败露了,不过老张家家底还比较厚,所以花了钱,赎为城旦,一种修城墙的徒役,刑期为五年。张不疑受刑这一年是公元前178年,此后便没有记载了。
老二张辟强,他只在惠帝刘盈死后有过一次出场,即建议陈平等人,拜吕后诸侄为将,让吕后安心。这个举动显然跟张良一贯的作风不符,有一定疑点。还有一种说法是张不疑与张辟强本就是一个人,也很难佐证。
张不疑有两个儿子——张典和张高,其中张典曾经官拜清河太守。
张良的六世孙有两个人需要提一下:
一个是奉诏复家的阳陵公张乘。公元前62年,汉宣帝刘询感念汉初功臣,将一些他们的后人重新封爵,祭祀祖先。
另一个是东汉司空张皓。不过,张皓却是在公元50年出生的,距离张乘受诏复家时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而且,张皓是犍为郡武阳县(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人,很有可能是张不疑受刑是被流放至巴、蜀地区的,受刑后迁至键为郡定居。张皓寿高83岁,在东汉时期历任郡吏、大将军掾、尚书仆射、彭城国相、廷尉、司空等职,算是一个不错的官。
张皓的子孙凭借父荫也都在东汉一朝为官,他有个玄孙也挺有名的,叫作张翼(注:没有德字),是三国时期蜀汉后期一个不错的将领。
总的来说,张良的后人虽远达到他的水准,但也算是出了不少能人,只可惜没有像萧何的后人那样,形成名门望族,传承千年。
二、萧何之后
萧何在世时受封酂[zàn]侯,他这个爵位远比张良的留侯传承得要久,一直传到了公元前107年,至第七代酂侯萧寿成的手里时,才因为用来祭礼的祭品不合乎标准被免爵。
公元前66年春二月,汉宣帝下诏萧何的曾孙萧建世袭爵复家,这一次又传承了七代,一直到公元9年,新朝建立,西汉覆灭。
上面是西汉一朝酂侯爵位的传承。但是,提起萧何的后人,自然绕不开著名的“兰陵萧氏”。
兰陵萧氏在中国历史上一共出过21位天子和42位宰相,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和南梁武帝萧衍,当然,这其中也不乏萧宝卷这样的另类君主。
而兰陵萧氏之所以这样风光,当然离不开他们的先人,这其中最为有名的便是萧望之了。
萧望之是萧何的七世孙,他曾因进大将军霍光的府中要搜身,而放弃了投身于霍光门下的好机会,后来在霍光死后,因为上书汉宣帝,指出霍氏危机而得宣帝重用。后来,汉宣帝临死前更是将当时官拜太子太傅的萧望之与乐陵侯史高、太子少傅周堪一起,诏命为儿子汉元帝的辅政大臣。
萧望之虽然最后被掌权的宦官石显逼死,但他在朝为官数十年,还是为其积累下了不少的名声与财富,这也是后来兰陵萧氏得以发迹的基础。萧望之的八个儿子也多有在朝为官者,尤其是萧育、萧咸更是官拜九卿之列,他们的后人为官者更是不胜枚举。
值得一提的是,西汉开国“三驾马车”刘邦、萧何、曹参,除了刘邦和萧何之外,曹参的后人也当过皇帝,三国时期的曹魏便由曹参后人所创建。当初,在沛县小酒馆,三人喝酒之时,可曾想过,他朝有一日,他们的后人都可以黄袍加身呢?
三、韩信之后
“汉初三杰”之中,最为可怜的莫过于韩信了。
他曾经是西汉开国的诸侯王——齐王、楚王,他曾经的权势要远胜于萧何、张良,但可惜这种权势也给他带来了无尽的苦难。
刘邦因畏惧韩信带兵打仗的能力,先将他由齐王迁为楚王,再以“有人告之谋反”为由,将韩信贬为淮阴侯,至于说证据,那自然是不需要的。后来,在刘邦出兵征讨代相陈豨之时,吕后又和萧何设计诛杀了韩信,一代名将韩信就这样憋屈的死了,只留下一句“悔不该不听蒯通之言”的名句。
刘邦听说韩信死后,“且喜且怜之”,然后诛了韩信的三族。
此时的韩信有没有妻子,历史没有记载;有没有儿子,历史也没有记载。
不过,这一切都没那么重要了,因为在刘邦与吕后的合力之下,韩信的“莫须有”的后人已经一个不剩了,就像他“莫须有”的谋反之罪一样。
相反,举报韩信谋反的那个舍人乐说,则被刘邦封为了慎阳侯,食邑二千户。
总结
关于“兰陵萧氏”,有种说法是萧望之并非萧何之后,原因是《汉书》并未记载,而萧望之又是东海郡兰陵县人(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这与萧何常居的关中和封地酂县(今河南省永城市酂城镇)都相去甚远。
这么说确实有一定道理。不过,汉宣帝下诏萧建世袭爵复家之时恰好在萧望之上书之后半年,而其他功臣复家却要远远晚于此,是不是也有一点巧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