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将匈奴打得搬家之后 东汉为何没有把版图扩展到草原
你真的了解东汉和匈奴吗?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俗话说,一个萝卜一个坑。匈奴搬走了还有其他游牧民族搬进来,因为他们早就对昔日霸主的“大别墅”垂涎三尺了。实际上,草原上各游牧民族对于生存空间的抢夺远比我们想象中要激烈,对于匈奴老巢的占领,东汉的反应要滞后于其他虎视眈眈的游牧民族,其他中原朝代,基本如此。
所以,纵观草原各游牧民族的发展史,无一例外遵循了一个“霸主轮流坐”的规律,比如匈奴倒下了,他们的领土并没有闲置,而是马上由鲜卑填充进来。鲜卑之后依次是柔然、突厥、回纥(回鹘)、契丹、女真、蒙古等,一直延续到近代。所以,中原王朝也需要给草原民族留有生存空间,如果一味的打压,只会自寻烦恼、引火烧身,继而陷入战争的泥潭。
而且,通常这些刚搬进“新房子”的游牧民族表现的很谦虚谨慎,最初会与中原王朝保持良好的关系。但不代表他们没有趁虚而入的想法,五胡十六国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但是,东汉不能跟新邻居接着干仗,即便想,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东汉也要考虑国计民生、开源节流,而不是穷兵黩武,让百姓跟着吃苦受罪。
从另一方面讲,东汉并没占领匈奴故事的实力,也就是说没有对草原绝对控制力,因为中原是农耕文化为主体的民族,短时间内无法适应游牧民族的生活。因而草原对东汉很“鸡肋”,比如南匈奴归降后,汉朝的做法是宁可将其安置于边境,使其尽可能的融入汉民族,之后的晋朝也是如法炮制。
纵观历史,只有唐朝前半期的民族政策最为成功,各游牧民族都愿意服从唐中央的羁縻统治。比如西域各国、漠北草原、及辽东地区都设有唐朝的都护府。而汉朝为维持丝绸之路的畅通,所以将经营的重心都放在了西域。同时,开辟西域意味着对匈奴战略围堵的一种化解。所以,当汉朝将西域做为一个攻击匈奴的据点后,匈奴的影响力渐次北缩,最终给了汉朝彻底将其击溃的机会。
但是,北匈奴西迁,马上迎来了鲜卑人。如此,也可以视作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吧!但在“渔翁”还没有形成实质威胁之前,东汉必须默认这种规则的存在,因为发展的潮流主题是与邻为善、和睦相处,而不是恃强凌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