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他的武功堪比霍去病,知名度却极低

历史文化5年前 (2019-08-23)200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王越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提起霍去病,我们都熟悉,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大汉之一战神。他年纪轻轻就封狼居胥,横扫匈奴,使得漠南无王庭。在他流星般划过的生命轨迹中,创造了别人一辈子也可能无法企及的高度,因此成为历代武将所崇拜的偶像。

霍去病的人生是独一无二的,别人难以企及。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 *** 数百年”,虽然没有了霍去病,但在霍去病之后也出现了相当多的名将,并不逊色于他。明代中期的王越就是其中的一位,但可惜的是他的声名并不远播。以他的军事才能来看,明朝几乎无人能出其右,可以说是大明之一战神。那么,他如此厉害,但为何不为人所知呢?

他的武功堪比霍去病,知名度却极低

王越(1426—1499),字世昌,大名府浚县人。所有的英雄人物少年时注定是与众不同的,王越也不例外。他小时候读书读到“靖康耻”这段历史,再看看当下正值胡虏猖獗之时,胸中愤懑不平。所以就苦心钻研兵书,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封狼居胥、燕然勒石,方不负大丈夫生于世间。

一直有个疑惑,为什么自从宋代以后武将的声名就不显了呢?好像我们一提起中国的名将首先想到的就是汉唐,仿佛这两个时代的武功是最盛的。

其实这是我们的误解。自从宋代以后,由于科举选官制度的确立,再加上重文治之风的蔓延,所以使得这一时期武将的社会地位急剧下降,即便有很高的才能也终会籍籍无名。就拿王阳明来说吧,他为我们所知,绝对不是因为平了朱宸濠之乱,而是因为他一代心学大师的身份。而平定朱宸濠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是不会单独拿出来说事的。重文抑武是宋朝以降的一个整体趋势。在明代为我们所熟知的名将都是进士出身,比如于谦、王阳明、王越、袁崇焕等人。这就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身份——儒将,书生也能领兵打仗,且丝毫不弱于赳赳武夫。

既然生在明代,王越自然也只能通过进士这条正途来开启他的政治生涯。他在景泰二年(1451)中了进士,后来出任监察御史,巡按陕西。看这履历,和一般的文臣基本没什么两样,简直就是个文官。况且他还是个诗人,他的诗作在当时也是风行海内。根据史书记载,他博学能文、工于诗赋,并作诗文词赋数百篇。其诗远追盛唐,文溯秦汉,特重《诗》、《骚》。在台阁体盛行之时,不落窠臼,形成自己独特的面目。

说起王越在文学史上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他的诗文对明代前、后七子,特别是公安、竟陵文学均产生过重大影响。李东阳赞其“为歌诗雄迈跌宕,若不屑意”。吴洪为《王太傅集》作序时也称:“公生当其会,具豪杰之才,而文不经思虑,动数千百言,纵横张驰,不失其正。诗尤明易通畅,不事艰刻,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然气势雄伟,文思焕发,如长虹亘天,光焰万丈,可以追逐李杜诸人,其余莫能及也。则公岂非应期而出,为一代英才者乎?”

光看这些,越看越像个文臣。但有些人是全能型人才,只要把他们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就能显山露水。后来,由于出色的才能,在文臣的任上升到了山东按察使。后来又经别人举荐当了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就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所有官员都不希望面对的事情——丁忧。因为他的母亲去世了,于情于理他都得回去。后来的张居正就是因为皇帝夺情,没有丁忧,才遭到很多人的诟病。巧的是,王越也是太能干了,皇帝也破例夺情,让他戴孝为官。

成化三年,抚宁侯朱永征毛里孩,王越赞襄军事。这也是他武将生涯的开始,正是因为这一次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所以皇帝在当年秋天就升他为宣府巡抚。这个宣府可不是别的地方,是大明的边关重镇。把如此具有战略意义的地方交给王越署理,可见他的军事才能是有目共睹的。否则岂非儿戏,何以服众?

就这样,王越来到了边关地区,这也注定了他的后半生是要和军事打交道的。而这时大明王朝北边更大的敌人就是蒙古,好比汉代的匈奴。成化五年,蒙古侵犯河套地区,延绥巡抚王锐求援,王越调兵遣将,前往支援。正是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下,各路军队均取得了胜利。之后,他与朱永一起讨伐阿罗出,在开荒川告捷。战后论功行赏,官拜督察院右都御史。

成化七年,王越与刘聚在温天岭击败蒙古军,晋升为左都御史。这个左都御史可是堂堂的一品大员,掌管着大明王朝的整个监察系统,可以说此时的王越已经是位极人臣了。当时,朝廷三次更换将领,但都以王越总督军务。一则显示了其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二则表明他深受朝廷信任。这年秋天,蒙古首领满都鲁决定大举进攻明军。将妻子老弱留于红盐池,从而大举深入,直抵秦州、安定。王越则避其锐,绕道率五千骑为左右哨,出榆林,逾红儿山,涉白盐滩,出其不意地进攻其后方,并大获全胜。满都鲁等因丧失妻子畜产,自此不敢进兵河套地区,西陲从此数年安定。此战堪比封狼居胥,也是使得“漠南无王庭”。

此时,边患暂时告落。然而在朝廷里却掀起一番波澜,大太监汪直深受景泰帝宠信,故而提督西厂,一时炙手可热。王越到底不是一个纯粹的书生,和那些清流不一样,为了大局,不惜自污名节和汪直结交。因为他明白,汪直虽是个小人,但他当道,如果不结交他,自己就会被撤换。那么,如果蒙古再次进攻河套,后果自是不堪设想。从这点来说,王越不惜牺牲自己的名誉,和嘉靖时的胡宗宪为了东南抗倭大局不得已依附严嵩一样。这才是真正的忧国忧民之举,比起那些只会“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清流来说不知强到哪里去了!

而后,累功升至兵部尚书,加封太子太保。总制甘、凉边务兼巡抚。王越上表言甘镇兵弱,非用延、宁两镇兵难以克敌,后请兼制两镇。次年,他分兵进攻,再次取得重大胜利。此后更是仕途顺利,加少保,并兼太子太傅。然而盛极则衰,后来李广获罪却牵连到王越。王越闻后,忧恨不已,一时卒于甘州。享年73岁,与孔子同寿。死后赠太傅,谥襄敏。不过这都是死后的殊荣。尽管如此,他死后的声名并不显,与他一生的功绩并不匹配。

王越的才能的确出众,时人高评如潮。朱见深认为:“或抚临云内,或总镇关西。在边来往者十二三年,兵民咸沐其惠;与贼攻战者百九十合,戎王亦在所殪。计武烈,不减汉朝之卫霍;论文事,无惭宋室之范韩。”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文治武功都取得了不俗成就,完全可以用出将入相来形容他的一生。

然而,我们今天对于这位武功堪比霍去病,文治堪比范仲淹的大明之一战神却鲜为人知。真的是明珠遗尘,不得不令人唏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908/269442.html

“他的武功堪比霍去病,知名度却极低” 的相关文章

古代藩王没有坐上皇帝的位置 他们为何喜欢去守陵

古代藩王没有坐上皇帝的位置 他们为何喜欢去守陵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藩王守陵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在古代,为什么没当上皇帝的藩王们,都喜欢为先帝守灵?在古代,但凡是大统一的朝代,皇帝注定就只能有一个人。哪怕同为上一任皇帝的皇子,除了有一人能有太子之位以外,剩下的最多也就能被恩赐藩王。当一个逍遥王爷,不用管理政务...

忽必烈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 蒙古人为何不喜欢忽必烈

忽必烈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 蒙古人为何不喜欢忽必烈

对忽必烈和蒙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忽必烈创立了元朝,为什么蒙古人讨厌他?汉人却喜欢他呢?序言忽必烈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孙子,是蒙古帝国第五任大汗,也是元朝开国皇帝。因为蒙古帝国和元朝是当时世界范围内领土面积数一数二的超级帝国,所以忽必烈在中国乃至东亚历史上具有十分...

在文学、诗词方面,刘桢有哪些成就?

在文学、诗词方面,刘桢有哪些成就?

刘桢(?―217年),字公干,东平宁阳人。东汉末年名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尚书令刘梁的孙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桢博学有才,警悟辩捷,选为丞相(曹操)掾属,交好魏文帝和曹植兄弟。参加曹丕筵席时,平视王妃甄氏,以不敬之罪罚服劳役,署为小吏。建安二十二年...

古代生孩子为什么要准备大量热水?

古代生孩子为什么要准备大量热水?

古代生孩子为什么要准备大量热水?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看古代的电视剧,女人临产前总是大呼小叫地喊丫鬟烧水,就算是稳婆来了,第一件事也是吩咐下人烧水。看着一盆又一盆的热水端进屋里,又端出一盆又一盆的血水,观众的心都跟着提了起来。古代接生条件有限,热水却是必备品,甭管是在富贵人家还是穷...

历史上真实的独孤信时什么样的?他的一生如何?

历史上真实的独孤信时什么样的?他的一生如何?

独孤信(字期弥头,鲜卑族,西魏、北周将领,八柱国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自古乱世出枭雄,从政权更迭的过程中,更能充分体现出优胜劣汰的独特“魅力”,而这种“魅力”同样也会演绎出一段段的传奇。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位最传奇的国丈,他本人是超级帅哥,而他的三个女儿则分别是三个朝代的皇后...

在古代,官员一般退休之后会去哪里?

在古代,官员一般退休之后会去哪里?

在中国古代,官员的退休通常被称为“知事”,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当中,无数的能人异士曾经为我们的朝廷服务,为他们各自的皇帝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为我们的历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华章,但是无论这些官员的官位有多大、能力有多强,避免不了的一个仕途结尾就是告老还乡,有...

在古代亡国之君死法都很体面 他们为何很少被砍头的

在古代亡国之君死法都很体面 他们为何很少被砍头的

对古代亡国之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亡国之君,为何很少被砍头?皇权的至高无上,使得很多人都羡慕,但是要想得到那个皇位,同样也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古人一首诗说道: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因此在古代,许多亡命之徒,为了夺得皇位,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但是对于亡国之君而言...

褚遂良: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在唐代政坛上起着举足轻重作用

褚遂良: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在唐代政坛上起着举足轻重作用

褚遂良(596年~658年/659年),字登善,杭州钱唐(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唐朝宰相、政治家、书法家,弘文馆学士褚亮之子。褚遂良工于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