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蜀汉和曹魏的实力如此之大 为什么诸葛亮还坚持死磕要北伐呢

中国历史5年前 (2019-06-27)170

诸葛亮为什么一直要北伐呢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

三国时期,若论魏蜀吴哪一方的国力最弱,当之无愧的自然就是蜀国了。尤其是在连续经历了荆州大战、夷陵之战两次大败,失去了荆州的大片土地和有生力量之后,蜀汉就像是经历了人生中的“滑铁卢”。蜀国的情况一下子从开始稍有起色,直接逐步跌入了谷底,本就是偏安一偶的蜀汉,更加愈发显得弱势。

蜀国在三国之中为什么是最弱的?这一点其实从荆州丢失之后,魏蜀吴三国的土地大小就能看出来。当时整个天下大致可以分为十三个州和一些特别独立区(不如州大,但是也不归那个州管,如汉中、司隶地区),曹魏独占整个偌大的北方地区,兼并:冀州,幽州,并州,凉州,豫州,青州,徐州,兖州,司州等九州和司隶地区,东吴占据了长江以南的大部分绝大部分地区:扬州,交州,荆州等三州,我们所说的江东六郡,其实就属于扬州,蜀汉则只有独独一个益州,加上汉中以及和西凉地区的部分土地。

可见,其实在荆州丢失以前,蜀汉的实力是和东吴差不多的。但是在丢失荆州之后,蜀汉的土地和东吴相比都只有对方的一半左右了,更远远没有办法和曹魏相比。

蜀汉和曹魏的实力如此之大 为什么诸葛亮还坚持死磕要北伐呢

而我们都知道一个道理:土地决定了人口、人口决定了生产力和军队数量。尤其是在经历了夷陵之战大败后,蜀国的局面更加不容乐观。当时的刘备倾举国之力讨伐东吴(说是举国实力,其实也就只有不到十万人的兵力,三国演义里的七十二万大军,纯粹是子虚乌有的胡编乱造),几乎全军覆没之后,蜀国的日子,就更加不好过了,简直就是在夹缝中求存。

幸好当时的东吴和曹魏之间互相掐起了火,似乎已经没有把如此衰弱蜀国当作对手,才让蜀国有了一定的时间休养生息。之后诸葛亮等蜀国臣子大力施为,蜀国才总算是恢复了一点元气。

但是就算是蜀国的实力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也依然无法做到和曹魏相提并论。毕竟你在恢复的时候人家也在发展,而且在土地的巨大影响下,曹魏发展的速度肯定要远大于蜀汉恢复的速度,所以越到后面,魏国和蜀国的实力差距越大。可在实力悬殊如此大的情况下,诸葛亮却出人意料的选择北伐,去和曹魏硬碰硬,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大概有以下三个原因。

其一,就是因为土地太小了,所以才要北伐

咋一看,土地太下,十里不如人,就应该防守等待机会。可聪明的人不难看出,土地小和人家拼发展只会让差距越来越大,越来越没有机会占据优势,一直拼发展其实就是等死。最后的结果,无非是在实力大到了一定地步之后,曹魏裹挟这百万大军南下,蜀国只能是螳臂当车,顷刻间就会灰飞烟灭。

所以只能趁着敌方的实力还没有达到那种地步之前,拼死一搏。正所谓,“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所以诸葛亮只能选择北伐,为了北伐成功的那一线生机。

这一情况诸葛亮在他的《出师表》中也有说明:“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也就是说蜀汉偏安一隅,根本不是长久之计。单独一个益州,没有多大发展潜力,而且内部人口偏少,根本不适合长时间的发展,这一局面已经到了危急存亡的时候了。唯一的出路,就只有北伐。

其二,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们都知道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刘备在诸葛亮的心中一直是占据着最重的地位的。在诸葛亮看来,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是无以为报的天大恩情,自己只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将这种感情更是表达的淋漓尽致。他先是讲了刘备白帝城托孤的事情:“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这对他而言是一份无与伦比的信任,也是一份沉重的责任,他不能辜负刘备所托,从诸葛亮的那句“自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可以看出,诸葛亮无时无刻不想完成刘备的嘱咐。

诸葛亮想到当今天的局势,他只有“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才能报答先帝和恩情和信任。诸葛亮的一股拳拳报国之心,千百年来,都一直被人传唱,宋代的陆游还专门为此做了一首诗——《书愤五首·其一》,其中有一句话堪称千古名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其三,为了蜀汉的名声,北伐讨贼,势在必行

蜀汉和曹魏的实力如此之大 为什么诸葛亮还坚持死磕要北伐呢

我们知道蜀汉之建立起就以汉室正统自居,他们的开国皇帝刘备是汉室后裔,最开始建国的国号也是延续了“汉”的国号,刘备的庙号也是汉昭烈帝。可见蜀汉一直在强调自己对汉代文化符号的直接继承。

为在蜀汉看来,曹魏是篡权夺位的大汉奸臣,东吴是割地自立的地方政权。其实这个名声在蜀汉发展的前期,的确给他们带来了不少便利,使世人觉得只有蜀汉才是正统,他们才能真正让天下统一。但到了蜀汉后期,这个名声自然就成了一个拖累,因为蜀汉长期偏安一方,长期无作为,自然就会让不少人认为,蜀汉其实并没有恢复大汉的本事,也只是一个割地自立的偏安政权,都不是正统的国家。

而在古时候的人看来,名不正则言不顺,什么事情都讲究一个名正言顺。那么既然蜀汉以“汉”作为国号,就必须要以继承汉中央政权为目的作为立国基础,所以他们就不能局限于蜀地一隅,唯有北伐中原,讨伐立国中原的国贼曹魏,才能为自己正名。

诸葛亮之所以一直在坚持北伐,就是为了让世人看到蜀汉的决心,告诉天下人,他们才是大汉天下的正统,与篡汉的曹魏,永远势同水火,并且竭力消灭曹魏,兴复汉室。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获得士族的支持。

其四,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利用北伐形成一致对外的态度

蜀汉和曹魏的实力如此之大 为什么诸葛亮还坚持死磕要北伐呢

我们都知道刘备原本并不是益州本地人,他是外来人打下益州的。那么他是靠什么打进益州的呢?那自然就是此前荆州的力量。尽管荆州已经被东吴给夺走了,但是益州这边还是有很多人是荆州人。于是乎,荆州的人和益州的人就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派系:外来荆州集团和本地益州集团。

其实按道理来说,益州是益州人的地方,可在蜀汉,其实荆州集团才是执政掌权的人。所以荆州集团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一直都在打压一直集团,所以这两伙人之间就难免会产生矛盾。而在这两伙人之外,还有第三集团,这就是东州集团。东州集团是算是和东吴有着或大或小的关系的一批人,他们一直是益州和荆州两大集团拉拢的对象。

诸葛亮其实就是荆州集团的领头人物。蜀汉在夷陵之战大败后,荆州派系这一批刘备的老家底有很多人才都战死沙场了,使得荆州派系的人才凋零十分严重,益州集团逐渐占据了上风。而因为东吴和蜀汉之间矛盾的爆发,东州集团的地位也自然不会再有以前那么高了。

而此时诸葛亮已近暮年,国内不同派系之间的矛盾越演越烈,带来了极其负面的影响。作为荆州集团老大的诸葛亮也不是圣人,他自然也偏心于荆州的这些老部下。而且他还担心之间死后益州派系会一家独大,甚至有可能会危及到后主刘禅的地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诸葛亮只能选择了北伐这个办法。

因为如果开始北伐,不管大家内部闹的多厉害,都会暂时放下成见,一致对外,这是每一个优秀团队必有的特性,这样就可以压下两派之间的矛盾。而且,如果诸葛亮北伐成功,蜀汉国内三大集团的矛盾不说会迎刃而解,起码会得到大大的缓解。

而且,在北伐的过程中诸葛亮还可以接借机发掘和提拔更多优秀的人才,从而培养出新生力量,以便在未来继续与益州派系抗衡。

其五,以攻代守,更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蜀汉和曹魏的实力如此之大 为什么诸葛亮还坚持死磕要北伐呢

有一句老话说得好,进攻就是更好的防守。进攻才有获胜的希望,而一味的防守,连胜利的可能性都没有,等于是慢性死亡,最后免不了要灭亡。所以诸葛亮选择了北伐主动出击曹魏,以攻代守。

在三国后期,曹魏对蜀国采取的策略就是据守要塞,发展实力。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曹魏占据着中原的大部分地域,在魏蜀吴三大势力中实力最为强劲;东吴有长江天堑作为屏障,加之东吴地域经济发展良好,实力次之;而失去荆州的蜀汉,无疑是魏蜀吴三大势力中最弱的一方。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任由魏国发展,势必有一天会积累到让蜀国完全无法对抗的实力,一举入川。到那时候,就算是益州再山高水深,易守难攻,也必败无疑。所以,蜀国想要不灭亡就不能坐以待毙,只能主动出击。

而且在这样不利的情况下北伐也有两个好处:

蜀汉和曹魏的实力如此之大 为什么诸葛亮还坚持死磕要北伐呢

其一,主动出击能够占尽先机,能够把握住战争的主动性。如果只是防守,再好的防守策略,也是被动的,敌人终会想出办法来破解。

其二,是为了暗示东吴和自己联手。毕竟当时曹魏势大,东吴和蜀汉只有联起手来才有一线机会打败曹魏。如果在蜀国出兵的时候东吴毫无作为,坐山观虎斗,与东吴自己而言,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毕竟东吴和蜀汉之间本就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如果蜀汉没了,单凭东吴一家,根本就没有和曹魏抗衡的实力,就只能等死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906/259626.html

“蜀汉和曹魏的实力如此之大 为什么诸葛亮还坚持死磕要北伐呢” 的相关文章

曹操的三个女儿都如花似玉的 曹操为何将她们嫁给同一个人

曹操的三个女儿都如花似玉的 曹操为何将她们嫁给同一个人

对曹操有3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却全都嫁给同一人,是谁如此厉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相信三国这段历史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所耳闻,水淹七军的关羽,八百骑兵大破孙权十万联军的张辽,那段瑰丽的历史留给了后人无限的遐想。但若说三国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非曹操莫属。无论是在长安城刺杀...

朱祁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朱祁镇算是一个昏君吗

朱祁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朱祁镇算是一个昏君吗

还不知道:明英宗朱祁镇真的是昏君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位皇帝,一位让大多数明粉弃之以鼻的明朝君主。在明粉心目中,这是一个让明朝由盛转衰的无能皇帝;在大多数明史爱好者的观念里,这是一个在土木堡断送明朝精锐的“叫门天子”,更是被众多网友戏称为...

南朝梁的名将陈庆之北伐战绩有多牛?千军万马避白袍

南朝梁的名将陈庆之北伐战绩有多牛?千军万马避白袍

正所谓“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说的就是陈庆之,那么这位南朝梁的名将陈庆之北伐战绩有多牛?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陈庆之(484年~539年),字子云,南朝梁名将,主要战绩为征战涡阳,北伐北魏。陈庆之自幼为梁武帝萧衍的随从,初时仕途不顺,任了20多年六品官。直到受命...

朱据: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善于论辩诘难,乐于施舍

朱据: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善于论辩诘难,乐于施舍

朱据(194年-250年),字子范,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要官员及将领,前将军、青州牧朱桓从弟、大都督朱异的堂叔。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吴郡朱氏。朱据仪表堂堂,体格健壮,善于论辩诘难。黄武初年(222年),担任五官郎中、侍御史。孙权以朱据文武兼备,授任他...

周瑜:三国时期东吴名臣,是东吴独立建国的功臣之一

周瑜:三国时期东吴名臣,是东吴独立建国的功臣之一

周瑜(周郎,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人,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东吴名将,出身庐江周氏,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位列三公。周瑜身材高大、容貌俊美、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正史上称其“性度...

演义中张郃前妻处处被虐 张郃后面为何突然就无敌了

演义中张郃前妻处处被虐 张郃后面为何突然就无敌了

对三国演义中,张郃前期处处被虐,为何后期突然就成了无敌的存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事实上,张郃的经历,非常值得我们职场中人研究、深思!看懂了张郃的一生,我们能够在职场中避免许多大坑!大众眼中的张郃在三国演义中,张郃的地位非常尴尬,他本身武功非常不错,远超那些二三流...

周处:西晋大臣、将领,功业胜过父亲,最终战死沙场

周处:西晋大臣、将领,功业胜过父亲,最终战死沙场

周处(240—297年),字子隐,吴郡阳羡人,西晋大臣、将领,东吴鄱阳太守周鲂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后来改过自新,拜访名人陆机和陆云,浪子回头,发奋读书,留下“周处除三害”的传说,拜东观左丞,迁无难都督,功业胜过父亲。吴国灭亡后,出仕西晋,...

吕后如此狠心手辣 刘邦那么聪明为何不杀吕后

吕后如此狠心手辣 刘邦那么聪明为何不杀吕后

对吕后如此狠毒,为啥刘邦不会灭了她,省得祸害子孙后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吕后是汉高祖刘邦的妻子,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正式册封的皇后。不过吕后在史书上的名声一直不太好,原因在于她扮演的是个心狠手辣的角色,做过许多恶事,被后人诟病很久。因此,很多人都把吕后的“狠毒”归...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