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叛乱占据了南方 为什么最后还是失败了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吴三桂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一场战争的胜负,重点不在人数的多寡,以少胜多的战例比比皆是,如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用孙子的话说就是:“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五个因素相互作用、瞬息万变,随时都能左右战局。
吴三桂与清军的军事斗争,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之一阶段,从1673年十一月起兵到1675年底,吴三桂出于战略进攻,而清军战略收缩;
第二阶段,从1676年到1677年底,双方进入战略相持,展开拉锯战,而清军在局部地区,如陕甘及江西等地开始转入战略反攻;
第三阶段,从1678年到1681年底,吴三桂节节败退,直至被清军彻底消灭。战争的全过程,显示出它内在的规律。
在之一阶段,吴军进入松滋时,翘首北望,即可迅速渡江。此时的清军尚未集结,江北已经风声鹤唳,人心不稳。如果渡江,军事上就占据主动权,并在政治上扩大影响,动员清廷的汉官参与,清廷势必退到黄河北岸。
诧异的是,吴军驻守松滋三个多月,迟迟没有北进的迹象,连将士也大为不解。
留守云南的吴三桂心腹刘玄初赶紧写信,催促吴三桂北进。可吴三桂却无动于衷,止步不前,犯下战略失误。兵贵胜,不贵久,吴三桂的这个失误给了清军回旋的余地,也导致他最后的失败。
吴三桂
表面上看,吴三桂的势力很强,但他毕竟是以区区云贵为根据地,后劲不足,何况各地的响应者都是各自为战,形成不了统一指挥的军事力量。
朝廷在之一阶段的失败,还未伤及根本。清军占据着正统地位,可以在政治上进行动员,在军事上可以四处征调兵力,又有广大的领土和人口,在人力和财力上有很大的优势。
很明显,吴三桂的优势在于速战速决,宜乘胜进兵,借助各地反清的有利形势,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直捣清廷。朝廷可以调用全国的资源,不怕持久战。如果拖延下去,对吴三桂很不利。形势大好,他为什么不愿意北上?
吴三桂
吴三桂久经沙场,他也有自己的看法“欲出万全,不肯弃滇、黔根本”。他苦心经营云贵数十年,将这里看做根基,北上意味着放弃根本,另辟天地。倘若受挫就会进退两难,屯兵长江以南,“尚可划江为国”。
这种考略,虽然稳妥,却难以取胜。进攻才是更好的防守,一旦军事进攻停止就会陷入被动。吴三桂的军事保守主义,让其军队士气大挫。
此外,吴三桂还顾虑自己的儿子吴应熊,想以儿子作为交换条件。清廷放了吴应熊,他就不过江。他以为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康熙会让步,跟他“裂土议和”。结果,康熙用行动给了他回复:削了平西王爵位,处死吴应熊父子,跟他彻底决裂。
吴应熊
在吴三桂“不作为”的时候,康熙行动迅速,发布诏书,向天下揭露吴三桂的“罪行”,让其在合法性上站不住脚;接着迅速调兵遣将,对三藩分而治之,招降王辅臣,瓦解吴三桂的羽翼。战场的形势很快就朝着有利于清军,不利于吴军的方向发展。
在形势不妙时,吴三桂在政略上又犯了一个错误,他居然在衡州称帝。这一举动,违背了当初“反清复明”的旗号,让更多的中间力量倒向了朝廷。
吴三桂
与其说吴三桂败给朝廷,不如说他败给了“天道”以及个人的犹豫不决。战机稍纵即逝,对于后劲不足的吴三桂而言,错失之一阶段一鼓作气的机会基本上就意味着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