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边府战役的结果简介 奠边府战役的结果分析
毫无疑问,越军取得奠边府围攻战的胜利,是因为武元甲指挥有方。的确,武元甲拥有一支兵力众多,基本上由单一民族构成的,愿为自由而献身的军队。然而,他的 *** 和精神,与他快速多变的战术才能一样,激励着他的军队表现出不可思议的持续作战能力和奋斗精神。武元甲为胜利付出了极高的代价。据估计,越军在此次围攻战中伤亡人数高达2.3万人,其中死亡8000人。兵力较弱的法军防御部队(其中外籍军团的7个营占总人数的半数以上)也损失惨重,以整数计算,伤亡9000人,其中亡2000人,另外7000人在5月8日被作为俘虏押走。
奠边府围攻战不是之一次越南战争的结束,因为战争后来还持续了3个月之久。
法国和北越 *** 均已厌倦战争。但越方准备顽强坚持到底,以便在谈判前再占领一些地盘。武元甲当时已经拥有约9万可用来对付法国人的之一线部队。而法军则在6月做出决定,更换总司令,由伊利少将接替纳瓦尔。伊利指挥了最后一次战斗——奥韦涅战斗。他派兵占领了河内至海防公路以南的一个地区,形成一个国中之国。伊利面临许多困难,不得不发动一些小规模的非决定性战斗来攻打当地人的设防阵地。战斗很快平息下去。7月3日,法越双方代表在离河内正北不远的中甲举行会谈,其中讨论了交换战俘问题。这才是结束整个围攻战的开端。7月23日,包括越盟 *** 代表在内的参加日内瓦会议的代表们同意停火。因此,越军获得北纬16度以北的地区。老挝、柬埔寨和南越也获得独立。印度支那进入相对和平的时期。但不久,和平又一次遭到破坏。
法军在奠边府围攻战中失败的原因很多。参战人员缺乏勇气和持续作战能力决非原因之一。但是,深入敌占区建立孤立无援的攻防基地的方针可能是错误的,值得进一步研究。有许多判断错误,主要是法军总参谋部完全错误地估计了越南 *** 的实力、机动能力、火力以及越军指挥官的能力,而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炮战能力。如果投入足够的空军力量,尽管不一定能打赢这次战役,但法军至少能守住奠边府。
也许是作为北约成员国,对北约负有义务,法国很难向印度支那提供数量充足的飞机,尤其是重型轰炸机。美国本来可以在不大规模卷入的条件下改变双方的军力对比,但它拒绝提供空中补给支援。最后一个原因是,法军在战役中没有总体指挥。纳瓦尔、科尼、法伊、卡斯特里和朗格莱都只注重战术问题。更糟糕的是,纳瓦尔和科尼关系很僵,已经达到相互仇视的程度。
以上是战役失败的大体原因。具体从战役本身来看,后勤保障无疑是决定性的因素,在这方面越盟显然占绝对优势。除了部分食品(越盟士兵靠大米、扁豆和干鱼度日)和后来法方空投落入越南人手中的物资之外,越盟在战役中所需要的物资均由中国提供。运送这些物资的路线很难确定,因为途径太多,太复杂。第二次越战以前,中国昆明有铁路通往印度支那的边城老街,但没有资料表明物资靠火车运往越南。物资很可能是经从蒙自到曼耗以及从凯华富(音译)到班巴的道路,从老街、高平甚至谅山地区进入越南境内,然后由土路运往奠边府。到1954年3月,越南人修筑了莱州至奠边府的初级公路,为运输来自老街方向的物资提供了方便。
运输物资
通过这些国内和国外道路以及丛林小道,漫长的脚夫运输队艰难地将弹药给养运往战区,一个师一个师的部队也通过这些道路抵达前线。法国海空军飞行员直到围攻战结束前还冒险去破坏这一条条运输线,但很少成功。道路一旦遭到破坏,越方工兵就很快修复,或者绕道而行。红河上的桥梁和军需供应点均得到良好保护,要接近这些目标和主要道路,飞行员要冲过密集的高射炮火构成的“死亡走廊”。越军的物资运输及部队机动尽可能在夜间进行。但即使在白天也难以对他们进行空袭。越南人在伪装方面不学自会,弹药库、行军纵队、火炮阵地被丛林掩蔽得滴水不漏,他们的无烟炉在做饭时不会暴露目标。这些是阻碍法军成功地进行遮断袭击的因素。
武元甲后勤补给系统的主力是成千上万名承担接力运输任务的脚夫。他们是招募来的农民,往往自带粮食。靠手提肩挑来保障部队的供应根本不可能,因此,他们采用经过改装的自行车。越军从1951年起一直采用“标致牌”自行车。这种车车座被拆掉,车架用木制撑架加固,车龙头用竹杆加长,以便载重物时把握方向。改装后的自行车可运载重达450磅的零散物资(一般情况下每人只能携带45磅重的东西)。只要天气晴朗,这种车便可灵活地在丛林小路上运行。因此,如果武元甲拥有5万辆自行车,就等于他的运输队一次可以运送约1万吨左右的弹药、武器配件、汽油和食品。
战役的最后一个月里,雨季来临,自行车运输变得异常困难(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可是,那时越南人已有了600辆2.5吨的俄式莫洛托夫卡车 [ 扫校者注:即解放卡车 ] 在土路或公路上行驶。负责公路保养的是一支庞大的苦力劳动大军。纳瓦尔曾指望这些道路雨季时无法使用,从而使越盟的后勤保障象他自己的那样发生困难,但事实与此相反。更糟的是,低云层还在相当程度上保护了越盟运输队免遭法军飞机的袭击,同时也严重妨碍了法军准确地空投物资。
如上所述,越盟后勤系统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工。而法军的供给则完全依靠空中支援。越盟需要多少民工即可征用多少,而法军飞机的数量从未得到满足。简言之,这就是法军战败的原因。
如果纳瓦尔在战役前几周预储充足的给养,他后来的日子要好过得多。武元甲用高超的指挥才能迫使纳瓦尔违反他自己宣布的政策,使他耗尽人力物力为其机动小分队建立空降场,企图挫败越盟对老挝和湄公河流域地区的进攻。为完成此任务,法军运输指挥部耗尽了全部物资储备。
奠边府围攻战中,法军至多拥有100架运输机和50架轰炸机(B-26),但机组人员缺编。然而从战役开始的之一天至结束的最后一天,法空军冒着37毫米高炮的准确炮火的袭击,共出动了1629架次,损伤相当严重。法军承认损失了23架飞机。法军也缺少地勤人员。如果飞机得不到维修,美国人就不愿提供更多的飞机。最后,美国确实提供了1200名地勤人员,从而改善了法军补给状况,但这远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在战役开始后的一段时间里,“达科他”式飞机还能够着陆,守卫奠边府的部队每日150吨的更低食品需求量还可以得到满足。改为空投之后,情况变得异常严峻。4月有两次空投的记录为217吨和229吨,但通常的记录都远低于更低需求量。行政参谋人员还有另外两个难题。其一,在安排药品、弹药、增援部队和食品的空投顺序时,食品往往置于最后一项。这意味着削弱战斗力,因为士兵有时的食品仅够维持生命。其二,食品本身也有问题,因为欧洲人能接受的营养食品, *** 教徒不能容忍,非洲人和越南人也受不了。他们所需的食品品种不同。
法国海军飞行员出色地对付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和危险的处境。直到战役的最后一刻,援兵和物资还不分昼夜地被空投到日渐缩小的防区内。宝贵的物资落入敌人手中不可避免,但这很少是飞行员的过失,而是冲突升级中必须承担的风险。这种使冲突升级的决策在战役初期即大错特错,它无疑是导致最终失败的决定性因素。
结果分析
在讨论这场战役的过程中,导致失败或胜利的许多因素都已分析了。在奠边府围攻战中,决定战役胜负的因素有三个,这三个因素中的一个因素即补给问题,我们还从未在以前的各章中正式谈过,尽管在华沙战役和博罗季诺战役中,补给问题已成为虽不关键但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法国人没有可靠手段向其基地不断提供援军、弹药、食品和医疗保障。而越盟则相反,除医疗保障外(他们并没因此产生太多困难),他们靠严密的组织和强壮的劳工,出色地解决了后勤保障问题。不给后勤保障以应有的重视,肯定要打败仗。
另外,还有两个错误导致法国人的失败。正如英国在伊散德尔瓦纳战役中的情况一样,他们低估了反抗他们的当地军队的力量和能力,并且在没有明确的指挥体系的情况下进行作战。这两种错误都是致命的。但在奠边府围攻战中,这两个问题与防御部队得不到可靠的后勤保障的严重失误相比,则处于次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