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历史上著名的《永乐大典》,到底有没有流传下来?

诗词文献5年前 (2019-05-03)390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明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公元1408年,一部由解缙、姚广孝主编,前后动用2169人编写,包含经史子集百家之书,总字数达到3.7亿字的宏伟巨著,终于宣告完成。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永乐大典》!

历史上著名的《永乐大典》,到底有没有流传下来?

提起《永乐大典》,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它的名字。但是你知道吗?这部大名鼎鼎的《永乐大典》,其实根本没流传下来。当年永乐时期编撰的11095册正本,今天我们其实一本都看不到了!

这又是为什么呢?

说起《永乐大典》这部巨著的故事,那可真是无比曲折的。

明太祖洪武21年,当时的明朝 *** ,决定去修一部类书。所谓的类书,可以理解为今天的百科全书,不过其实要更加复杂一些,有的部分是直接将昔日的典籍全本收入。但可惜后来因为明朝内部的一些变故,最后未能成型。后来朱棣即位之后,又想起了这件事,再次开启了这个浩大的工程。

最开始的时候,明朝 *** 召集了147人完成这个工作。到了永乐二年,便在洪武年间的基础上,修订出了正本,取名《文献大成》。不过,朱棣在看过之后,觉得很不满意,认为还有很多疏漏之处。所以到了永乐三年后,便再次组织人力,重新修订。

这一次,朱棣是下了血本。

朱棣命令姚广孝、解缙、礼部尚书郑赐监修,以及刘季篪等人重修,参与修书的总人数,共2,169人,几乎当时明朝高端知识分子当中,半数都参与了这部书的编撰。然而就算是动用了如此多的人力,这部巨著也足足又花了两年的时间,才最终定稿。直到永乐六年冬天,才真正成书。

这部总字数超过3.7亿字的巨著,光是参与编撰的人,就超过了两千人。至于从事描栏、清抄、绘图和圈点工作的人,那就已经无法计数了!

然而,这部书自成书之日起,就开始命运多舛。

这部书在编撰完成之后,朱棣曾想过大规模印刷出版,让全天下的人,都能看到这部巨著。但是,在明朝那个时代,还在采用最基础的活字印刷术。要想做到彻底印刷成版的话,就算把明朝的国库都搬空,也根本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就算是好大喜功的朱棣,在仔细算过这笔账之后,也觉得有些不靠谱。所以《永乐大典》定稿之后,就只抄录了一部,被称作永乐正本。

在这部书修成之后,被放在了南京文渊阁的东阁内。后来朱棣迁都北京,也只是将其中一部分带到了北京。

在朱棣去世后,连续几任皇帝,似乎对这部旷世巨著兴趣都不大。而这部《永乐大典》,当时又仅限于皇帝和极少数的人有权力阅读,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只有束之高阁吃灰的命。后来到了正统十四年,南京文渊阁又着了一场大火。在这场大火中,所有《永乐大典》的原稿,全部被付之一炬,仅余下了所谓的永乐正本。

而到了百年后的嘉靖年间,南京宫城又着了一场大火,差一点连最后的永乐正本也给烧干净了。这场大火,总算提醒了当时在位的嘉靖皇帝。相比他的前几任明朝皇帝,嘉靖还是对永乐大典这部书比较有兴趣的。所以在这件事发生之后,嘉靖皇帝组织起一个抄书团队,再次对这部巨著进行抄录。

历史上著名的《永乐大典》,到底有没有流传下来?

不过,这套书抄完之后,流传下来的,就只有8000多本了。抄录完以后,正本被送还到南京文渊阁。抄录的副本,被放在了北京的皇史宬中。这个地方,今天我们去北京还可以看到。后来明朝灭亡之后,藏于南京的那套原本,再次全部损毁,仅留下嘉靖当年抄录的这个版本还在。

对于这套原本的失踪,史学界其实一直没有定论。有的说是给嘉靖皇帝殉葬了,有的说是后来李自成一把火烧光了,还有的说是毁于清朝嘉庆年间的一场大火。至于真正原因到底为何,至今仍是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

再后来,就到了清朝。清朝入关之后,前三位皇帝顺治、康熙和雍正,对这部书的兴趣都不是特别大。但到了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因为同样好大喜功,想要编一部四库全书,所以就想起了这部永乐大典。

四库全书的编撰,有大量的工作,都是直接借鉴与永乐大典。不过,当时乾隆皇帝坚持儒家正统,对于永乐大典内的佛、道、戏曲、小说等内容,一概没有收入,这也成了后世一个更大的遗憾。很多原本记载于永乐大典之中的内容,就此遗失。

而在四库全书编撰完成之后,后来的清朝统治者,对永乐大典,就更加不重视了。所以在接下来的百年当中,永乐大典开始疯狂遗失。据说当时的管理人员,一般早上用一个包袱包着衣服去上班,晚上下班的时候,将包袱里面的衣服穿在身上,里面则换成了永乐大典。再加上后来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翰林院内大量典籍失窃。到了光绪二十年,翁同龢入翰林院清查的时候,仅剩下不到800册了。但就是这最后的800册,后来又因为翰林院被义和团焚毁,损失了大半。

今天我们还能看到的永乐大典,只剩下了400多册,散落于八个国家,30多个单位。相对于当年全本的永乐大典,仅仅只占4%而已。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05/250007.html

“历史上著名的《永乐大典》,到底有没有流传下来?” 的相关文章

薛永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八十四位

薛永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八十四位

薛永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病大虫,河南洛阳人氏,在江湖使枪棒卖药为生。他在江州卖艺时结识宋江,后参与营救宋江,大闹江州,是白龙庙二十九英雄之一。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八十四位,上应地幽星,担任步军将校。征方腊时战死于昱岭关,追封义节郎。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薛永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高启的诗歌有什么特点?他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高启的诗歌有什么特点?他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高启,字季迪,号槎轩,隐居于吴淞青丘,故自号青丘子。元末明初时期著名诗人,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高启出身富家,童年时父母双亡,但他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读书过目成诵,久而不忘,嗜好诗歌。...

唐休璟简介:唐朝宰相、名将之一,《全唐文》收其文二篇

唐休璟简介:唐朝宰相、名将之一,《全唐文》收其文二篇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休璟(627年-7...

《赠汪伦》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译文及注释译文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注释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

《从军行·其二》

《从军行·其二》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从军行·;其二》译文及注释译文身经沙场百战铁甲已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突进营垒,射杀呼延大将,独自率领残兵千骑而归。注释沙场:胡三省《通鉴注》:唐人谓沙漠之地为沙场。";碎铁衣:指身穿的盔甲都支离破碎。呼延...

《绝句二首·其二》

《绝句二首·其二》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绝句二首·;其二》译文及注释译文碧绿的江水把鸟儿的羽毛映衬得更加洁白,山色青翠欲滴,红艳的野花似乎将要燃烧起来。今年春天眼看着又要过去了,什么时候才是我返回故乡的日期呢?注释逾(yú;):就是愈,更加的意思。欲燃:将要烧起来,...

《月夜》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月夜》译文及注释译文今夜鄜州月亮,一定同样清圆,遥想闺中妻子,只能独自观赏。可怜幼小的儿女,怎懂思念的心酸?蒙蒙雾气,或许沾湿了妻子的鬓发;冷冷月光,该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何时才能团圆相见,倚靠薄帷共赏...

探索唐代诗人綦毋潜的生平,他留下了哪些诗作?

探索唐代诗人綦毋潜的生平,他留下了哪些诗作?

唐代有不少才华横溢的诗人,李白、杜甫、王维等人千古留名、妇孺皆知,也有不少璀璨一时,后人不缺不甚了解的诗人,綦毋潜就是其中一位。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綦毋潜大约在公元692年出生在江西赣州的南康,字孝通,少年早慧,十五岁就离开家乡来到京都长安,成了游学的“京漂”,渐渐有...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