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魏征的谏言,唐太宗基本是都听?
魏征是历史上有名的铮臣,他和唐太宗一个善于劝谏一个善于纳谏,成了搭档更好的一对君臣。可是,魏征的劝谏并非我们想象的一句话说出去噎死人,他的话也讲究技巧。
贞观12年,越王李泰向李世民反映,有大臣对他这个亲王不尊重。李世民很恼火地召集大臣,然后劈头就发火:我有句话要告诉你们,以前的天子是天子,现在的天子就不是天子了吗?以前的天子儿是天子儿,现在的天子儿就不是天子儿了吗?当初隋文帝时期的天子儿多厉害,想怎么说大臣就怎么说。我自然不会放任我的儿子们那样,但如果我不管他们,你们是不是都不听他们的?
皇帝震怒到如此地步,房玄龄等大臣虽然一头雾水却还是磕头认错。只有魏征正色说,没人敢轻视越王。按照儒家思想,大臣是为国家服务的,即使做的不对,也不允许亲王侮辱。隋朝的事情能当经验吗?那些亲王后来都怎么样了?不都没有好结果吗?
魏征的声音比唐太宗还大。他顿了顿接着说,如果我们生活在无道的时代,别说亲王,谁都可以横行霸道,可现在是开明时代,是有道明君在指挥我们,怎么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魏征用打一巴掌给个枣的方式,批评中含着表扬,不但让唐太宗平息了怒火,还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唐太宗从这件事以后还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见了亲王不必行礼。
还有一次,唐太宗的亲家,蜀王妃的父亲杨誉犯了错,被有关人员抓去审问。恰好杨誉的儿子在唐太宗身边工作,他把父亲被抓的事告诉唐太宗。唐太宗听了很生气,皇亲国戚也敢抓?他立刻问是谁干的,还要免了人家的官。
魏征劝谏道,自古以来皇亲国戚是最难治的,如果放纵,以后会更难收拾。大臣依法问话,这是遵守国家法律,皇帝应该支持,不应该纵容。自古以来,只有您能治这种人,能防微杜渐。
又是一个寓批评于表扬中,魏征的劝谏,既摆出了事实,又照顾了皇帝的面子,可谓两全其美。
对内,魏征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对外,他也同样提出了好建议。
唐太宗要让使者去西突厥册封,又让使者册封完了顺便在当地买一些好马再回来。对比,魏征提出不同意见。他认为,册封是大事,体现了唐朝对突厥可汗的认可度,一定要专使专办。册封的同时买马,是可以节约成本,但突厥可汗心里会犯嘀咕,到底是册封来了还是买马来了?人家有可能认为,唐朝买马是主要的,册封是顺便捎带的,这样会破坏突厥和唐朝的关系。如果我们搞好关系了,唐朝的威信在突厥建立起来了,还愁没有好马吗?
魏征从国家层面考虑问题,从国家利益出发。这种出于公心的决定,唐太宗怎么会不听他的?
魏征去世后,唐太宗征高丽失败,他非常感慨地说,如果魏征还在,他一定不会让我有这次失败。
当李世民说出那段名传千古的那段“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后,他哭了很久。
不是别人没有劝谏,是别人的劝谏说不到点子上,打动不了唐太宗,让他听不进去。因为魏征是全心全意为他好,为国家好,为大唐江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