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他本来有机会自立江山 却因没有造反而落到如此下场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6-23)250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有关于韩信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吾悔不用蒯彻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这段话成了一代兵神韩信的绝唱,公元前196年,韩信被吕后蒙骗入长乐宫,斩杀与钟室,夷其三族,很多人都为韩信感到可惜,可惜的是他曾有机会自立江山,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后悔没有听从蒯彻的建议,落得如此下场?

说到这很多人都疑惑了,究竟蒯彻给韩信提了什么建议呢?韩信为何又没有听从呢?

公元前206年,刘邦平定周边势力,开始与项羽正面对抗,当时韩信建议“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约定好平定四国之后与刘邦在荥阳会师,对项羽形成包围之势,刘邦采纳建议之后,分兵给韩信放手一搏。

韩信领兵三万余人向东进发,开辟另一战场,独自掌兵之后韩信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一连灭魏、徇赵、胁燕、定齐,平定四国之乱,自此一飞冲天,韩信灭掉齐国之后,曾向刘邦建议说齐国狡诈,将来必定复起,希望自己能做个 *** 齐王,掌管齐地。

当书信到了刘邦面前之后,刘邦破口大骂,认为韩信不救荥阳之急,在这个节骨眼上威胁自己,就要发怒的时候,身边谋士劝说如今汉军处境不利,必须要好好善待韩信,不然他很可能会反叛自守一方。

刘邦反应过来之后干脆让韩信做了齐王,征调韩信部队帮助自己打楚军,此时韩信麾下有30万大军,韩信加入战场之后,局势瞬间发展,剿灭项羽手下悍将龙且,威名远播,项羽慌了急忙派人游说韩信反汉连楚,在齐地称王,可以三分天下。

当时项羽谋士劝说“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何不反汉与楚连和,参分天下王之?”这短短的几句话足以肯定了韩信在当时的地位,甚至已经成了楚汉之争决定最终胜负的人,对此韩信不置可否,使者走后,韩信军中谋士蒯彻站了出来。

对韩信说道“,夫以足下之贤圣,有甲兵之众,据彊齐,从燕、赵,出空虚之地而制其後,割大弱彊,以立诸侯,天下服听而归德於齐。”

他本来有机会自立江山 却因没有造反而落到如此下场

说白了这段话也是肯定了韩信的重要地位,当时楚汉之争僵持不下,谁也没有办法之一时间取胜,因此韩信才是双方眼中最重要的帮手,无论他站在哪一方,哪一方就有获胜的把握,不过与项羽使者的建议不同,蒯彻认为鼎足而立,等待时机才是更好的选择。

韩信手握四国之地,一声号令谁人不听,何况韩信也能相仿项羽的做法,分封诸侯,这样一来有威有德,必定会得到众人的支持,到时候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行事,自己就能做高高在上的君王。

不得不说蒯彻的建议眼光毒辣,与后世诸葛亮的隆中对相比也毫不逊色,甚至还要高明,毕竟“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虽然最后演变成了刘邦与项羽的二人转,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两人都对韩信抱有好感,让韩信有了发展的机会,何况韩信用兵如神,丝毫不逊色这两人,麾下数十万精兵强将,对比常年对峙的楚汉两军,在战斗力上不逞多让。

他本来有机会自立江山 却因没有造反而落到如此下场

先前要求刘邦封王的时候,已经是试探了一次,刘邦对项羽根本无可奈何,不然的话也不会封其为王,他们都在拉拢着韩信的加入,如果此时韩信造反的话,或许最后夺得天下的就是韩信了。

然而一向果断的韩信,此时却想起了刘邦对自己的好,韩信曾在两军中都待过,项羽的冷落与刘邦的重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曾发誓至死不背叛汉室,并且认为自己为汉室立下汗马功劳,以刘邦的性格不会为难自己。

公元前202年,刘邦划陈以东至海广大地区为韩信封地,约韩信出兵三面合围项羽,同年十二月,汉军40余万人与10万楚军打响了最后一场大战,韩信出奇谋,命将士夜唱楚歌,致使楚军人心松懈,韩信趁机发动攻击,全歼楚军。

战斗打完之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却发生了,刘邦迅速收了韩信的兵权,改封韩信为楚王,这个做法耐人寻味,把齐王改封为楚王,看似没有任何变化,实际上却是一把尖刀直插心脏,项羽自楚地起兵,在楚国有极高的威信,而韩信是杀掉项羽的罪魁祸首。

刘邦此举就是为了将韩信与当地百姓分割开来,没了百姓支持即便韩信再强也掀不起太大的风浪,然而此时韩信还有一次反击的机会,当时钟离昧来投靠,此人曾是项羽手下统兵大将,也是楚国出身,在楚国有一定根基,如果韩信能与他联手,还是能撑起一片天的,奈何当时的韩信没有任何造反的心思,甚至杀了钟离昧将他的人头送到刘邦面前,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忠诚,钟离昧临死前曾说“即使今天我死了,你也会步我的后尘罢了”。

韩信还是没有听进去,等到事成之后,韩信一路被贬为淮阴侯,愤愤不平的韩信或许有了造反的心思,他曾与陈豨有过交谈,说到陈豨镇守的地方是重中之重,如果有人说陈豨造反的话,或许刘邦不会信,不过难免多次诬陷之后,刘邦会不会痛下杀手。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陈豨兵变,刘邦亲自镇压,而韩信还没等到暗中合谋的时候就被人告发,被吕后骗至长乐宫,残忍杀死,临死之前才说出了那句话,悔恨自己没有听从计谋,实际上如果韩信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有自立为王的想法,是有很大几乎成功的,只不过次次优柔寡断,最终错失良机,惨为刀下亡魂。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906/258824.html

“他本来有机会自立江山 却因没有造反而落到如此下场” 的相关文章

作为蜀汉的丞相,大权在握的诸葛亮有多少私人财产?

作为蜀汉的丞相,大权在握的诸葛亮有多少私人财产?

作为蜀汉的丞相,大权在握的诸葛亮有多少私人财产?根据记载,他有桑树八百株、田地十五顷,这个程度也不算什么大富豪,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先秦时的孟子就提出:“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在同样这篇文章里,孟子还提出“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可见这并不是...

历史上汉文帝是个什么样的皇帝?有哪些作为?

历史上汉文帝是个什么样的皇帝?有哪些作为?

汉文帝名叫刘恒,是汉太祖刘邦的第四子,母亲为薄太后。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汉文帝,刘恒,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除了大家所熟知的和儿子刘启统治时期被称为“文景之治”外,也有很多人说汉文帝是历史上最仁慈的皇帝,自公元前22...

雍正四大宠臣中只有李卫能善终 乾隆为什么还要厌恶这个臣子

雍正四大宠臣中只有李卫能善终 乾隆为什么还要厌恶这个臣子

雍正的四大宠臣中,只有李卫得以善终,为何却被乾隆厌恶?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俗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一次新皇帝的上位都代表着一次政权的变更。我们所熟知的“康乾盛世”,三位皇帝,祖孙三代,用人制度、治国手段都大有不同。“江山代有才人出”,尽管...

关羽投降曹操是真的吗 为什么说关羽降汉不降曹

关羽投降曹操是真的吗 为什么说关羽降汉不降曹

三国历史之中的关羽投降曹操是真是假,为何大家都说他降的是大汉?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关羽这个人在中国的历史之中有着许多扑朔迷离的地方,比如像关羽是如何成为了中国人心中的武圣代表的,为何中国民间的义气文化之中说的最多的就是拜关公呢?但这些都不是我们...

韦曜:东吴重臣、史学家,长期从事史学编纂事业

韦曜:东吴重臣、史学家,长期从事史学编纂事业

韦曜(204年―273年),本名韦昭,字弘嗣,吴郡云阳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史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少时好学,善于作文。早年曾任丞相掾、西安县令、尚书郎、太子中庶子、黄门侍郎、太史令等职。吴景帝孙休时期,担任中书郎、博士祭酒,管理国子学。吴末帝孙皓即位后...

李隆基在霸占儿媳时寿王李瑁为何不反抗 李瑁最后的结局如何

李隆基在霸占儿媳时寿王李瑁为何不反抗 李瑁最后的结局如何

他霸占儿媳,逼杨玉环穿上道袍,寿王为何不反抗?他的结局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52岁那年,唐玄宗深爱的武惠妃去世了。他郁郁寡欢,高力士进言:您的儿媳杨玉环生得倾国倾城。唐玄宗大喜,立即宣寿王妃到华清宫沐浴,自己则躲在暗处偷看!此时,寿王李瑁正...

司马冏是什么人?他最后是如何被杀的?

司马冏是什么人?他最后是如何被杀的?

司马冏,齐王司马冏,字景治,是西晋八王之乱中其中一王。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永康二年(301年),西晋齐王司马冏首先起兵讨伐篡位的司马伦。最后司马伦兵败被杀,司马冏威望大增,成为辅政大臣。但司马冏辅政不到一年,就被长沙王司马乂诛杀。为何除掉逆臣的司马冏会迅...

曹操比司马懿还要厉害 最后为什么是司马家族统一天下

曹操比司马懿还要厉害 最后为什么是司马家族统一天下

对曹操比司马懿厉害,为何最终统一天下的是司马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并不是没有能力统一全国,而是生不逢时,当时的大环境不好。三国鼎立的局面他在短时间内无法撼动,最终在各国走向衰落时,司马家族将其平定,建立统一王朝晋。公元前209年,刘邦于沛县响应起义,最终于公...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