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唐朝之后,为什么没人定都洛阳、长安了?

中国历史5年前 (2019-07-10)200

唐朝后,为何不再定都洛阳、长安?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我们有六大古都之说,洛阳、长安、南北二京、开封、杭州,说实话,无论从历史意义,还是时间长久,我不认为开封、杭州能同前四者相提并论。不过我们今天只为探讨洛阳和长安。

长安为十三朝古都,以它为都城的朝代有西周、秦、西汉、东汉(献帝)、新朝、西晋(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

洛阳亦是十三朝古都,以它为都城的朝代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包含于内),后梁,后唐,后晋。

唐朝之后,为什么没人定都洛阳、长安了?

所谓十三朝古都,不过是虚数,为了让长安和洛阳显得一样罢了,还有不被正史承认的过渡政权,也曾定都长安,如更始、黄巢、大顺等。单论作为都城的数量来说,洛阳要远远多于长安,哪怕定都长安的一些朝代,例如唐也会将洛阳定为陪都。

长安、洛阳哪个强,这个真的没法比,只是不同时期,作出不同的选择。洛阳也好,长安也罢,都曾多次毁于战火,却又再次崛起,直到唐朝以后,才失去“都城”的作用,而主要原因便是“粮食”。

定都长安胜于“形胜”,关中平原历来被称为“四塞之国,金城千里”,北有岐山,西有陇山,南则有秦岭,所谓三面环山。山河本就是天然屏障,在关键地势上修建几所要塞,便可以做到易守难攻。

秦国能最后统一天下,地形占据很大原因,它拥有四关萧关(北方)、函谷关(东方)、武关(南方)、大散关(西方),这也是四赛之国的由来。

除了易守难攻的地势优势,关中还有“天府之国”的美称,既关中平原土地肥沃,易于种植粮食。有地形,在对外战争中便能占据优势,甚至能立于不败之地。

楚汉争霸,刘邦哪怕屡战屡败,只要关中不失,他就拥有一块稳定的后勤基地,能源源不断为他地输送士兵、粮草,项羽打个齐国,结果老窝彭城都没了,时间一长,项羽自然会失败。刘邦因关中得天下,可他首先想得定都洛阳。

唐朝之后,为什么没人定都洛阳、长安了?

洛阳地势虽然没有关中险恶,但也不错。北有黄河、南有太行,东有虎牢、西有潼关,至于土地更不用说了,若这里不善种植,也不会自夏商便立为都城了。

长安、洛阳如此相像,这也是汉唐时期实行两都制的原因。不过哪怕长安、洛阳再难进攻,总有被攻陷的时候,毕竟没有永久的王朝,唐朝长安曾六次被攻破。洛阳比长安有一个优势——水利发达。

长安土地肥沃不假,但种地还得有充足的水资源。秦国修建郑国渠,汉朝修建白公渠、成国渠,唐修三白渠。除了水之源限制,关中地形狭小是不争的事实,有限的土地,粮食自然也是有限的。

一国之都会产生“聚集效应”,会吸引各种各样的人聚集到都城,看看如今的北上广就明白了。庞大的人口,带来的粮食供给压力,隋唐以前还好,各种战乱、天灾人祸,关中人口一直在可支撑范围内,但经过隋唐发展,人口基数增长,仅靠关中一地就有点力不从心。

关中的险峻地形,并不会因为你是主人,便让你行动方便。复杂的地形意味运输困难。东晋桓温之一次北伐,根本没带多少粮食,不是不想,而是运输困难,难以携带罢了。

注:黄河水道有难走的三门峡。陆地、水道都很难走。

洛阳则不同,借助黄淮水系,可以将南方的粮食轻松运入洛阳,大大缓解了饮食问题。至于宋朝定都开封,主要原因就是开封守着汴河,运输更为方便,一句话吃喝代表一切。

地形险峻的城池,有利于夺取天下,不一定利于守天下。曹操拿下邺城后,将邺城变成自己老窝,可魏国都城是洛阳。北魏孝文帝迁都,首选便是洛阳(既有南北对峙的原因,也有因洛阳是“正统”)。

唐朝高宗时期,李治就常带着武则天往洛阳跑,等武则天建周,干脆定都洛阳。唐朝后期,曾因为粮食运不进关中,唐懿宗生生饿了两个月。

五代除了后唐,后梁、后晋、后汉、后周都定都开封,主要原因就是在这里能吃“天下饭”,南方粮食可以走黄淮水道,河北、山东稍近的地方,粮食更容易往开封运输。

宋朝在五代基础上建立,干脆也选择开封为都城,于是长安、洛阳二都渐渐没落了,当然运输方便,意味着交通发达,无险可守。若长安、洛阳足以养活都城的皇亲国戚、百官百姓,自会继续成为都城,关键他俩不符合条件啊。

当然没有一个永远不会被攻破的都城。长安、洛阳定都的朝代虽多,可哪一朝存过了三百年?总不能全部归咎于都城问题吧。

明朝因燕地是朱棣基本面,于是迁都于北方。至于清,当时的满清贵族对占有天下抱有悲观想法,随时想着跑回东北,自不会在洛阳、关中定都了。

曾经的幽燕,是落后、荒凉之地,却成了最后的都城,幽燕之地既能接受从南方来的粮食,又有燕云十六州作为防护,算是理想都城了吧,哪成想时代变了,武器变了,城高墙深再也挡不住敌人了。

唐朝后,五代、宋因人口压力,选择运输方便的中原地区,宋以后却因各种原因,最终放弃洛阳、长安,十三朝古都也就此没落,不得不令人唏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07/261724.html

“唐朝之后,为什么没人定都洛阳、长安了?” 的相关文章

杨俊:三国时期魏国大臣,自幼以品评人物为己任

杨俊:三国时期魏国大臣,自幼以品评人物为己任

杨俊(?~222年),字季才,河内郡修武县(今河南省获嘉县)人。汉末三国时期魏国大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杨俊受业于大儒边让,带领百姓远离战火。受到司空曹操征辟,出任曲梁县长、丞相掾属。举茂才出身,出任安陵县令,迁南阳太守,宣传教化,兴办学校。颇有政绩,迁征南...

刘备临死前真的想对诸葛亮下手吗 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备临死前真的想对诸葛亮下手吗 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对刘备临终前,到底有没想过除掉诸葛亮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一个草根阶层出生的汉室宗亲,坚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从卖草鞋的一步步成长为蜀汉的开国之君。他为践行桃园结义同生共死的诺言,不顾蜀汉上下群臣的反对,率倾国之兵伐吴,为二弟关羽报仇雪恨。时运不济,演义...

汉献帝在被曹操借时 其他诸侯在做什么

汉献帝在被曹操借时 其他诸侯在做什么

曹操迎汉献帝时,其他诸侯为何无动于衷,都在干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国中的曹操的势力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的这么迅速,其中一个原因便是他的手中控制着汉献帝刘协,这让他能够名正言顺的去扩大自己的地盘。曹操的实力也正是在他迎奉汉献帝之后,才逐渐发展...

吴起变法后楚国经历十代君主 他们都有什么作为

吴起变法后楚国经历十代君主 他们都有什么作为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吴起变法后,楚国历经10位君主,他们分别有什么作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在战国时期,变法成为大国崛起的必经之路。特别是大家熟悉的秦国,因为商鞅变法而走向强大。公元前221年,正是因为商鞅变法后,六位秦国君主打下的基础,秦始皇嬴政得以奋六...

陈武:三国时期东吴猛将,仪表堂堂,屡建战功

陈武:三国时期东吴猛将,仪表堂堂,屡建战功

陈武(177年-215年),字子烈,庐江郡松滋县人,东汉末年孙策、孙权部下的猛将,负责统率精锐的庐江上甲。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陈武年轻时仪表堂堂,跟随孙策征战江东,因战功封为别部司马,统率庐江精锐。孙策死后,拥立孙权为主,督率五校。由于陈武仁厚好施,故受到上至孙权,下至...

刘备死后诸葛亮是怎么掌握大权的 诸葛亮为什么不辅佐刘禅

刘备死后诸葛亮是怎么掌握大权的 诸葛亮为什么不辅佐刘禅

对刘备死后,为什么诸葛亮独揽国家大权,而不是辅佐刘禅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三国谁的谋略最高,恐怕首推诸葛亮了在,这个绝对没有人会反对的吧。然而公元223年,刘禅登基,蜀中大权全部落入诸葛亮手中。在诸葛亮的政策之下,蜀国的国力日益昌盛,仓库的粮食储备粮已经达到...

关羽比赵云强在什么地方 刘备为何不让赵云去镇守

关羽比赵云强在什么地方 刘备为何不让赵云去镇守

刘备为什么不让赵云守荆州,关羽比他强在哪?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靠。前言:东汉时候全国有13个州,但是却以荆州发生的故事最多,赤壁之战后3家瓜分荆州,东吴认为荆州应该是他们的,而刘备也要依靠荆州实现诸葛亮的隆中对,关羽驻守荆州被吕蒙偷袭致死,刘备愤怒...

三国演义中徐庶和庞统二人最后是什么结局?

三国演义中徐庶和庞统二人最后是什么结局?

《三国演义》描述了东汉末年,山河动荡,刘汉王朝气数将尽。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徐庶和庞统都曾为刘备麾下赫赫有名的谋士,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但是结果却一息志一身亡。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空落了一身智谋,无限遗憾。庞统逝于落凤坡,功名未就,令人唏嘘。在《三国演义》中,虽然对...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