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舶司,在哪里?古代的海关什么样
对于市舶司这个名词,相信大多数江阴人已经感到陌生了,虽然可以简单地将其比作现在的海关,但仍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很早就开始设关征税,周王朝时期就有“关和关市之征”的记载。
唐王朝时期,开放的对外政策极大地发展了海外贸易。面对越来越多的海外商人,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被提上日程。唐高宗显庆六年(661),创设市舶使于广州,负责向前来贸易的船舶征收关税,代表宫廷采购一定数量的舶来品,管理商人向皇帝进贡的物品,对市舶贸易进行监督和管理。
这便是市舶司的前身。
到了宋代由于西夏阻隔了西北的丝绸之路,加上经济中心的南移,从宋朝开始,东南沿海的港口成为新的贸易中心。
早在战国时期的楚考烈王十六年(前247年),楚国春申君黄歇改封于吴地,江阴属其封域。春申君在这里治理了25年,开挖黄田港,成为长江下游早期的贸易要津,南通苏浙、北达淮扬。
隋唐时期,黄田港成为长江下游南北漕运和货运的的中心之一。江南富庶地区的粮食及其他货物从这里过江北运,北方的土特产也经这里输送到江浙各地,日本、高丽(朝鲜)及东南亚各国的商船时常在此停泊。
北宋时期,在崔立、范宗古、于溥等官员主导下,江阴地区疏浚河流、兴修水利,建设蔡泾闸、黄天闸等航运设施,极大地提高了江阴地区的港口集散能力,江阴一跃成为地区商业中心,时称“江下市”。
北宋王安石诗:“黄田港北水如天,万里风樯看贾船。海外珠犀常入市,人间鱼蟹不论钱。”真实反映了当时江阴港口繁华热闹的场景。
南宋 *** 迁都临安后,贸易关税成为重要财政来源,为了加强对江阴海外贸易的管理,于绍兴十六年(1146)由两浙路市舶司在江阴黄田港东侧光孝寺内设立市舶司,《宋会要》记载:“诏江阴军依温州例置市舶务,以见任官一员兼管,从本路提举市舶司请也。 ”
江阴自此成为南宋11处市舶司之一,同时也是朝廷财赋重地,凡商船出海,须向市舶司提出申请、具保,然后发给“公凭”。外国商船抵港后,专任监官上船检查,按货物种类级别分别征收入口税,名曰“抽解”。凡规定某些货物为禁榷物,由该机构收购,其他货物也收买一部分,总称为“博买”。市舶司将部分宝货送交朝廷,其余的舶来品由当地官府经营,从中获利。
宋代海船模型
但出于各种原因,两浙地区各处市舶司除明州(今宁波)市舶务外,大多存在时间不是很长,江阴军市舶务也在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停废,仅存在50年。
之后朝代更迭,岁月流逝,11处市舶司仅剩泉州的还存有遗址,江阴光孝寺以及市舶司都已消失不见,让人惋惜不已。如今,江阴已建成全球化现代港口,外滩公园建设中,是否能重现江阴古代市舶文化,还值得我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