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的孔融是怎样的?他是否还和小时候一样?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孔融的故事。
孔融让梨在国内应该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相信大家小时候都有听过。孔融小小年纪便懂得谦让,所以很多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通过这个故事学习孔融的精神。不过你们知道成年后的孔融又是个怎样的人吗?孔融是建安七子之一,他的行事风格以直言不讳著称,并且言辞激烈,曾多次触怒曹操。而孔融最后也正是因为激怒了曹操导致全家被诛,想要了解孔融恐怕还不能只知道他小时候的故事。
“孔融让梨”都让大家觉得小时候的孔融是非常的可爱的,课本上也只告诉了我们孔融让梨给别的小朋友吃的故事。而父母是告诉我们要学会“孔融让梨”的精神,但是不会告诉你孔融长大还会有让梨的精神吗?这个是不会告诉你的。
在孔融得到了董卓的赏识后,命令他为白海相令。刚到北海的时候,就命令百姓全部必须出来迎接他,如果不出来迎接的,以谋反定罪。以董卓为首的官员朝廷腐败糜烂,为了维持奢侈的宫廷生活,董卓命令各方强制征税。尤其北海是一个贫穷的不能再贫穷的小县城了,根本搜刮不出太多的税收。
强征重税,弄得民不聊生,甚至还杀了征税不够的官员。这些与他小时候让梨的精神完全是相反的,为什么作为一个北海相,要去强征重税?因为当时孔融已经被权力所迷惑了,知道权利能够让他带来财富与势力,所以才不管百姓是否能够承受得住,以至于那些征税不够的官员还被杀害了。加上当时年代战事不断,百姓都自身难保。
在曹操打败董卓之后,孔融又在曹操手下当官。曹操看上了美女甄宓,却被儿子曹丕抢先了一步。孔融讽刺说:“武王划纣之后,把妲己送给了周公,”。曹操问:“有这事”?孔融说:“我是从今天的事情,反推当年的情况”。这番对话,让曹操颜面尽失。孔融自己认为很聪明,很清高,多次对曹操的军事行动指手画脚,对曹操的生活多次讽刺,导致曹操最后火冒三丈,直接灭了孔融的一家。曹操处死孔融之后,在布告写道:“”孔融有违天道,败坏伦理道德,多次干扰朝政,犹恨其晚。
孝义一直是历史上的优良传统,而孔融却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意思就是说亲爹没什么可孝敬的,他当时只是为了自己的情欲而已;亲娘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不过是装东西的容器罢了,东西都出来了,还跟容器有什么关系。这样毁三观的言论,让曹操听了一肚子的猜忌和不满,杀了他全家。
列举这些出了不是为了证明孔融到底 是“好人”还是“坏人”,只是让你看他的不同的面相,就像电影里面多重人格一样。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更多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中间地带,而界限就在你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