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的官制是怎样的?与东汉相比有什么差别?
曹魏的官制,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说到三国的官制,魏国最为完善。不过曹魏的政权体制建设和东汉、吴蜀有一个更大的不同,就是曹魏曾长期控制东汉朝廷,以朝廷的名义号令四方。曹操在东汉朝廷之外,还有一个属于自己独立控制的政权机构,一般称为霸府。所谓霸府,是名义上从属于中央 *** ,但又实际控制中央 *** ,并代替中央 *** 行使权力的政治军事集团。霸府自有其一套与中央 *** 职能相对应的职务,这个名分比较低的职务实际上又是该职能的实际执行者。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刘协入许。刘协册封曹操为大将军,终汉两代,大将军是更高军事长官,在通常情况下都是幼主执政的实际政策制定者,比如霍光,再比如曹操之前的何进。
曹操并没有对汉以来官制做什么太大的变动,基本上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有利于自己控制权力的调整。曹操甚至还设置了所谓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专事盗墓取宝,发死人财。在曹操消灭袁绍集团后,派西曹令史梁习主政并州,梁习是以“司空府别部司马”的身份主政并州的,也就是说并州刺史已经归入司空职权范围之内。东汉时司空本掌水土事,类似于后来的工部尚书职能。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废三公,自任丞相,灭袁绍后,曹操对中央 *** 职能的全面替代和控制。
曹操霸府中的权力职能很多,比如二十四曹。到了魏国正式建立后,非正式的霸府职能逐渐演变成正式的权力决策机构,比如尚书台建设。尚书台作为魏国的更高决策机关,时间并不长,实际上早在曹操当魏王的时候,为了加强集权,曹魏统治集团开始有意识地分化尚书台的权力。曹操设立了秘书令,“典尚书奏事”,承担了一部分尚书台的职能。
曹丕上台后,将秘书令改为中书令,历史上正式出现了中书令的称谓。曹丕安 *** 他的心腹刘放和孙资入中书,“并掌机密”,实际上刘放和孙资才是真宰相。到了曹叡时代,中书令的职能更重,“号为专任,其权重矣!”尚书台的职能反而在相当程度上被弱化了,成为花瓶机构。除了尚书台、中书台这些权力决策机构外,还有其他辅助性的诸司衙门,就是著名的“九卿”制度。九卿从夏朝就开始设立,东汉的九卿分别是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大司农、宗正、少府,曹魏建立后,依然继承了汉朝的九卿名号,没有进行改动。
古代的封建统治者除了注重权力机构建设,同时也非常重视官员的纠察弹劾制度建设,这方面的职能主要由御史台来负责,更高长官是御史大夫。在秦朝和西汉时期,御史大夫是三公之一,和宰相职能基本相近,在西汉末期甚至成了专职宰相。即使御史大夫不是更高行政长官,也是第二行政长官,属于宰相的候补人选。在汉朝,凡是当上御史大夫的,无不在暗中诅咒宰相早死,自己好取而代之。因为这个原因,东汉干脆取消了御史大夫的设置,曹操当政后,复设,但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御史台的监察职能,实际上落在了御史中丞的头上,御史中丞也称为御史中执法,专门弹劾人的。御史中丞的品秩只有千石,但在朝会的时候,却有资格与尚书令、司隶校尉单独跪坐,而其他官员都要挤在一起,官场上称为“京师三独坐”,足见御史中丞属于那种位低权重的实权职务。御史有“风闻言事”的权力,说得通俗点,就是弹劾了你,即使你无罪,御史也不承担责任。
魏国武将中真正挑大梁的职务,主要还是四征四镇四平四安。比如征西将军、镇南将军。四征将军在武将班中品秩更高,位在三公之后,属于官场中的一线职务。由于三国鼎立,魏国的主要军事压力来自于西线的蜀汉和东线的吴国,所以在这些征镇平安将军中,以东线和西线的专职将军为重。曹魏武将中的一线人物,比如征西将军夏侯渊、张郃、郭淮、邓芝,征东将军张辽,安西将军曹仁,安东将军曹休,镇南将军毌丘俭,镇东将军诸葛诞,镇西将军钟会等。杂号将军是指大将军、四征四镇四平四安之外的将军名号,属于二线武将,一般都由官场上的二线人物担任,但有时也由一线人物出任。三国比较著名的杂号将军有破虏将军李典、讨逆将军文聘、鹰扬将军曹洪、武威将军于禁、横江将军鲁肃、牙门将军赵云等人。。
在武将制度中,除了各号将军外,下面还有许多次一级的武官,最著名的应该算是中郎将了,比如大名鼎鼎的五官中郎将曹丕。中郎将系列中比较重要的职务有五官中郎将、左右中郎将、东西南北中郎将、虎贲中郎将(桓阶)、军师中郎将(诸葛亮)等。还有一些中郎将属于专职,比如专门对付匈奴的匈奴中郎将、专门对付南越的平越中郎将、专门开采金属资源的司金中郎将,当然也包括曹操专门发死人财的发丘中郎将。除了匈奴中郎将这样的专职武将外,曹魏还沿袭东汉,设有全权处理对羌事务的护羌校尉,邓芝就担任过这个职务,以及护乌桓校尉。
许多重号将军经常在地方上驻防,有时也兼任地方刺史,但武将和地方官毕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系统。曹魏和东汉一样,都是在地方上实行三级管理制度,即州刺史——郡太守——县令、长。
东汉总共有十三个州,所以能当上州牧刺史的,都是官场一线人物,到了东汉末期,各州牧基本上都衍变了割据军阀。曹魏也有十三个州:司、豫、徐、兖、青、幽、冀、并、凉、秦、雍、扬、荆。州刺史位高权重,如果管辖境内没有驻防的重号将军,则刺史在管辖境内文武两道通吃。而州刺史以下的辅官,史书上称为“佐吏”,比较重要的州辅官有别驾、治中、主簿。别驾的全称是“别驾从事史”,因为这个职务每逢州刺史出行时,可以享受专门配小车的待遇,所以称为“别驾”,是州官员系统中仅次于刺史的二号职务。
州实际上是政权的地方微缩版,除了名号级别降一等外,实职功能是上下对接的。州牧刺史是“皇帝”,别驾就相当于丞相,治中是诸曹尚书,专管具体的政务。还有就是主簿,具体职能就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除以上州辅官之外,还有部郡国从事史、祭酒从事史、中正等职务。部郡国从事史具体负责州下各郡的监察工作。每州有几个郡国,就设几个专职,相当于省区纪委驻各地市的特派员。祭酒从事史相当于现在的专职副省长,具体负责实际事务。中正,大体就相当于现在的人事部长,专门给朝廷和州里选拔优秀人才的。
州以下是郡,不过在名称上,不是所有的二级行政区划都称为郡,如果某个郡是亲王的封地,那么就称为“国”,比如中山国、北海国。按汉魏制度,郡守称为太守,而“国”则称为“国相”,或简称为“相”,晋朝改为“内史”。国相和郡守的职责权力相等,只是换个称谓罢了。如果某个郡是国家的国都,那级别和待遇就比太守、国相稍高一些。魏国国都定在洛阳,所以洛阳的“郡守”就称为河南尹。河南尹在天子脚下,实际上不算是地方官,而算是京官。因为经济或军事上的原因,郡和郡之间在级别上平等,实际上在官场上的地位有重有轻。
郡以下是县,按汉魏制度,每个县的人口过万户,长官称为县令,不过万户的称为县长。县级行政人员编制也比较多,比较有名的几个职务如县尉、门下书佐、小史。
县并不是地方行政编制的最后一级,在县下面,还有“乡官”。三国时期的乡官建设基本沿袭了秦汉以来的旧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动。如果一个县人口过万户,则置四个乡,过五千户的置三个乡,过三千户的置二乡,五百户以上的一个乡。乡的行政事务负责人称为“啬夫”,财政一把抓,尤其是上级分配下的税收任务。在啬夫之外,还设有“三老”,主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比如评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好人好事等。乡下面是亭,每乡一般设有十个亭长,亭长就相当于现在的乡派出所所长,主要维持地方治安。亭长的下一级是“邮”,一亭有两邮,也是主抓地方治安的。每“邮”下设五个“里”,“里”的头称为里魁,一个里约管百户,相当于现在的村长了。里之下就是什,管十户人家,相当于村民小组组长。什之下是伍,管五户人家。他们的具体工作就是监督百姓,如果发现谁有不法举动,立刻报官。
以上就是魏国的官制了,基本上没什么变动,和东汉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