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历史上的贞祐南迁,金宣宗南迁汴京为金朝灭亡埋下伏笔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5-24)310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金宣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金宣宗迁都汴京的历史事件,史称“贞祐南迁”。金朝经过金章宗短暂的盛世之后,经卫绍王,至金宣宗时,国势日趋衰弱,且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的情况下,成吉思汗统率的蒙古大军又发动了对金国的战争。金宣宗不思抵抗,先是遣使向蒙古大军求和,并不顾群臣的反对,南迁汴京,使金朝国失重心,祸乱纷起,开启了金朝的灭亡之路。

金宣宗完颜珣(1163—1224年) ,女真名吾睹补,又名从嘉,是金世宗之孙,宣孝太子完颜允恭庶长子。金章宗完颜璟异母兄,金朝的第八位皇帝。

完颜珣自幼受汉族儒家教育,读儒家经史,喜作诗文。完颜珣性格“宽仁大度” ,好学又善谈论,经常和文学之士交游,赋诗饮酒。

历史上的贞祐南迁,金宣宗南迁汴京为金朝灭亡埋下伏笔

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晋爵丰王,随后历任开府仪同三司等要职。又改封为翼王、邢王、丰王。

至宁元年(1213年),权臣胡沙虎发动政变,毒杀卫绍王完颜永济后,拥立50岁的完颜珣至中都为帝,是为金宣宗,并改元“贞祐”。

金宣宗的性格和南唐后主李煜有颇多相似之处,都是一个“合格的文人”,而非一个称职的君主。

金宣宗即位时,朝中权臣柄政,成吉思汗麾下的蒙古铁骑在北方虎视眈眈,他本人懦弱而无力整顿朝纲。

面对弑君乱国的权臣胡沙虎,不但不能果断处置,反而信任有加,拜为太师,尚书令兼都元帅,封为泽王,国政大事完全操纵在这位权臣手中。

贞佑元年(1213年)十月,蒙古大军兵临中都(今北京)城下,元帅右监军术虎高琪率军迎战,两次战败。在出战前,胡沙虎就曾警告过术虎高琪,作战失败将拿他问罪。

历史上的贞祐南迁,金宣宗南迁汴京为金朝灭亡埋下伏笔

术虎高琪自知罪责难逃,于是铤而走险,率乱军入中都,围胡沙虎于宅第,并杀死胡沙虎。对此畏罪犯上的奸臣,金宣宗却不辨是非,不但赦免了他的罪责,还任为左副元帅,拜平章政事,后来还升官至尚书右丞相。

术虎高琪为相后,把持朝政,作威作福,依附自己的人就大加任用,与自己不和的就弃之不用,甚至加以谋害。如此擅权,却深得金宣宗信任。

面对蒙古大军的强大攻势,金宣宗放弃积极抵抗的主张,而是执行投降、逃跑的路线。他即位后,马上遣使向蒙古厚贿求和。

贞祐二年(1214年)三月,金宣宗接受蒙古的条件:献纳童男女各500名,绣衣3000件、御马3000匹,大批金银珠宝,并以完颜永济之女为岐国公主归蒙古主。

城下之盟的和议达成后,蒙古大军感到金国尚有较强防御能力,遂暂时退兵,中都之围乃解。

虽然解围,但金宣宗认为中都离蒙古军太近,随时可能继续遭受攻击而深感不安,于是以国都破旧,资金和资源都太紧张,中都没法长期驻守为由,决定迁都于昔日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朝中的官员和太学生都力陈不可迁都,认为中都乃是金国的根本,放弃而南迁,北方诸城必将缺乏援助,兵力不足,同时士气大跌,都将无法抵御蒙古大军的进攻。

即使要迁都,辽东和关中都比开封强,可以凭借险要的形势,做好防御的准备,然后再徐图进取。然而,金宣宗却一意孤行,认为大计已定,不可中止。

五月十一日,金宣宗下诏南迁。留尚书左丞相兼都元帅完颜福兴﹑尚书左丞抹捻尽忠辅太子完颜守忠守中都。

金宣宗南逃的怯弱行为,极大地动摇了民心,金朝的投降派将领和在金朝受到压迫的契丹、汉族军官,以及地主土豪纷纷叛金降蒙。

历史上的贞祐南迁,金宣宗南迁汴京为金朝灭亡埋下伏笔

更为严重的是,成吉思汗听说金宣宗南逃的消息后,更加看清了金朝的腐败无能,遂立即派蒙古大军拔都、金朝降将石抹明安等人率兵南下,一路之上,金军望风而降。

贞祐三年(1215年)初,蒙军再次兵临中都城下。金宣宗闻讯后,恐中都难保,立即诏太子完颜守忠南下汴京。维系人心的太子一离开中都,更加表明金宣宗无心坚守,中都留守的将士人心浮动。贞祐三年(1215年)五月,中都被蒙古军攻陷。

金宣宗在南迁以避蒙古军的同时,却盲目往南方扩张,连续发兵攻宋,企图通过剽掠南宋的领地来弥补蒙古大军给自己造成的损失。

但令金宣宗没想到的是,他派出的三路攻宋的金军到处遇到顽强的抵抗,宋军与金军纠缠不停,使金军骑虎难下,进退维艰。

金宣宗此举不但分散了北面抵抗蒙古的兵力,而且进一步给南宋人民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完全失去了金宋携手抗蒙的可能性。金哀宗时,南宋拒绝金朝的和议,最终联蒙灭金就证明了这一点。

同时,南迁也加重了山东、河北等地人民的负担,进一步激化了矛盾,高举抗蒙抗金大旗的义军风起云涌,声势浩大。以山东杨安儿、李全等的起义军为中心,很快席卷河北、河南、山西等地。

虽然在宣宗调集兵力的血腥镇压下,起义军屡屡遭受重创,但各地起义军前仆后继,连绵不断,使金朝在蒙古的压力下,仅余的一点较强兵力也消耗殆尽,难以再对蒙古军做出更有力的抗击。

元光二年(1224年),救国无门的金宣宗在忧郁中病逝,享年61岁。

《金史》评价金宣宗南迁称: “再迁遂至失国,岂不重可叹哉!”

确实如此,此时的金朝北方防线全面崩溃,蒙古铁骑不断南下,国内统治阶层分裂还在加剧,农民起义不断削弱金朝的统治基础,金朝在内外交困下迅速走向衰亡。

9年后,即1233年,蒙古大军攻破汴京,虽力挽狂澜却无力回天的金哀宗完颜守绪在临时都城蔡州城破之前自缢身亡,享国120年的金国至此灭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905/253765.html

“历史上的贞祐南迁,金宣宗南迁汴京为金朝灭亡埋下伏笔” 的相关文章

光绪皇帝为什么会被毒死 慈禧太后为何要这么做

光绪皇帝为什么会被毒死 慈禧太后为何要这么做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慈禧去世之前,为何要毒杀光绪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1908年11月14日,年仅38岁的光绪皇帝去世。仅仅1天之后,慈禧太后去世。这是不是太巧了一点,所以,当时就有传言说是慈禧太后毒死了光绪皇帝。但一直没有真凭实据,2008年,科学家对光绪皇帝...

王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善于军事,曾参与平定淮南三叛

王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善于军事,曾参与平定淮南三叛

王基(190年-261年),字伯舆,东莱郡曲城县人。三国时期魏国将领,追封北海太守王豹的儿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基文武兼备,才德过人。东汉末年,起家东莱郡吏。魏文帝时,举孝廉出身,授郎中、青州(王凌)别驾,迁秘书郎。得到尚书仆射司马懿推荐,迁中书侍郎。...

苏坦妹为何会被朱元璋杀掉?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苏坦妹为何会被朱元璋杀掉?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提起来在我国古代,能力出众的人,肯定是少不了朱元璋的。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无论是多硬的汉子,在战场上多么嗜血,在遇到貌美的女子时,都难免会心动而柔情起来。现如今,我们常说长得“安全”,这就是说自己长得不好看,所以就不会被坏人盯上,不过...

孙峻是什么出身?他杀诸葛恪的原因是什么?

孙峻是什么出身?他杀诸葛恪的原因是什么?

孙氏政权最大的特色就是孙权统治时间很长,执掌江东有50多年。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建兴二年(253年),孙吴皇帝孙亮与堂侄孙峻在皇宫设宴,邀请权臣诸葛恪赴宴。不久孙亮借故离开,孙峻于是拿出诏书,以皇帝的命令逮捕诸葛恪。诸葛恪顿时吓得大惊失色,孙峻于是命人上前将其...

关羽败走麦城时路过马超封地 马超为何没有出手救人

关羽败走麦城时路过马超封地 马超为何没有出手救人

对当年关羽败走麦城,恰好路过马超的封地,为啥马超不救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英雄好汉,便要提到一本名著了,没错,那就是《三国演义》。书中虽说在描述战争的情节占比很大,但也侧面描绘和突出了三国各路好汉的英雄形象,比如刘备、张飞、周瑜、诸葛亮、司马懿等这些人物,他...

历史上的王朗是怎么死的 诸葛亮真的将人给骂死了吗

历史上的王朗是怎么死的 诸葛亮真的将人给骂死了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王朗真的是被诸葛亮骂死的?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中,记载了诸葛亮骂死王朗的故事,原文摘录如下:孔明在车上大笑曰:“吾以为汉朝大佬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诸军静听:昔日桓、灵之世,汉统陵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

历史上元诩是怎么死的?胡太后杀他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元诩是怎么死的?胡太后杀他的原因是什么?

元诩,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十位皇帝,,515年―528年在位。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北魏时期的胡灵太后,出身于名门望族,她的父亲胡国珍在朝中担任司徒的职务。不过由于古代对女子一向轻视,所以史书上并没有记下胡太后的名讳,这里姑且称她为胡氏。据《魏书》记载,胡氏不仅聪慧,多才艺,容貌...

狄仁杰在唐朝是什么存在?他和来俊臣之间有何故事?

狄仁杰在唐朝是什么存在?他和来俊臣之间有何故事?

狄仁杰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清官,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长寿元年(693年)的一天,宰相狄仁杰因为被来俊臣等人诬陷谋反,而遭逮捕下狱。来俊臣审问狄仁杰,让他承认谋反。狄仁杰知道自己若是不认,定会被白白折磨至死,于是乖乖承认谋反。来俊臣大喜,便不再提防狄仁杰。后来狄仁杰使计使武则天得知...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