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中国历史上哪一位女人一生中曾三次垂帘听政

中国历史5年前 (2019-11-17)80

东晋史上有个传奇女人。她天生丽质,雍容华贵,然而命运总是跟她开着残忍的玩笑。从她做皇后开始,一生经历了六位皇帝。

她年纪轻轻守寡之后,一心想退到深宫之中,吃斋念佛,让纷繁复杂的政治离她远点,再远点。然而皇帝接连死去,让她不得不三次走到前台,垂帘听政;每次还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母亲、婶婶、堂嫂;每次还要和居心叵测的男人们过招交手,维持着风雨飘摇的东晋王朝。

这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她就是褚(chǔ)蒜子。

中国历史上哪一位女人一生中曾三次垂帘听政

*** 配图

她意外当上了皇后

褚蒜子,是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世代为官,是东汉以来的名门望族,祖父曾任武昌太守。她从小貌美如花,大方优雅。成帝司马衍听说了她的名声,把她选进宫,做了弟弟司马岳的妃子。

司马衍临死前,意外地传位给弟弟司马岳。她也就意外地当上了皇后,这一年她才19岁。

皇后的新装没有穿多久,很快换上了丧服。

仅过了两年多,也就是344年,23岁的司马岳也死了,儿子司马聃即位,她被晋升为皇太后,之一次临朝称制。

345年正月初一,22岁的褚蒜子抱着3岁的司马聃接受百官朝贺,改年号为永和。东晋进入“女皇”统治时期。

由于她的一步登天,几个男人也跟着成了耀眼的“明星”。

国丈低调有三大“绝招”

之一个是她的父亲褚裒(póu)。

褚裒字季野,童年时曾到庾亮家里,庾亮让郭璞给他算命。卦象一成,郭璞脸色变了,庾亮问:有不祥的事吗?

郭璞说:这不是普通人臣的卦象,20年以后,我的话才能应验。

等到褚蒜子做了皇后,他果然身居高位,恰好是20多年以后。

有这么一个有出息的女儿,别人都羡慕得不行,老爸可以威风八面、颐指气使了,要多爽就多爽。但褚裒却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他知道处在几大家族的斗争漩涡中,说不定哪天睡梦中脑袋就掉了。所以一直“夹着尾巴做人”,他低调有三大绝招:

之一:时时警告自己“闭嘴”。

他其实本来名气就很大,说话也不多。没有成为国丈前,一次到吴郡(今苏州),参加地方豪强们的聚会。“地头蛇”们没有认出他,招待非常冷淡。他喝完茶后,站起来慢慢举手施礼说:“褚季野”。在座的人一听大惊失色,羞愧四散。

中国历史上哪一位女人一生中曾三次垂帘听政

*** 配图

成为国丈后,几乎就变成一个哑巴了。

桓彝评价他:“季野有皮里春秋。”意思是他凡事都不露声色,对人的优劣高低、事情的是是非非,不轻易做表态,实际上心里敞亮得很。

谢安评价:他虽然口里不说,可是心里像一年四季的气象,样样都有。(“裒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矣。”)

第二:不肯在中央做官,坚持到地方上去。

褚蒜子做皇后时,征召褚裒入朝任侍中、尚书,但他不同意。苦苦请求到外地做官,于是出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顶替王羲之)。

过了一年,朝廷又把他调到了中央,任卫将军、领中书令。

司马岳得病不久,褚裒又突然请求外调,不肯留在中央,朝廷任命他为左将军、兖州刺史等职务,镇守金城(今句容北面)。

这可能是他一贯的风格,也可能司马岳的死有骇人听闻的内幕,而他知道了。意识到建康刀光剑影,实在太凶险了。

等到何充从京口调到中央的时候,何充非常感谢褚蒜子,投桃报李,上书称褚裒应当做“国务院总理”。

褚裒死活不同意,反反复复地推辞。褚蒜子拿父亲也没有办法,又改任他徐、衮两州刺史等职务,镇守京口。

第三招:从不张扬。

褚裒虽然身为省级高官,但一直把自己当作普通公务员。老百姓经常看到一个老头子带着几个童仆上山砍柴,一打听才知道是褚裒。

他每次入朝,见到女儿都规规矩矩地执人臣之礼。只有私下见面,才让褚蒜子喊他父亲。

谢氏的老祖宗是姜太公

第二个人是她的舅舅谢尚。

东晋有“王、谢”家族,但谢氏家族的发迹要远远落后于王氏家族。

先来简单说说谢氏的来历。谢氏是姜尚(姜子牙)的后裔。

姜尚的幼儿叫姜佐,被封于申(今河南省南阳市)。有个后人叫姜诚,被封到谢邑(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谢营村),姜诚也改姓谢,成为谢氏的始祖。

后代中有一支生活在陈郡阳夏县谢家堂村(今河南省太康县老冢镇谢家堂村),这一般被认为是江南谢氏的源头。

但一直以来,官位都不是太高。到了西晋,一个人叫谢衡,为太子少傅,才算进入中央政界。和王家简直天地之别。

谢衡有三个儿子:谢鲲、谢裒、谢广。

谢鲲,曾任王敦的幕僚,前面已经提到过(第87篇)。真正发迹就是从他开始的。虽然只做到太守,也就是市级干部,但是他有个女儿叫谢真石。嫁给了褚裒,生的女儿就是褚蒜子。

谢鲲还有一个儿子叫谢尚(第120篇提到)。那么按照辈份来说,褚蒜子是他的外甥女,他是褚蒜子的舅舅。

他任过建武将军、历阳太守,江夏相等,属于市级干部。庾翼镇守在武昌,谢尚经常到他那里去。曾经和庾翼一起练习射箭,庾翼说:你如果射中箭靶,我就把我的鼓吹赠送给你。

谢尚应声拉弓,箭中靶心,庾翼当即把鼓吹送给了他。

344年,褚蒜子做了太后以后,谢尚自然也是水涨船高,任豫州刺史、督扬州六郡诸军事,镇守历阳。正式步入了省级高官。

从此,豫州就成了谢家的大本营,虽然谢氏家族还没有进入鼎盛期,但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

中国历史上哪一位女人一生中曾三次垂帘听政

*** 配图

其他谢氏的名人

谢裒有6个儿子,分别为谢奕、谢据、谢安、谢万、谢石、谢铁。

谢奕,后来任桓温的司马。他有个女儿,就是大名鼎鼎的谢道韫。还有个儿子叫谢玄,淝水之战主将之一。有个后代叫谢灵运。

其他有名的就是谢万、谢安、谢石。

谢广的后代不详。

总体而言,谢家此时只是有点名气的配角,在“二流明星”的位置上混了许多年。因为另一个家族迅速崛起,而且只依靠一个人的力量。他实在是个大力士,此后东晋的几十年都是他的天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911/284214.html

“中国历史上哪一位女人一生中曾三次垂帘听政”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乾隆恢复了张廷玉的名誉,是因为什么?

历史上乾隆恢复了张廷玉的名誉,是因为什么?

乾隆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中最长寿的皇帝,活了89岁,在位六十年,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先解释一下文章标题的“抄家”。正史记载,张廷玉没有被抄家,只是被勒令尽缴颁赐诸物。《清史稿。张廷玉传》载:“上以责廷玉,命尽缴历年颁赐诸物”,乾隆只是让张廷玉上缴赏赐之物,这跟抄家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但执...

张松:东汉末年刘璋部下,暗助刘备被刘璋斩杀

张松:东汉末年刘璋部下,暗助刘备被刘璋斩杀

张松(?-212年),字子乔(字永年为演义混淆,实为蜀中另一位名臣彭羕的字),蜀郡成都人,东汉末年刘璋部下。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安十三年(208年),张松为益州牧刘璋别驾从事,被派遣至曹操处而不为其所存录,因而怀怨恨。回蜀后,劝刘璋与曹操断绝关系,并说璋连好刘备;其...

三国时期袁术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称帝 最后为何迅速败亡

三国时期袁术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称帝 最后为何迅速败亡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三国时期,袁术为何敢率先称帝,称帝之后为何又迅速败亡?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众所周知,黄巾起义之后,汉室已经摇摇欲坠,群雄割据,诸侯并起是那个时代真实写照,而除了我们熟知的曹孙刘三家之外,还有两个诸侯在当时颇具影响力,就是袁绍,袁术兄弟二人,而袁术也是...

隆科多作为托孤大臣却被囚禁 害死隆科多真正的人是谁

隆科多作为托孤大臣却被囚禁 害死隆科多真正的人是谁

康熙唯一托孤大臣隆科多为何被圈禁,谁是真正害死他的人?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隆科多是佟国维的次子,不是电视里说的是他侄子,是清圣祖孝慈仁皇后之弟,也是大清朝被皇帝公开以舅舅称呼的唯一人。在康熙年间,佟国维为职中堂大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隆科多一...

曹操不计前嫌接纳张绣 张绣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曹操不计前嫌接纳张绣 张绣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对曹操不愧为枭雄,不计前嫌接纳杀子仇人张绣,多年后张绣下场凄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若说曹操一生最为后悔之事,因自己风流而害死长子曹昂,绝对算是其中之一。然而,张绣作为杀死曹昂的罪魁祸首,数年后当张绣再次投降,曹操不仅丝毫未提报仇之事,甚至表现得相当热情,这又是为什...

有哪些与卢多逊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卢多逊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卢多逊(934年―985年),怀州河内人,北宋初期宰相。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卢多逊博涉经史,喜任术数,于后周显德年间进士,授秘书郎、集贤校理,迁左拾遗、集贤殿修撰。北宋初,擢知制诰。屡知贡举。乾德六年(968年)加史馆修撰、判馆事。开宝二年(969年),从征太原,知太原...

历史上吴国到底是如何灭亡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吴国到底是如何灭亡的?真相是什么?

吴国,是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春秋时期的最后大国之一,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吴王夫差在位22年,也算个有作为的一代皇帝,他带着吴国走了一趟过山车,由强盛走向衰败,最终成了吴国的末代之君。自古以来人们都将吴国的灭亡怪罪于他的贪色,也就是中了越国用绝世美女西施美人计,关于他们的故事可谓是家喻...

梅妃是什么人?她的一生有何故事?

梅妃是什么人?她的一生有何故事?

梅妃,唐代著名的宫廷舞蹈家,也是宣宗的宠妃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梅妃姓江,名采萍,福建莆田人氏。梅妃的父亲仲逊,世代为医。梅妃九岁时,能诵二南,对父亲说:“我虽是女子,当以此为志!”父亲大为奇怪, 便名之为采萍。开元年间,玄宗的近侍宦官高力士出使闽粤,发现了刚刚及笄的梅妃,...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