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宰相和丞相有什么区别 两者之间的区别到底有多大
很多人都不了解宰相和丞相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丞相,这个官职在历史上可谓是十分显赫,人们常认为丞相位高职重,权势熏天。那历史的事实真的如此吗?丞相和宰相之间又怎么去区分?
丞相演变
丞相,这个词语最早来自于秦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兵不血刃的吞并了齐国,促成了封建王朝的首个统一。面对堆积如山的六国奏章,秦始皇设立丞相一职,负责帮助他处理天下政务。
到了公元前202年,汉朝取代秦朝,对中国进行统治。汉朝又沿袭了前朝的丞相制度,在中央复设丞相一职,由刘邦的好友萧何担任丞相,佐领百官。
至汉惠帝时期,为了防止丞相一家独大,朝廷设立了左右丞相来互相牵制。由陈平担任左丞相,王陵担任右丞相。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去世,太子刘彻继承皇位,史称汉武帝。又推行内朝制度,在中央设立内朝官,替汉武帝出谋划策,执行各式各样的皇帝诏令。可汉武帝千防万防,还是防不住外戚王莽篡夺了自己后代的江山。
好在有刘秀这个汉室后裔从王莽手上夺回政权,又鉴于这种惨痛的教训,他便在中央设立尚书台,并置尚书令及尚书仆射等职官,行丞相事。同时设立御史中丞和司隶校尉,监督百官。
汉光武帝心想:“这下我建立的王朝该高枕无忧了吧!我就不信,还有哪个有这本事簒夺我大汉天下。”但他万万没想到,由于东汉皇帝寿命不长,导致即位的皇子年幼,外戚专权的现象更加严重,整个东汉历史,就是外戚们表演的舞台。
公元220年,统治中国四百多年的汉王朝被魏朝篡夺,魏文皇帝曹丕为彻底根治丞相专权的乱象,实行多省制,即在尚书台外又设立中书省,中书省内职官众多,其之长官为令,与尚书令同为丞相,总摄百官。
公元581年,在多省制的基础上,隋文帝设立三省制,即尚书省,内史省(隋文帝为避其父讳,改中书为内史),门下省。
宰相由来
唐朝又照搬照抄了前朝的制度,但却将内史省又改回中书省。因为李世民任秦王时曾当过尚书令,所以尚书令长期空而无人,尚书省之权为尚书仆射所揽,尚书仆射与其他俩部门的长官并称大唐三相,唐高宗时,又于中书门下设立同平章事,上佐皇帝,下监百官,职权和三省并重。
而这时,已经没有了丞相之职,取而代之的,便是百官之长的合称—宰相。
明初时,朱元璋又复设丞相,洪武十三年,有人举报左丞相胡惟庸意欲欺骗洪武皇帝到家中做客,趁机杀掉皇帝。
洪武皇帝派兵镇压,开始大肆搜捕胡惟庸一党,那些开国武将和功臣,像右丞相李善长,大将军蓝玉等等都被牵连其中,杀头的杀头,赐死的赐死,流放的流放。明太祖朱元璋在余怒之下,干脆废掉了丞相一职,只设殿阁大学士来帮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此后,丞相制就正式退出了中国的历史。
明成祖时,皇帝在朝中设立了内阁,明英宗即位后,英宗年幼,孙太后就让内阁商量先拟定处理意见,后交皇帝朱批,这便是明朝的拟票制度。至此,中国又回到了唐宋时一群丞相执掌国政的政治轨道,我们又可以把他们称为宰相。
小结
所以在我们了解了这些之后,就可以总结出来,丞相和宰相,一个是一种职位,一个是一类称呼,一个产生于秦汉,一个诞生于隋唐。
而无论是丞相也好,宰相也罢,他们都不可能是一个人,更没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政治地位,因为这是皇权所不允许的。
参考资料:《史记》、《明史》、《新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