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四海的康熙,为何要让曹雪芹父辈发卖人参?
康熙素有“圣主贤君”的名声,跟他那位寡恩薄情的儿子雍正相比,无论是在当朝臣工或是后世人眼里,都是为仁慈宽厚的君主。可是,诸君有所不知,史料中有一段康熙着曹雪芹祖父曹寅等人替他卖人参的公案,颇能窥见康熙精于算计的真实性情。
读过《红楼梦》的人对一副药“人参养荣丸”都不陌生,小说中王夫人为了找二两上等人参给凤姐配“养荣丸”,阖家翻遍只找到几枝簪子粗细的次品,好容易从贾母处翻出一包“手指粗细”的老参,偏偏又因年代久远失去药性。愁得王夫人要在外面买去,幸亏薛宝钗让家里铺子的伙计找到二两“原枝好参”,才解了王夫人的燃眉之急。
在小说中把王夫人都难住的人参,要30两银子一两。艺术来源于生活,钟鸣鼎食的簪缨世家贾府,想要找二两上等人参都要急得跳脚,对于清朝的寻常百姓而言,人参更是金贵有如仙丹。每两人参30两银子是康熙、雍正年间的价码,待到乾隆年间涨了5、6倍,到嘉庆年间竟然涨到每两人参300两银。嘉庆年间,有位叫赵翼的官员替生病的儿子花了300两银购得人参一两,还是次等货。为此,他专门做了一首《人参诗》,以作纪念。
人参虽然是名贵药材,为什么在清一朝人参稀罕至此,到了一参难求的地步?原来,野生人参只产于东本深山老林,清朝从东北入关之后,怕人挖坏“龙兴之地”,禁止百姓出关挖人参。市面上的人参稀少,官员百姓都难享受到。但是皇家例外,“禁挖令”只是针对臣民的,皇家派人进山挖到的人参,都藏在皇帝的“库府”里面。
[page]康熙对他库府里的宝贝人参看得非常紧,宫中哪怕要动用一两人参都必须要经过他御笔亲批。为什么呢?康熙这个当时天下更大的人参“囤积商”,算盘早就打得啪啪响了。
康熙五十六年,曹雪芹祖父曹寅早已去世,接替江宁织造职位的是曹頫。堂堂的“圣主贤君”康熙爷,居然去信询问貂皮、人参在南方有无市场。曹寅是康熙的奶兄弟、自小的伴读,康熙对曹家很是信任。尽管曹寅和曹禺都已经去世,曹家依旧是康熙的心腹。要办一些私密事,肯定是找曹家。曹頫赶紧如实禀告,貂皮在南方没什么市场,人参却是“购买者多,确是有利。”康熙闻之,心花怒放,随即示意内务府将“连同芦须之人参一千零二十四斤十两五钱”交给曹頫、李煦、孙成文等三个在江宁织造任上的官员去发卖。
这一千多斤人参可像是香饽饽一样,一到江南就抢售一空,一共卖了二万九千六百十三两余银子。这笔横财自然是收归康熙的内库,不过巨额银款长途运送到京城,不仅会有损耗还会花费脚钱。为了省这笔运费,康熙又钻了一回国家的空子。他下旨将这笔银两交给当地国库,用来抵销户部拨给地方的经费,再由户部把等价银两直接缴纳“内库”。康熙的精刮算盘,真是打到了家。人参买卖几乎被皇家垄断不说,就连运送开支都用国家机器周转省了。坐在九五至尊龙座上的康熙,奸巧利滑可是不输给任何商人。
所以说,人性是复杂的,历史人物也是多面的。从一桩卖人参的公案就可以看出来,更低限度,康熙是爱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