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因这块墓碑出土让质疑兰亭集序的伪作消失了,为什么会这么一说

中国历史5年前 (2019-09-24)110

如果小编提出一个问题,东晋的王兴之是谁,估计没有几个人会知道。可是小编再问一个问题:东晋的王羲之是谁?这个小学生都知道,他就是天下之一行书《兰亭序》的作者。

王兴之(生310~卒340),而王羲之(生303年—卒361年)两个人不仅是堂兄弟,而且还曾经同朝为官。

王正是晋朝老臣,他官拜尚书郎,为六品官,生有三子,老大王旷,老二王翼,老三王彬。

王旷的儿子就是王羲之,而王彬的儿子就是王兴之。

因这块墓碑出土让质疑兰亭集序的伪作消失了,为什么会这么一说

王兴之官拜征西大将军行参军、赣令;而王羲之官拜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如何,都有过什么交集,这已经在历史典籍上查不到记载了,但有一点可以判定,因为王羲之是一位书法高人,故此,王兴之受家族兄弟的熏陶,估计书法也差不到哪里去。

1965年,我考古专家为了保护性晋朝古墓的需要,对坐落在象山的王兴之夫妇墓,展开了保护性的发掘,令人欣喜的是,从这座古墓中,出土了一块王兴之夫妇的墓志铭碑刻。

因这块墓碑出土让质疑兰亭集序的伪作消失了,为什么会这么一说

这块墓志铭长37.4厘米,宽28.5厘米,共刻有203字。

墓碑上的书法古朴典雅,凝重挺拔,错落有致,虽然不能称为之一流的书法,但也可称为第二流的作品。

这块墓志铭碑刻的出土,让当代的书法家,见到了东晋书法真正的样子,很快,一位姓郭的学者,就发表了这样一篇论文《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他认为:兰亭序上的墨字,明显是成熟的行书,与这块带有隶意楷书的墓志铭截然不同,很显然,王羲之的《兰亭序》是伪作。

因这块墓碑出土让质疑兰亭集序的伪作消失了,为什么会这么一说

这位姓郭的学者,道理很是充分,他认为东晋书法,就应该是王兴之夫妇的墓志铭碑刻上的样子,当时的行书并不成熟,故此,王羲之写不出那么飘逸的行书字体来,《兰亭序》应该是后人的伪作。

这篇论文发表后,就好像一瓢水泼到了油锅中,当即引发了国内书法,文化方面人士的大论战。

有一位姓高的学者当即站了出来,他在报纸上发文,这样道:不管任何时代,都会允许多种书法流派的存在,不能说,发现了一座带隶意楷书的墓志铭(王兴之夫妇的墓志铭碑刻。),就否认其他“草书” (《兰亭序》)等书法形式的存在,说《兰亭序》是伪作,这完全就是一叶遮目,不见森林。

因这块墓碑出土让质疑兰亭集序的伪作消失了,为什么会这么一说

这场大论战中,甲派说《兰亭序》为假,而乙派说《兰亭序》为真,甲派引经据典,乙派就罗列证据,最后的结果是,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场论战一直进行了10多年,1977年,随着曹操宗室墓砖的出土,这场论战才画上了句话。

因这块墓碑出土让质疑兰亭集序的伪作消失了,为什么会这么一说

因为安徽亳县出土的墓砖上,刻有大量的字迹,这些字迹是绝大部分是用楷行书所写,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墓主埋葬的年代在东汉时期,这说明,东汉时代,楷行书就已经非常成熟了,而相距了200左右年的王羲之绝对可以用“行书”来书写《兰亭序》之类的作品。

不争论出不来真理。不争论学术没法快速前进。

因这块墓碑出土让质疑兰亭集序的伪作消失了,为什么会这么一说

经过书法界同人的共同研究,最后大家得出了一个结论:墓志铭上用“铭石书”就是《王兴之夫妇墓志》上的字体,那是对亡人的尊重,而王羲之用行书写《兰亭序》,更可以痛快淋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抒发寄情于山水的洒脱,以及游玩于兰亭的快意。

这场争论之后,已经没有人怀疑《兰亭序》是中国之一行书,以及它的作者是王羲之了。

可是九泉之下的王羲之对这件事儿是怎么看的?亲爱的读者朋友,您说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909/274915.html

“因这块墓碑出土让质疑兰亭集序的伪作消失了,为什么会这么一说” 的相关文章

最早提出迎二圣的并非岳飞,而是宋高宗本人

最早提出迎二圣的并非岳飞,而是宋高宗本人

很多人觉得岳飞是因为提出迎回二圣才死的,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最早提出迎回二圣的恰恰就是宋高宗自己,岳飞只是把这口号喊的最响而已,那么宋高宗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二圣就是指宋徽宗和宋钦宗父子俩,也就是宋高宗的父亲和大哥。宣和七年(1125年),金国兵临城下的时候,宋徽宗害怕就急忙把皇位让给自己的皇太子赵...

令狐熙:隋朝时期官员,生性刚烈,因忧愤发病而去世

令狐熙:隋朝时期官员,生性刚烈,因忧愤发病而去世

令狐熙(539年~602年),字长熙,敦煌效谷人,隋朝官员,北周骠骑大将军令狐整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生性严谨,颇有雅量,博览群书,精通《三礼》。北周时期,门荫入仕,历任吏部上士、夏官府都上士、吏部中大夫、仪同大将军。隋朝建立后,迁鸿胪少卿,册封武康郡公。出任桂州...

司马懿既然看穿了空城计 司马懿为何没有攻城

司马懿既然看穿了空城计 司马懿为何没有攻城

对司马懿早就识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为何没有攻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诸葛亮塑造得神乎其神,借东风,草船借箭,七擒孟获,似乎诸葛亮是个神通广大的神人。其实,历史上诸葛亮也是个普通人,只是在治国理政和带兵打仗方面非常有才能而已。他的宿敌司马...

李善长被处死时,为何不拿出朱元璋赐给自己的免死金牌?

李善长被处死时,为何不拿出朱元璋赐给自己的免死金牌?

明代,朱元璋效法了前朝,并给了下属大臣们很多金券和铁券。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的一天,明朝开国第一功臣、77岁高龄的李善长,及其全家70余口,纷纷人头落地!至今仍令人惊骇。李善长,是明朝开国丞相,朱元璋的股肱重臣,被誉为“明朝开国第...

夷陵之战刘备损失五万人马 蜀汉为何就一蹶不振了

夷陵之战刘备损失五万人马 蜀汉为何就一蹶不振了

还不知道:夷陵之战刘备最多只损失了5万人,蜀汉为什么却因此一蹶不振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的最后一场大型战役,此战的结果是让刚刚崛起的刘备集团,瞬间衰落。魏、蜀、吴三方势力在夷陵之战后整体实力相差不多。在发展上蜀是不如魏、吴的,可是西蜀有着天然...

杨厚:东汉时期官员,世代善图谶,曾图谶谏言

杨厚:东汉时期官员,世代善图谶,曾图谶谏言

杨厚(72年-153年),字仲桓,东汉官员,四川广汉新都人,生于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2年),卒于汉桓帝永兴元年(153年),年八十二岁。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少学父业,精图谶学。永建二年(公元127年)汉顺帝遣使特征至长安,拜议郎。累官侍中。每有灾异,厚辄上消救...

汉末三国时期,曹操最终能成功靠的是什么?

汉末三国时期,曹操最终能成功靠的是什么?

曹操,东汉权臣兼曹魏奠基者。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三国魏、蜀、吴,曹操建立的曹魏政权最强大,独占北方,虎视江南,蜀汉和东吴需要联合起来,才能抗衡曹魏。现在有个普遍的观点,说三国之分及三位君王的成功是因为曹操占据天时,刘备占据人和,孙权占据地利。这种观点的出处应该是来源于诸葛亮和刘...

历史上李承乾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才能被李世民废掉?

历史上李承乾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才能被李世民废掉?

唐太宗李世民的嫡长子李承乾,八岁被李世民立为皇太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说起唐太宗李世民,其文治武功在中国历史上,应该都是名列前茅的。其子嗣也很多,一共有14个儿子和20多个女儿。但面对如此众多的子女,李世民的教育却不尽如人意,尤其是他的两任太子,都远不...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