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清朝在明朝的保甲制度上做了什么 最后为什么会逐渐衰败下去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5-12)170

清朝保甲制度作用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引言

清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原地区时间的最长的封建政权,其政治重心始终聚焦在如何才能稳定广大乡村地区的社会秩序。所以,清朝初年统治者在借鉴明朝的保甲制度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修改增补,直至清朝中期,逐渐臻于完善。随后发展至清朝中后期,又逐渐衰败下去。

清朝在明朝的保甲制度上做了什么 最后为什么会逐渐衰败下去

图丨骑兵作战

保甲制度在维护清朝乡村基层秩序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却又在实际推行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同时也是导致清朝中后期社会混乱、民不聊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自古有之的保甲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走向成熟

在前朝基础上不断完善的乡村管理制度

其实保甲制度早在周代就有迹可循,只是当时是并没有保甲法这一代称,只是采取让百姓相互监督的方式,来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发展到北宋王安石改革时期,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乡村基层秩序体系,同时正式确立了保甲制这一称谓,在当时的情况下,保甲制的实际职责就是由民兵组成的治安军事护卫队。从每家每户中选取保丁,再逐级设立保长、大保长、都保正和副保正等职位,维护社会治安,但到了宋朝后期也逐渐荒废了其军事职能,变为单纯的民间组织机构。

清朝在明朝的保甲制度上做了什么 最后为什么会逐渐衰败下去

图丨清朝纸质门牌

到了清朝,保甲制度的设置比前朝都更为复杂,划分等级也难以有整齐的统一标准,有的在乡间设一级,有的在村设一级,也有两者各设一级。但大体上可以分为二级统辖制(十户为一牌,设牌长十牌为一保,设保正)和三级统辖制(十户为一牌,设牌长。十牌为一甲,设甲长。十甲为一保,设保长)两种形式。由当地的保长、甲长所设立的乡约,对于当地百姓的行为规范有着一定的约束力和领导作用。

高度繁荣的农耕经济的保护伞

农耕经济在明清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虽然在当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实际上我国还是以农耕生产为主的农业国家。清期一直采取闭关锁国的基本国策,自诩天朝上国,封锁了在明朝时所开辟的所有海上运输航线和对外沟通的途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统治者认为现有的经济状况和粮食储备足以支撑国家的整体运行,所以将农业生产放在了尤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清朝在明朝的保甲制度上做了什么 最后为什么会逐渐衰败下去

图丨农耕

推行保甲制就是为保障国家始终处于一个安稳的社会环境中,也是为了能够稳定广大乡村地区的农业生产秩序,保护农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清朝统治者所下的至关重要的一步棋子。

二、恢复社会秩序、稳定统治基础、促进经济发展的统治手段

解决流民、统计人口、约束思想的迫切需要

各布政使严饬该道府,责令州县查照旧册,著落里甲,逐一清理。——《清世祖实录》

明末的战乱问题,使得逃民流民成为统治者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所以,清初在借鉴历朝历代的保甲法的基础上,推行军事战备时期的保甲法,其主要措施就是实施连坐制:每十户人家所设一甲长,百户再设一总甲长,各家各户之间需要互相监督,对不法行为要及时进行举报,如有隐瞒不报者,该地的总甲长、甲长和各户都要因连坐而被重罚。

这样做一方面这样做有效地抑制了当地民众中威胁统治的不稳定因素,使得清朝能较为平稳地过渡和发展,巩固了清朝所建立的国家政权,有利于安定民心,解决流民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也便于重新统计人口,从而形成行之有效的乡村管理体制。

清朝在明朝的保甲制度上做了什么 最后为什么会逐渐衰败下去

图丨农民起义

另一方面在清朝初年,还会经常出现一些民间起义,统治者为了防止前朝遗民复辟,采取多种 *** 来禁锢人们的思想,如剪发易服、大兴文字狱等。清朝十分忌惮这些小规模的起义会发展为大规模的反清复明运动,所以尤为重视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来束缚人们的思想,所以在广大地区推行保甲制有利于将教化民众和管理基层秩序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有效解决威胁清朝统治的思想根源。

恢复户籍管理、征收赋税的经济举措

凡八旗汉军人等,愿在外省居住者,报明该旗并呈明督抚,不拘远近任其随便散处。——《大清律例·户律·户役》

清代的户籍管理制度比前朝更为复杂,但归根究底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口聚集起来,让他们成为国家的纳税人,同时承担一部分社会基层管理的职责,从而保证国家的基本财政收入达到一个合理的水平,但与此同时百姓也要承担更重的徭役,以至于很多人通过隐匿户口的方式来逃避严苛的赋税。

所以在雍正年间为进一步有效解决这种局面,在广大地区推行摊丁入亩的政策,不仅解放了束缚民众的枷锁,而且也是我国赋役制度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具有跨时代的重要意义。所实施的一条鞭法不仅将人头税废除,而且取消了人丁编审制度,将人口税均摊到田亩当中,将原有的两种征收标准变为单一的地亩税。这使得逃避户籍审查变成毫无意义的事情,清朝也能够统计真实的人口数据,所以在这一时期,我国的人口也出现了激增,很多隐秘的人口都被记录在册。

清朝在明朝的保甲制度上做了什么 最后为什么会逐渐衰败下去

图丨户籍登记册

这时保甲制的法律条文也变得更加为周密细致,在当时无论是男女老幼,还是各行各业的人员都要被编入户籍之中,保障了国家政令的有效推行和实施。所以到了乾隆时期,清朝的保甲制基本已经定型,其后的发展只是在其基础上进行增补修改。

官民矛盾尖锐,社会积重难返

虽然清朝对于保甲法的构想可以说是近乎完美,但是在实际推行的过程中,统治者和当地官员也发现了很多问题,首先就是中国统辖乡村地区十分辽阔,很难把所有的人口户籍都编撰入册,同时一些在偏远山区,人烟稀少,不但每户人家相距甚远、零星分布,而且还隐匿着许多奸盗恶匪,这就使得保甲制很容易流于表面。

其次在维护保甲制的运行过程中,需要人力物力财力,但这对于当地的地方官员是一大难题,于是就会有一些官员伺机鱼肉乡民,虽然统治者心知肚明这种财政不足的现象,但也始终没有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

此外,由于保长、甲长的职责繁重复杂、很多人不愿意担任这一职务,所以一些地痞恶棍为了能从中获取好处,往往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保甲制在清中后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变得面目全非。

三、维护了清朝的广大乡村地区的统治,促进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基本稳定了社会生产发展,强化了清朝的中央集权

保甲制在维护清朝统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整个社会的稳定离不开以保甲制为基础的乡村基层治安管理体系。清朝的保甲制突破了前代的传统,将其转化为维护等级秩序、执行地方公务的行政管理组织。这一转变促进了当时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强化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清朝在明朝的保甲制度上做了什么 最后为什么会逐渐衰败下去

图丨农民日常生活

在清朝我国的封建专制王权也达到了最顶峰,而保甲制就是统治者最为有利的管理工具。

不够完善的制度设计,导致了执行过程中的吏治腐败,激化了社会矛盾

清朝的统治者对保甲制始终怀着较为乐观积极的态度,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但他们坚信只要通过更为完备的法律条文和政策监督,就一定能够达到他们预期所想的效果。

清朝在明朝的保甲制度上做了什么 最后为什么会逐渐衰败下去

图丨太平天国起义

但实际上清朝中后期,保甲制逐渐衰落,百姓实际上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从心底里反感抗拒在这种体制下,府衙官吏奉行无力,从而产生的一系列勒索威胁的生活状态。怨声载道、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一定会激化社会矛盾,这也是为什么清朝后期太平天国起义能够建立起长达十余年的农民政权的重要因素之一。

结语:

保甲制存在着很多弊端,但我们还是应该全面客观地去评判它的历史价值。保甲 *** 为清朝最根本的法律制度,在维护清朝统治基础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但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而且所推行的户口管理制度和乡村基层管理体制有效地将百姓归入 *** 的管控之下,从而保证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虽然在统治者最初构建的社会体系中,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管理体制,但是由于吏治腐败、监管不力的情况屡见不鲜,导致了民怨沸腾,从而使得保甲制逐渐形同虚设、走向末路。这也给我们今后的改革提供了参考的范例,就是要建立起行之有效、权责分明的乡村基层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大清律例》

《清世祖实录》

《十家牌法》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905/251638.html

“清朝在明朝的保甲制度上做了什么 最后为什么会逐渐衰败下去” 的相关文章

张绣作为三国二十四名将之一 张绣水平如何

张绣作为三国二十四名将之一 张绣水平如何

你真的了解三国二十四名将中的张绣,在三国演义中,到底属于什么水平吗?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三国二十四名将》是民间流传的一首串联三国名将人名的打油诗。诗中有一句“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将张绣和颜良、文丑并列,同居二十四名将之列。说起来在《三国演义》中颜良、文丑虽然最大的作用...

吴景:东汉末年将领,依附袁术后东归孙策

吴景:东汉末年将领,依附袁术后东归孙策

吴景(?—203年),本吴郡吴县人,后迁居吴郡钱塘,孙坚妻子吴夫人(武烈皇后)之弟 ,孙策和孙权的舅舅,东汉末年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吴景因追随孙坚征伐有功,被任命为骑都尉。袁术上表举荐吴景兼任丹杨太守,讨伐前任太守周昕,占据丹杨。后遭扬州刺史刘繇逼迫,再...

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死的 赵光义为什么有洗不掉的嫌疑

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死的 赵光义为什么有洗不掉的嫌疑

还不知道:赵匡胤究竟是怎么死的,那一夜赵光义为何留下洗不掉的嫌疑?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开封。皇宫宣德门缓缓打开,一行人匆匆进宫,雪地上留下一行凌乱的足迹。在位已经十六年的宋太祖赵匡胤在这个风雪之夜突然宣召自己的弟...

王蕃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蕃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蕃(228年—266年),字永元,庐江人,三国时期吴国天文学家、数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蕃最初担任尚书郎。吴太平三年(258年),担任散骑中常侍,加授驸马都尉。后又担任夏口监军。永安七年(264年),入朝担任常侍。甘露二年(266年),王蕃因醉酒被吴末帝孙皓杀...

历史上李隆基为何不放过上官婉儿?一定要杀她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李隆基为何不放过上官婉儿?一定要杀她的原因是什么?

上官婉儿是历史上第一位女宰相,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凡事皆有因果。李隆基执意要杀才女上官婉儿,源于她的野心和欲望。上官婉儿的祖父名叫上官仪,龙朔二年(公元662年)被拜为相,可谓位高权重。上官婉儿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官小姐。在这样的环境下,她本可以收获一个完美幸福的人生,...

范旻:北宋宰相范质之子,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范旻:北宋宰相范质之子,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范旻(936-981年),字贵参,大名府宗城人,宰相范质之子,十岁能属文。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乾德中,以父荫为右千牛备身、太子司议郎,迁著作佐郎,转度支员外郎,判大理正事,知开封县。宋太宗领京兆尹,颇器重之。及平岭南,迁知邕州兼水陆转运使,通判镇州有能声,迁库部员外郎...

诸葛亮火烧百万曹军都面不改色 在火烧三万藤甲兵时为何说着阳寿

诸葛亮火烧百万曹军都面不改色 在火烧三万藤甲兵时为何说着阳寿

还不知道:诸葛亮3烧百万曹军,能面不改色,火烧3万藤甲兵却说“必损阳寿”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随着年龄增长,人的思想也会产生很大的变化,可能在年轻的时候为了所谓的成功和名利,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手段会比较残忍,但是等到逐渐老去之后,人的很多善良...

曹操都已经打下汉中地区了 面对刘备时为何又放弃了

曹操都已经打下汉中地区了 面对刘备时为何又放弃了

对曹操和汉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攻下汉中后,面对刘备的进攻,为何选择放弃汉中?在经历赤壁之战的惨败之后,曹操很快调整状态,不仅是先击败了以马超、韩遂为首,强大的西凉大军,之后又紧接着攻占了一直以来都由张鲁占据的汉中。而汉中对益州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仅是...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