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秦桧跪了五百年,到底该不该站起来做人?

中国历史5年前 (2019-08-09)160

在杭州岳王庙,岳飞墓旁的一个角落里,秦桧夫妇的塑像反剪双手,双膝跪地。每天到这里的人络绎不绝,人们在对岳飞表达崇敬之情的同时,无不转过头来对他夫妇二人投去鄙夷的目光。

现在看来,这位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岳飞的秦桧,得到了历史的审判。但也有一些声音说,秦桧也很冤啊,他不过是一个替罪羊,真正应该遗臭万年的是宋高宗赵构。更有甚者,认为是秦桧的议和政策才换来南宋数近百年的国泰民安。到底哪个说法更接近历史真相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扒一扒各种正史、野史,看看秦桧到底冤不冤。

公元1127年金帝国把宋朝的两个皇帝赵佶、赵桓逮捕后,赵恒的弟弟赵构在河南商丘宣布登基,成为南宋的之一位皇帝。俘获了两位皇帝并三千余名赵姓皇族和朝臣后,金国没想到还有一个“漏网之鱼”,遂穷追不舍。当时,金国在军事上绝对的优势使宋像蝼蚁一般,只能一退再退,在宋军节节败退的同时,民间抗敌武力逐渐茁壮,发展成劲旅,金军开始遇到了克星。而在这些民间力量中,岳飞无疑是一位出色的将领,甚至他的的出现,让金军到了谈岳色变的程度。

在岳飞成为金军心中一根最痛的刺的同时,也成为了南宋主和派的眼中沙。现在轮到秦桧上场了,当年他是和赵佶、赵桓一起被金军俘虏的。由于他力主和议,得到了金国的信任,其他俘虏被流放,唯独他留在北京,并且还被任命为参谋军事。后来把秦桧放回了南宋首都杭州。秦桧带着妻子安然无恙地回来,当时很多人都怀疑他是金国的间谍。秦桧编造了一些在金国的经历,但是毕竟不是专业间谍,他杜撰的故事破绽很多。所以不少人都建议将秦桧关押慢慢审讯,当时的宰相是秦桧的老朋友范宗尹,他相信秦桧不会做卖国求荣的勾当,并非常够朋友地把秦桧推荐给了赵构。

而赵构此时也正有两个心结,一是自从他登基做了皇帝,最怕的就是他的哥哥赵恒被释放回国,而岳飞又一心要北伐并且要救回被俘的两位皇帝。除此之外,日益崛起的岳家军也是他一个沉重的心理负担,一旦发生兵变,他这个自封并且已经退到中国南部的皇帝恐怕也就做到头了。所以,对于宋高宗赵构来说,议和也许是更好的打算,所以,他和秦桧一拍即合。

公元1140年,岳飞带兵北伐,进攻河南郾城,金军总司令完颜兀术集结重兵迎战。南宋全国上下,无不为岳飞感到震惧,在他们看来,女真兵团像洪水一样凶猛,所到之处可谓寸草不生。进攻时,赵构从首都杭州传来慰问,要岳飞多加小心。决战开始,金军的“拐子马”还像以往那样以为胜券在握,准备尽快将岳飞兵团全部歼灭。然而这次他们错了,岳飞的战术是,用步兵伏地,以一个人的生命换取一只马足,就算再强劲的骑兵,如果马少了一条腿再也无任何战斗力。就这样,金军终于尝到了从未有过的溃败。金军总司令完颜兀术异常悲痛的说:“自从故乡起兵,靠此制胜,今竟如此”。

秦桧跪了五百年,到底该不该站起来做人?

正当金军兵败北撤,岳飞准备渡河收复失地的时候,突然接到了朝廷要他撤军的命令。赵构在一天之内,连续颁发十二道命令,每道命令都用“金字牌”送达,造成严重压力,使岳飞不能反抗。岳飞在接到第十二个金字牌时,他不能不退,否则就是叛变。他向拦在马前恳求不要撤退的民众垂泪说:“十年准备反攻,呕尽心血。而今一天之内,化为乌有。”

关于赵构为什么突然下令撤兵的原因,有史料说,金军在被岳家军打得落花流水的时候,完颜兀术给秦桧写了一封密信。信中说,想要议和,除非除掉岳飞!

岳飞撤军后,夺回的失地又很快被金军重新占领,宋金又重新开始商议和解事宜。但是,完颜兀术在给秦桧写了必杀岳飞的信后,一直没有见到回音。于是想给赵构增加点压力,公元1142年,十万金军再度突入湘西,连破寿春、庐州,直指和州。并且以把赵恒放回重新做宋朝的皇帝威胁赵构,赵构遂与秦桧密议,决定杀掉岳飞。

岳飞被诬陷谋反入狱,韩世忠向秦桧质问岳飞是不是真的谋反时,秦桧说:“莫须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更何况这是皇帝让岳飞死。赵构和秦桧既然决心与金人议和,就必须满足金人的条件杀掉岳飞。这样既除掉了自己的绊脚石,杀鸡给猴看,警告拥有军权的武将们顺从天子,是自己的统治更加稳固。在赵构看来,杀掉岳飞一个,有这么多的益处,又何乐而不为呢?

就这样,一代名将,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被无辜陷害,年仅39岁。

岳飞死后,金、宋签订了和解条约,条约规定,南宋为金国藩属,赵构向金帝国的皇帝称臣,由金帝国册封赵构为宋皇帝。南宋每年向金帝国进贡银币二十五万两,绸缎二十五万匹。两国东以淮河为界,西以大散关为界。

秦桧跪了五百年,到底该不该站起来做人?

但是合约签订后仅仅20年,金国完颜亮单方面撕毁合约,发动大规模南侵,南宋军民请求给岳飞雪冤,但赵构不肯为岳飞彻底 *** 。直到赵构下台,宋孝宗赵昚为了进行北伐,鼓舞士气,下诏追复岳飞原官,以礼改葬,这场冤案总算得到了 *** 。

岳飞的死由诸多方面造成,但是秦桧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暂且不论战与和到底哪个对当时的宋朝最有利,岳飞作为一名爱国将领这样含冤而死,恐怕放到任何朝代也不应该吧?秦桧该骂。可是不知为何,有这么多人为秦桧喊冤,是借题发挥?还是单纯为了博人眼球?

岳飞冤案留给后人的思考无疑是深刻的,古往今来,人们为岳飞写了无数的诗篇,读罢元朝诗人赵孟頫的《岳鄂王墓》,深感沉痛:

鄂王墓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908/267024.html

“秦桧跪了五百年,到底该不该站起来做人? ” 的相关文章

乾隆临死前为何告诫嘉庆不要杀和珅 和珅死后十五年嘉庆才明白道理

乾隆临死前为何告诫嘉庆不要杀和珅 和珅死后十五年嘉庆才明白道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告诉儿子不要杀和珅,可嘉庆却不听,15年后才明白父亲的苦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和珅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因各种影视剧给现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油嘴滑舌、贪污受贿等各种不好的行径在他身上都能找到。不过,在官场上他却是一个政治高手,...

吕蒙杀了关羽后不久也死了 吕蒙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吕蒙杀了关羽后不久也死了 吕蒙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对为什么吕蒙杀了关羽之后,吕蒙也突然死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于这个问题的处理,我最佩服的就是罗贯中,按照道理来说,前脚关羽死了,后脚吕蒙就跟着去了,两者之间好像有着什么必要的关联。基于这点,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吕蒙白衣渡江袭击荆州,夺了关羽的后方,使得关羽...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后 诸葛亮为何不派赵云或者魏延去守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后 诸葛亮为何不派赵云或者魏延去守

还不知道: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利,为什么当时不派赵云或者魏延去守街亭?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能人志士有很多,但是能称得上奇才的其实聊聊无几,司马懿和陆逊可以算一位,而大家最熟悉最有影响力的应该就是诸葛亮了吧,他不仅仅是一个军事专家,还是一个治理国家的好手,就...

曹魏皇帝曹髦与司马昭之间有何故事?

曹魏皇帝曹髦与司马昭之间有何故事?

曹髦,三国时期曹魏第四位皇帝,公元254-260年在位。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弑君,在中国传统社会虽然被视为最大的罪过,但在历史上却并不鲜见。比如彰显史官秉笔直书的“崔杼弑君”,东汉末年董卓毒杀弘农王刘辩。但司马昭弑君却显得尤为不同,因为在曹髦的“努力下”,首都洛阳...

洪适:南宋爱国重臣洪晧长子,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

洪适:南宋爱国重臣洪晧长子,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

洪适(kuò)(1117年—1184年),原名“造”,后更名“适”,字景伯,又字温伯、景温,号盘州,南宋著名的爱国重臣洪晧的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洪适因晚年居住老家饶州盘州,故又自号盘州老人,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人。因其父而入仕途。绍兴十二年(1142年...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死十一名大将 诸葛亮败的有多惨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死十一名大将 诸葛亮败的有多惨

还不知道:诸葛亮第一次北伐,11位大将战死,败得有多惨?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是清代诗人赵藩在诸葛孔明墓前题下的,同时也是对诸葛孔明后半生的写照。尤其是他数次北伐无功而返,劳民伤财,以至蜀汉王朝国...

李陵作为汉朝飞将军李广的后人 李陵为何会站在汉朝对立面

李陵作为汉朝飞将军李广的后人 李陵为何会站在汉朝对立面

还不知道:飞将军的后人李陵,为什么站在了汉朝的对立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陵所在的李家世代为将,祖上是秦国名将李信,他的爷爷也是汉朝著名的飞将军李广。李陵无论脾气,或者心性,简直就是李广的克隆版。李广射箭天下无双,李陵亦是射箭高手,这是其一。李广浑身是胆,天不...

汉朝在和匈奴和亲的时候 汉朝为何只嫁不娶

汉朝在和匈奴和亲的时候 汉朝为何只嫁不娶

对汉朝与匈奴和亲的过程中,为何汉朝只是出嫁公主而不娶匈奴公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与匈奴人和亲制度始于汉朝汉高祖刘邦时期,但是好奇的人会发现在历史上汉朝与匈奴和亲的过程中,都是汉朝一直在给匈奴出嫁公主,却不见汉朝皇帝娶匈奴公主为妻,这和后来的清朝推行的满蒙和亲政策...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