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的是黄种人吗?其实这个观点是从西方过来的
“黄色的脸,黑色的眼,不变是笑容。”
想必大家对这段歌词非常的熟悉,每每听到这首歌曲,就会因为我们是黄皮肤的“炎黄子孙”而感到自豪。
然而一位德国旅行家在中国游历之后却发现,中国人的肤色并不黄,最多也就是带一点褐色,而且许多中国人的肤色还非常的白,这对他来说不免有些失望,因为这和欧洲人的肤色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那么中国人到底是不是黄种人?如果不是,那么以前到底是什么颜色?而这个肤色的定义又是怎么来的呢?
根据资料显示,在18世纪下叶,西方学者根据世界各地的人类样本资料,把人种进行了划分,而划分的标准就是肤色,这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白、黄、粽、黑”等人种。从此中国以及日本等国的人种就被划分为了黄种人,而这门学科就被称之为“人类学”。
然而研究世界历史后我们发现,早在13世纪开始,我们一直被西方人描述为“白皙的人”,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马可·波罗游记》中窥见一二。
那么换句话来说,200年之前,我们并不是“黄种人”,而是白皮肤,而黄色肤色被定义的转折点,就在18世纪下叶,欧洲发起的种族歧视论开始,这种理论被后人称之为“黄祸论”,而这个理论的支点就在于欧洲人对于蒙古帝国的仇视。
众所周知,蒙古人属于暗黄色皮肤,而蒙古和中国又有着非常浓厚的历史渊源。也正因如此,当欧洲崛起之后,这种“黄祸论”的风潮也就越演越烈。
为此,德国画家还专门创作了一幅版画,画中一位基督教徒手持圣物,与一条长龙和大佛隔海对峙,而这幅画就被命名为《黄祸图》。
当这股划分的风潮刮到亚洲之后,日本人提出了 *** ,他们并不承认自己是黄皮肤,他们觉得自己的肤色并不比欧洲人要黄,而且这种的划分,也是一种偏见,是一种政治概念,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歧视。
然而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当大清朝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反而觉得非常的符合中国文化,因为在清朝人的眼中,黄色是一种尊贵的颜色,而黄皮肤也被理解成高贵的民族。
但是清朝人并不知道,在欧洲人的思维逻辑中,黄色就好比秋日的衰落和枯萎,是一种不健康的颜色,更代表着死亡。
在19世纪初出版的《韦氏新国际英语词典》中,黄色被定义为“吝啬、卑劣可耻”等含义,另外在西方许多的著作中都可以看到类似的解释。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对于这种带有偏见的种族分化也逐渐被淘汰,特别是美国学者在《西方人是怎样制造黄种人的》一书中明确表示,欧洲所谓的“人类学”其实是一种伪科学。
所以“黄种人”也已经被生物学归纳到了白色人种之中,而“黄种人”这个单词,也被西方所删除。
如今的“黄皮肤”在世界上非常有地位,这也和我们自身的努力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尽管国外有些地方仍然存在“种族歧视”的情况,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发展,也不妨碍我们继续传承自古就流传的美名——“礼仪之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