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齐国、韩国、魏国联军为何没在垂沙之战中,不趁势消灭楚国?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4-06)170

垂沙之战,楚国遭到重创,三国联军为何不趁势消灭楚国?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垂沙之战发生于公元前301年,齐国、韩国、魏国联军攻打楚国的一场战争。公元前301年,齐国、魏国、韩国三国的联军,进攻楚国的方城,双方夹泚水(在今河南西南唐河境,下游至襄樊入汉水)列阵,相持长达六个月。彼时,齐宣王不愿意僵持下去,催促齐军主帅匡章早日决战。随后,匡章命人寻找可以渡河的地方,由于楚军放箭射守,派出的人不能靠近河边。

后来,一位樵夫告诉说:“要想知道河水深浅太容易了:凡是楚军重兵防守的地方,都是河水浅的地方;凡是楚军防守兵力少的地方,都是河水深的地方。”按照这一理论,匡章得以找到楚军防御的薄弱之处,并迅速渡河,向楚军发起突然袭击,在沘水旁的垂沙(今河南唐河境)大破楚军。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垂沙之战中,楚国最终吃到了败仗。那么,问题来了,垂沙之战,齐魏韩三国重创楚国后,为何不乘胜灭亡楚国?

齐国、韩国、魏国联军为何没在垂沙之战中,不趁势消灭楚国?

首先,在垂沙之战中,齐国、魏国、韩国三国在重创楚国主力之后,乘胜攻占垂丘(今河南省沁阳县北)、宛(今河南省南阳县)、叶(今河南省叶县)以北的大片土地。楚国宛、叶以北的土地为韩、魏两国夺取。楚国大军主帅死后,部将庄蹻率领兵马叛变,起义的大军一度攻下楚国都城郢(今湖北省江陵市北),将楚国的疆域分割成几块。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垂沙之战中,楚国可谓遭到沉重的打击。在此基础上,三国联军完全可以趁势消灭楚国。

不过,三国联军却没有乘胜追击。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在垂沙之战中,楚国不得不向齐国表示屈服,被迫以太子横为质,向齐求和。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楚国继续抵抗的话,三国联军能以此作为借口,从而继续攻打楚国。但是,当楚国主动求和之后,无疑是给三国退兵一个台阶,这成为三国选择撤军的重要原因。

进一步来说,楚国疆域辽阔,这增加了消灭楚国的难度。楚宣王、楚威王时期,楚国疆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幅员广阔。楚国至此进入了最鼎盛时期。因为楚国疆域辽阔,这意味着想要消灭楚国的话,齐国、魏国、韩国需要投入更多的兵力。

齐国、韩国、魏国联军为何没在垂沙之战中,不趁势消灭楚国?

不过,如果这样的话,垂沙之战的后续战役,自然会陷入到胶着状态,所以齐国、魏国、韩国选择见好就收。比如魏国、韩国因为已经攻占了楚国北部的部分疆域,也即已经获得了实质的好处。如果继续投入的话,说不定要把之前拿到的好处吐出去。另一方面,在笔者看来,秦国这一强国的虎视眈眈,也是魏国、韩国不敢孤注一掷,消灭楚国的原因之一。

秦昭襄王四年(公元前303年),齐、魏、韩三国联合在一起攻打楚国。楚国派遣太子熊横到秦国作为人质,秦国发兵救楚国,攻占了蒲阪(山西运城永济市西)、阳春(山西运城永济市西南)、封陵(山西运城芮城风陵渡)。秦国再攻打韩国,又攻占了武遂(山西运城垣曲)。在垂沙之战之前,秦昭襄王曾经派兵救援楚国,并攻打了魏国和韩国。对于魏国、韩国来说,如果真的投入大军消灭楚国的话,那么其后方必然会相对空虚。

在这个时候,秦国如果全力出击的话,魏国、韩国很可能就有灭国的风险了。权衡利弊之下,魏国、韩国自然承受不了这一风险,毕竟相对于楚国,秦国对于自己的威胁更大。比如秦昭襄王十四年(公元前293年),韩、魏攻秦,秦国任命白起为主帅,在伊阙(河南洛阳南)击败了魏国、韩国的联军,导致魏国和韩国付出了20多万精锐士卒阵亡的代价。

齐国、韩国、魏国联军为何没在垂沙之战中,不趁势消灭楚国?

最后,除此之外,齐宣王的去世,则成为齐国撤军的重要原因。齐宣王十九年(公元前301年),齐宣王去世,其子田地即位,是为齐湣王。对于垂沙之战来说,是在公元前301年取得胜利的话,但是,在齐国、魏国、韩国三国的大军取得胜利之后,匡章却收到了齐宣王去世的消息。至于刚刚即位的齐湣王,自然不愿意大军长期在外征战,也即这不利于齐湣王掌控大军。所以,对于匡章来说,只能率领齐国大军班师回国。在垂沙之战中,虽然是三国联军,不过主力自然是齐国大军。在战国中期,齐国可谓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连秦国都需要礼让三分。在齐国撤军之后,魏国、韩国这两国,实际上并没有消灭楚国的实力。

于是,垂沙之战得以在公元前301年告一段落。不过,对于楚国来说,垂沙之战可谓是其由盛转衰的重要标志。公元前299年(楚怀王三十年),秦国稳住了齐国后,秦昭襄王即对楚国采取软硬兼施、又打又拉的策略,一方面命庶长奂率军攻楚,占领了楚国八座城邑;另一方面又邀请楚怀王到武关会盟。结果,楚怀王来到武关之后,秦昭襄王要挟楚怀王先割巫、黔中之郡,后结盟,楚怀王怒道:“秦诈我而又强要我以地。”再也不肯答应秦的无理要求了。秦昭襄王于是把楚怀王扣留在秦国。最终,楚怀王客死异乡,而楚国也开始走向衰落,失去了争霸中原的实力。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904/245302.html

“齐国、韩国、魏国联军为何没在垂沙之战中,不趁势消灭楚国?”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和庞统外号卧龙凤雏 司马的外号又叫做什么

诸葛亮和庞统外号卧龙凤雏 司马的外号又叫做什么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称卧龙,凤雏为庞统,那司马懿叫什么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诸葛亮,大家对他的绰号应该都非常的清楚,他的绰号是卧龙。来源有两个原因,其一那就是诸葛亮曾经隐居于南阳卧龙岗上,所以被称为卧龙先生。第二个原因就是诸葛亮才气过人,具有非常过人的政治才能,...

后世对徐敬业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对徐敬业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李敬业(636—684年),本名徐敬业,曹州离狐人,唐朝大臣,司空李勣的孙子,梓州刺史李震的儿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敬业善于骑射,颇有才智。总章二年(669),承袭英国公,授太仆少卿,出任眉州刺史,迁柳州司马。光宅元年(684年),面对武太后废除唐中宗李显...

有哪些与胡威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胡威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胡威(?—280年),字伯武(又作伯虎 ),一名貔,淮南寿春人。曹魏至西晋时期名臣,曹魏征东将军胡质之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胡威早年就自勉立志向上,与父亲都以廉洁慎重而闻名于世。历任侍御史、安丰太守等职。后升为徐州刺史,在任上,勤于习政,使教化之风盛行一...

年羹尧到底在执着什么 为何死都没有向雍正低头

年羹尧到底在执着什么 为何死都没有向雍正低头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一生戎马的年羹尧,为什么宁死都不认错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说起清朝名将年羹尧,大家首先都会想起那充满着恐怖的血淋淋的“血滴子”。它是雍正设立的特务暗杀组织机构,而年羹尧就是“血滴子”的首领,曾用血滴子帮助雍正稳固皇位,残酷地杀掉一个又一个的对头。然...

乾隆一共有十七个儿子 乾隆最后为何传位给嘉庆

乾隆一共有十七个儿子 乾隆最后为何传位给嘉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皇帝有17个儿子,为什么选择了资质平平的嘉庆帝为继承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1799年,太上皇乾隆帝驾崩,当了三年傀儡皇帝的嘉庆帝终于可以大展身手,好好施展自己的抱负了。但很快,嘉庆帝的雄心壮志就被击碎了,他拿着手中的“乾隆实录”怀疑人生:“...

朱元璋临死前安排好了一切 朱允炆为何没有能安享天下

朱元璋临死前安排好了一切 朱允炆为何没有能安享天下

儿孙自有儿孙福,朱元璋安排得那么好,为何朱允炆却不能安享天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朱元璋真是个称职的家长,为了让儿孙们安享天下,他几乎杀光了所有开国功臣,制定了一整套完美的制度。他安排好了一切,为什么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后却无法安享天下?朱元璋安排...

赤壁之战孙权作为胜利的一方 孙权为什么要投降曹操

赤壁之战孙权作为胜利的一方 孙权为什么要投降曹操

还不知道:赤壁之战后,孙权为何要投降曹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赤壁大战之前,东吴的大部分官吏都劝孙权投降曹操,因为那时候无论是双方力量还是战场形势都对...

步骘:三国时期重臣,驻守西陵二十年,深得人心

步骘:三国时期重臣,驻守西陵二十年,深得人心

步骘(zhì)(?-247年),字子山,临淮郡淮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早年避难,进入江东,担任讨虏将军(孙权)主记。历任海盐县长、车骑东曹掾、徐州治中、鄱阳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出任使持节、征南中郎将、交州刺史。平定交州有功,加位平戎将军...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