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为什么会下罪己诏 压力太大不得不做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罪己诏,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孙子兵法有云,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战争虽然是能够战胜对方的条件,但是久了肯定是不利的。特别是打仗最需要的是全胜,如果长期的发动战争,只会造成兵困马乏。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益,不然为什么要发动战争呢?如果打仗的时间要是太长了的话,那么消耗也会很大,这样就得不偿失了。长期的征战就会导致国家拖垮,而这也就是久暴师则国用不足的道理。在历史当中,汉武帝就吃了这样的亏,受到了这样的教训。
在我们所有人的印象当中,以及历史教材里面,只要谈及汉武帝的话,他的形象都是非常高大的。但是我们却不知道所谓的汉武帝实际上穷兵黩武,而不管是多大的国家都有可能会被他拖垮;他不但是将汉朝搞破产了,而且还把当时汉朝的百姓也给逼得破产了。所以说孙子的伟大并不在于他能够在战场上百战百胜,而且足够聪明洞悉兵法;而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并没有因为自己本身是军事家,所以就一直忽悠自己的主公去打仗,好让他自己能够从中获利建功立业。恰恰相反,孙子一直都劝说大家不要去打仗,而这才是真正的智慧超群之人,真正的仁义之人。
人们总有一个弱点,那就喜欢用不断的胜利来麻痹自己,这也就是所谓的好大喜功。不但是那些君王们喜欢好大喜功,甚至小百姓们背负着做了炮灰的危险,依旧是崇拜迷恋那些好大喜功的君王。汉武帝时期,虽然说汉朝被称为盛世,但他所继承的是文景之治以后的治世。在历史当中的好日子,分别是治世和盛世;而人们津津乐道盛世,却并不知道治世才是最适合百姓生存的年代。盛世的时候你也可能会家破人亡,成为了后世人所津津乐道的盛世背后的炮灰。
那么治世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呢?那就是休养生息,而且税收也特别的低,差不多达到了三十税一的税率。而贸易关税过路费以及过桥费等等,全部都没有。百姓们能够自主地去做生意,也没有任何的负面清单,不但是可以煮海造岩、开矿炼铁,甚至还能够铸钱。而这些全部都是自由自在的,在历史当中文景之治和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都是这样的治世。也就是说治世相对来说,百姓更加自由而且能够自给自足,作为君王也并不会去轻易干扰民间的文化和经济发展,只要不是违反律法的东西都可以去做。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休养生息,才造就了汉武帝时期,国库的钱粮都装不下,甚至穿钱的绳子都烂掉了。于是汉武帝为了把钱花光,到处穷兵黩武。虽然汉武帝时期开疆扩土,但是同样带来的危害就是国库空虚。为了能够得到钱,汉武帝开始讲盐铁这些都归为国有,盐是家家户户都要去吃的,而铁也是家家户户制造农具的必要资源,所以这也就为汉武帝囤积了新的财富。但是百姓们受苦了,不但是负担加重,而且不能得到休息,经济一直都没办法恢复。
这时候也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家都不愿意去申报税务,或者是故意少报,最后则是干脆下令只要能够互相举报,那么举报的人可以得到此人的一半财产。这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每一个人都为了利益而互相陷害,甚至有的时候还闹出大乱。官吏们趁机去捞取勒索,不给自己贿赂的,没有虚报也成为了虚报,最终中产以上的人家全部破产。面对这样的压力,汉武帝只能是选择下达罪己诏。
所以说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能够通过战争手段来获利,但是当你得不偿失的时候,就应该停止战争,而不是为了虚妄的功劳去不断发动战争。孙子一直所强调的更好兵法就是不去打仗,能够通过其他低成本的手段去获利,那么就不要轻易去发动战争。孙子在头两篇当中一直说的都是关于战争态度的问题,先是考虑清楚能不能胜利,胜算有多少再去做。再去讨论打仗的时候能不能打得起,再决定之后的事情。而能打仗也要适可而止,不做赔本的事情,如果是付出的代价还不能够回本,那么战争又有什么意义呢?皇帝耳朵里听到的是捷报,百姓耳朵里听到的确实丧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