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相比秦琼来说,为何李世民更加信任尉迟敬德呢?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4-05)140

自从李渊建立大唐后,李世民和李建成就围绕皇位的继承展开激烈的争夺,不得不说李世民对唐朝的建立是功劳更大出力最多的,常年领兵在外四处征讨,曾先后消灭洛阳的王世充,河北窦建德等地的义军,期间也为自己网罗了大批能人死士,象长孙无忌、房玄龄、秦琼、尉迟敬德等,这些人在李世民的身边鞍前马后,为大唐为李世民剿灭各地义军立下许多战功。

既然李世民手下有这么多的能人死士,为什么在“玄武门之变”时不”借刀杀人”让别人代劳,却要亲自动手“杀兄弑弟”,落下千古骂名呢?别人动手岂不更好?

相比秦琼来说,为何李世民更加信任尉迟敬德呢?

这主要是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也决定了这把“刀是无从可借的。李世民在全国各地虽然有很大的势力,但李建成有一个李世民永远比不上的优势,就是他“皇太子”的身份。就是这个“皇太子”的身份,让朝中的一些皇亲国戚,王公贵族,文武大臣都团结在他的周围,在他们眼里,李建成才是正统合法的“皇子”。

当然也不只这些,李世民虽然长期在外作战,可李建成也不是毫无建树、碌碌无为之辈。他也是一个统兵打过仗的人,只是和李世民相比没那么出众。但长期在关内苦心经营,也让他在京城一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连皇宫卫队都在李建成的控制之下。

如果将双方的实力作一些比较,可以看出,李世民的势力范围主要是京城以外的地区。李建成所控制的范围则在京城及周边一带。李世民和李建成相比并不占优势,反倒比李建成还略显逊色。在京城要想找到信得过的人当这把“刀”的确困难。

也许还会有疑问,就算李世民在京城借不到这把“刀”,为什么不用手下的人?比如秦琼、罗成,他们的武艺也不在尉迟敬德之下。话虽如此,但除了一个尉迟敬德,李世民还真找不到让他信得过的人。秦琼、罗成他们忠心的是大唐,是李渊,你让他们去消灭王世充、窦建德,他们会义无反顾。若是让他们去杀“皇太子”肯定不会干,弄不好反倒还会走漏风声。

之所以会选中尉迟敬德,是因为李世民对尉迟敬德有救命之恩。当初李渊听信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谗言,要杀掉尉迟恭,是李世民把他保下来的,然后就把他留在身边。尉迟恭的性格有点憨,就是我们所说的那种二愣子,耍心眼不行,秦琼、罗成不敢干的事他就敢干。可即便是尉迟敬德这样的人在杀李建成时都有些顾忌。

相比秦琼来说,为何李世民更加信任尉迟敬德呢?

这就是为什么在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只带着敬德而不带秦琼、罗成等人的原因。可单凭尉迟敬德又不能保证他能对付得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万一尉迟敬德害怕了临阵退缩或其它原因导致计划失败,那后果将不堪设想。为了万无一失,李世民只有亲自出马,哪怕留下千古骂名也在所不惜。

于是,待一切计划安排妥当后,李世民就带着尉迟敬德、长孙无忌等人埋伏在玄武门外,待李建成、李元吉进宫时陡然杀出。李建成和李元吉发现情形不对想逃但为时已晚,李世民抬手一箭射死了李建成。此时的尉迟敬德还有些犹豫自己是不是该动手,但事已至此,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随手一箭便射死了李元吉。

李世民在干掉了大哥和三弟后,便让尉迟敬德持戈入宫面见太祖李渊,声称“太子和齐王叛乱,已被秦王所杀,我特来护驾,现叛军尚未平息,望你立刻下旨,将各路兵马交予秦王指挥”。

面对手持利器,杀气腾腾的尉迟敬德,李渊还敢说什么?很明显,稍有反抗,就会和隋文帝杨坚一样的下场。李渊和隋文帝还是连襟,杨坚怎么死的他不可能不知道。李世民要是不敢杀他,就不会派一个二愣子去逼宫。李渊自然也明白,都是他二儿子安排好的,自己当然不想象杨坚那样,再说就只剩这一个儿子了,不传给他还能传给谁?于是便马上下了一道圣旨,立秦王为太子,一切大事都由太子处理,自己坐起了太上皇。

事情发展到这我们也就明白,当初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之变”时,并非不想借“刀”,李建成和李元吉无论死在谁手都比他亲手所杀要好听的多。只是形式所逼,没有更多让他信得过的人,只得亲自动手。一旦能借到他会毫不犹豫的拿过来,象后来逼宫时就是巧妙的运用了尉迟敬德这把“刀”,而不是由自己亲自去动手便得到了他所要的一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904/245263.html

“相比秦琼来说,为何李世民更加信任尉迟敬德呢?” 的相关文章

司马攸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司马攸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八王之乱就是西晋短命史上一场皇族为争夺皇权引发的内乱,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司马攸是司马师侄子兼嗣子,司马昭亲子与司马炎亲弟,很有才能与见识,也对其兄晋武帝忠心耿耿。可惜晋武帝宁愿传位给智力低下的儿子司马衷,也不传位给贤明有才的弟弟司马攸,导致了八王之乱的爆发与西晋的迅速灭亡。那...

太子朱标去世之后 朱元璋为何会传位给朱允炆

太子朱标去世之后 朱元璋为何会传位给朱允炆

对朱元璋为什么要传位给朱允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392年,大明太子朱标去世了,这对朱元璋来说,是双重打击。一方面,是亲情上的打击。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是他最亲的儿子,在他心中,他和马皇后,朱标三个人,才是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其他儿子们,那都是来凑数的。一方面,...

朱元璋临死前安排好了一切 朱允炆为何没有能安享天下

朱元璋临死前安排好了一切 朱允炆为何没有能安享天下

儿孙自有儿孙福,朱元璋安排得那么好,为何朱允炆却不能安享天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朱元璋真是个称职的家长,为了让儿孙们安享天下,他几乎杀光了所有开国功臣,制定了一整套完美的制度。他安排好了一切,为什么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后却无法安享天下?朱元璋安排...

李隆基上位太平公主有功 李隆基上位后为何处死她

李隆基上位太平公主有功 李隆基上位后为何处死她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一起起兵,他当上皇帝后,为何马上就处死她?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封建制度之下,天下的最大权力,自然都在皇帝的手中。而为了坐上皇帝这个位置,或者说能够掌控住皇帝,宫廷之中的“战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在唐朝,这个趋势就更加明显了。在武则...

刘知几:唐朝大臣、史学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刘知几:唐朝大臣、史学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刘知几(661~721年),字子玄,徐州彭城人。唐朝大臣、史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彭城刘氏。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进士及第,授获嘉主簿,迁定王府仓曹参军。长安二年(702年),修撰起居注,成为史官,历任著作佐郎、著作郎、秘书少监、太子左庶子、左散...

魏冉:战国时期秦国大臣,一生四任秦相,深受宣太后宠信

魏冉:战国时期秦国大臣,一生四任秦相,深受宣太后宠信

魏冉(别名:魏厓、魏焻),号曰穰侯,战国时秦国大臣,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秦昭襄王之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他拥立了秦昭王,在秦国独揽大权,一生四任秦相,党羽众多,深受宣太后宠信,曾保举白起为将,东向攻城略地,击败“三晋”和强楚,战绩卓著,威震诸侯,后被秦王罢免,“身折...

李世民和李治都宠爱武则天 最后为什么只有李治让她做皇后

李世民和李治都宠爱武则天 最后为什么只有李治让她做皇后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世民和李治都宠爱武媚娘,为何只有李治让她做皇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武则天》、《武则天秘史》、《武则天传奇》、《至尊红颜》等剧,武则天的历史不止一次被搬上荧幕,但是有一件事看过的人可能会有些不懂,李世民和李治都喜欢武则天,为何李世民只给武则天...

有哪些与李贽相关的轶事典故?如何评价李贽?

有哪些与李贽相关的轶事典故?如何评价李贽?

李贽(1527年~1602年),汉族(一说回族 ),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嘉靖三十一年举人,不应会试。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