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杀蓝玉的是因为嚣张跋扈吗 其实这个人的死才是关键
朱元璋杀蓝玉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明朝爆发了蓝玉案。在这场惊天大案中,不仅大将蓝玉被诛杀,许多功臣名将也被牵连,受此案被株连杀戮者超过1.5万人,整座京城因此血流成河。
蓝玉的罪名是谋反,然而这只是莫须有的罪名,要说蓝玉真正犯了什么罪,可能就是四个字:嚣张跋扈。蓝玉跋扈是事实,他居功自傲,目无法纪,不仅纵容家族子弟为害乡里,还因一点小事就炮轰喜峰关。
可是,朱元璋诛杀蓝玉,真的只是因为他嚣张跋扈吗?应该说,有这层因素,但这绝不是蓝玉案爆发的根本原因。蓝玉嚣张跋扈不假,但当时的武官有几个不跋扈?更何况蓝玉战功彪炳,是守卫明朝边疆的重臣。而且,蓝玉还是朱元璋的儿女亲家,与朱元璋沾亲带故,若是因为他跋扈,朱元璋就将他诛杀,未免太过小题大做。
朱元璋是无情无义的枭雄不假,但他不是傻子,若是没有更加深层次的原因,朱元璋不会诛杀蓝玉,更不会掀起大案,株连一万多人,连傅友德、冯胜这样的公侯也不放过。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朱元璋痛下杀手,不惜让整座京城血流成河,也要诛杀蓝玉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与太子朱标有关,换句话说,正是他的死,才导致朱元璋对蓝玉等人举起屠刀。
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也是他最宠爱的儿子。朱标出生时,朱元璋正在率军攻打南京城,他得知朱标出生的消息以后,兴奋不已,跑到一座山上题字:“到此山者,不患无嗣”。(《明史》)
能让这位征战沙场多年,性格阴沉内敛的枭雄兴奋到溢于言表,可想而知他对于长子朱标的重视。也正是对嫡长子的重视,让朱标自降生起,就被朱元璋当作继承人培养。朱元璋自立吴王时,就将朱标立为世子,他称帝以后,又立刻将朱标立为太子。而且朱标还请来宋濂等名儒,让他们悉心教导朱标。
中国古代的帝王大多忌惮太子权大,按理说朱元璋这样疑心大的人应该更为甚之,但是对于太子朱标,朱元璋却不遗余力的扶持,丝毫不担心他的权力过大。朱标被立为太子以后,朱元璋一股脑的往东宫里塞人,他任命李善长为太子少师,徐达为太子少傅,常遇春为太子少保,冯胜为右詹事。可以说,朱元璋几乎将开国功臣都交给了太子,并让他们辅佐太子。
朱元璋外出征战时,皆以太子朱标监国,一切事务由太子决断。朱元璋回来以后,连朱标批示的奏章都不看,足以可见他对于太子的信任。
事实上,太子朱标的确是一位合格的继承人。朱标品性纯良,性格宽仁,《明史》评价他说:“太子为人友爱。秦、周诸王数有过,辄调护之,得返国。有告晋王异谋者,太子为涕泣请,帝乃感悟。帝初抚兄子文正、姊子李文忠及沐英等为子,高后视如己出。帝或以事督过之,太子辄告高后为慰解,其仁慈天性然也。”
朱元璋治国严厉,朱标却好以仁政,等到朱元璋百年以后,朱标即位,明朝即可天下安定。这是许多人的共识,包括朱元璋,所以他一直在给朱标留能臣干将,以辅佐他治国。蓝玉就是其中之一,洪武晚年,许多开国功臣皆已身死,蓝玉是武将中的领军人物,而且他还属于极力拥护太子的一派。
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而常遇春又是太子朱标的岳父,所以按照辈分,蓝玉是太子妃的舅父。朱标在世时,蓝玉就不遗余力地维护太子的储君地位,他看出燕王朱棣觊觎皇位,故多次与燕王发生冲突。从这一点来看,蓝玉对太子朱标是忠心耿耿的,而对太子忠心,就相当于是对朱元璋忠心。所以,如果朱标没有英年早逝的话,朱元璋大概率是不会杀蓝玉的,毕竟蓝玉本就是太子强大的助力之一,朱元璋提拔他,就是为了留给朱标平定北元。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太子朱标视察陕西回来以后,竟抑郁而死。太子朱标的死,对于朱元璋的打击是巨大的,这意味着他数十年的付出,全部付诸东流。而对于蓝玉来说,太子朱标的去世,更是灭顶之灾。
蓝玉、冯胜、傅友德等人是朱元璋留给太子朱标的班底,但不是朝廷的班底,他们可以对能力出众的朱标马首是瞻,但朱元璋难以相信他们可以同样对年幼的皇孙朱允炆忠心耿耿。
对于蓝玉来说,自太子朱标死后,他就已经陷于万分凶险的处境。朱元璋是想将皇位传给皇孙朱允炆的,但是朱允炆年幼,在朝中没有威信,即使蓝玉可以口口声声保证对朱允炆忠心,朱元璋也不会放任他这个手握重兵的大将成为威胁。而蓝玉又是朱棣死敌,所以就算朱元璋想将皇位传给朱棣,他蓝玉也难逃一死。
朱标一死,这位战功赫赫、手握重兵的蓝玉大将军,对于朱元璋来说,就已经是一枚弃子了。可是这位大将军偏偏还不自知,行事跋扈,口无遮拦。
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指挥蒋瓛告发蓝玉谋反,不管这件事是真是假,对于朱元璋来说,这都是一次天赐良机。朱元璋不仅借机诛杀了蓝玉,还将傅友德、冯胜等一众功臣全部铲除,以至于“元功宿将,相继尽矣”。所以说,蓝玉的死,是咎由自取,但更是造化弄人。
参考资料:
《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