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元代历代帝王为什么没有陵墓?难道试丧葬习俗

历史文化5年前 (2019-11-21)250

明朝叶子奇《草木子》中记载:元朝皇帝驾山崩,“用啰木两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箍两头、中间)”。然后,掘深沟一道埋葬,“以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于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

元代历代帝王为什么没有陵墓?难道试丧葬习俗

*** 配图

当年成吉思汗去世,就是采用了这种方式下葬。南宋文人的笔记记载,成吉思汗在宁夏病逝后,其遗体被运往漠北肯特山下某处,在地表挖深坑密葬。其遗体存放在一个将大树中间掏空做成的独木棺里。独木棺下葬后,土回填,然后“万马踏平”。为了不让外人看出曾经动土的痕迹,“万马踏平”后,还要用帐篷将周围地区全部围起来,待到墓葬地面上的青草长出,与周围的青草无异,才将帐篷撤走,这样墓葬的地点就不会泄露了。

*** 工作完成后,蒙古人在墓葬地表杀死一头小骆驼,这时,陪伴这头小骆驼前来的母骆驼就会十分悲痛地号叫,并且记住这个地点。第二年来祭祀的时候,把这头母骆驼牵来,在杀死小骆驼的地点,母骆驼就会悲痛地流泪。这样,前来祭祀的人就能找到墓葬的确切地点。蒙古民族是一个有智慧的民族,他们建立当时世界上更大的国家绝对不是光靠着武力,也同样依靠着很高的智慧。依靠骆驼寻找祖宗坟墓的说法,是建立在封建时代汉族统治者对蒙古民族的歧视和排斥的基础上的荒谬论调。骆驼是一种牲畜,它的寿命不会比人的寿命更长,依靠骆驼寻找坟墓的说法并不可信。

元代历代帝王为什么没有陵墓?难道试丧葬习俗

*** 配图

元朝建立以前,蒙古人有自己独特的丧葬习俗,其特点是薄葬简丧。蒙古人是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们没有固定的居所,生活方式比较简单实用。特别是在蒙古人大举扩张的战争年代,丧葬仪式尤其简单。

下葬时,他们让死者坐在一顶生前用的帐幕中央,边上围着祭祀的人进行祷告,随葬的有马匹、弓箭和摆放着肉乳的桌子,最后放入土中。目的是死者到另一个世界上生活时,有帐幕住,有马骑,有肉乳吃。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实行汉法,也渐渐受到 *** 丧葬习俗的熏染,开始用棺木入葬,但所用棺木与 *** 不同。死者入殓后,两块棺木合在一起,又成为一棵圆木,然后“以铁条钉合之”。尽管入主中原,蒙古人入殓仍然俭朴如初,寿衣大多就是平时穿的衣服,随葬的器物也会比较少,大部分是死者生前喜好的武器,如弓箭、刀剑一类的东西。

而元朝皇族,特别是皇帝死后和一般的皇族及贵族稍有不同,皇帝死后首先是要有一个下葬的仪式,随葬品也要多一些,只是在皇帝下葬时不得有汉族官员参加,也不会在地面上建设大规模的建筑物,不设功德牌坊和墓碑,一切看起来都很简单。另外为了不留下可以让盗墓贼发现的线索和痕迹,元朝在皇帝下葬地点上的史书记载也少得可怜,以至于让人感到元朝不存在皇帝陵墓。

元代历代帝王为什么没有陵墓?难道试丧葬习俗

*** 配图

元朝皇帝忽必烈在位期间,为自己也为后代子孙找出了陵墓不被盗掘的 *** ,为此他对于元朝皇帝陵墓做出了周密的安排:选择一个人口稀少的风水宝地作为陵寝的埋葬地,然后将当地的所有人口进行迁移,让这个地方变成无人知晓的空白地。下葬时,不允许汉族官员参加元朝皇帝的送葬仪式和到达下葬地点;皇帝去世后,对外宣称皇帝遗体运回漠北进行安葬,并且在历史的记录中加以记载,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让盗墓贼无法下手;陵墓不做过多的建筑,不设置过多的随葬品,不设置墓碑,使得皇陵外表看起来和普通的墓葬没有区别;在记录皇陵时只记录蒙古贵族和皇族清楚的地名,让外人很难察觉一切都是精心策划的骗局。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911/284980.html

“元代历代帝王为什么没有陵墓?难道试丧葬习俗” 的相关文章

古代王朝是如何选拔宫女的 入宫生活又是什么样的

古代王朝是如何选拔宫女的 入宫生活又是什么样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历朝历代是如何选拔宫女的?宫女入宫后的生活又是如何?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宫女,主要指在宫中供役使的女子。作为皇权社会的产物,宫女在古代皇宫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唐玄宗时期曾一度达到四万余人。那么,数量庞大的宫女又是如何被选入宫中的呢?宫女的日常...

康熙是看上乾隆才传位给雍正的吗 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

康熙是看上乾隆才传位给雍正的吗 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

对历史上是康熙帝先看上乾隆,才传位给雍正的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正史、野史及电视剧里都说康熙是因为喜欢乾隆才传位给雍正的,真实的情况是这样吗?也许恰恰相反,应该是先看好雍正才看好乾隆的。有什么证据吗?举一个例子就行了,废太子胤礽的儿子弘皙从小就一直被康熙带在身边...

晏殊:北宋宰相、文学家,其以词著于文坛,风格含蓄婉丽

晏殊:北宋宰相、文学家,其以词著于文坛,风格含蓄婉丽

晏殊(别名晏元献,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晏殊14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兵部尚书。其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

三国曹魏五子良将,按武功应该怎么排名?

三国曹魏五子良将,按武功应该怎么排名?

所谓乱世出英雄。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如果是按照三国演义,乐进的武功低于张辽张郃徐晃,高于于禁,排第四。如果是按照三国志,估计乐进的武功可能只低于张辽,高于张郃徐晃和于禁,至少排第二,甚至有可能排第一。先看三国演义,三国演义里面乐进的单挑场面不多,展示过不错的箭术,先后射杀过吕...

在文学方面,王粲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在文学方面,王粲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东汉末年文学家、官员,“建安七子”之一,太尉王龚曾孙、司空王畅之孙。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粲自少即有才名,为学者蔡邕所赏识。司徒想征辟他为黄门侍郎,王粲因为长安局势混乱,没有赴任,选择南下依附荆州牧刘表,但未受到刘...

历史上真实的太史慈是什么样的?一生为何不被重用

历史上真实的太史慈是什么样的?一生为何不被重用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君视我如众人,我视君如寇仇。太史慈在三国里的戏份似乎并不是特别多,《三国演义》也基本还原了太史慈的生平,不过把他死的时间拖后了两年。然而,真实历史上的太史慈,却享有很高的评价:孙策:太史子义,青州名士,以信义为...

历史上真实的孙坚是个什么样的人?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上真实的孙坚是个什么样的人?都经历了什么?

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孙武的后代。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熟悉历史的朋友,大概都知道秦始皇的传国玉玺是在五代十国时,唐末帝李从珂手里弄丢的,北宋以后出现的传国玺大概率都是“西贝货”,那真玉玺到底上哪去了呢?唐末帝自焚而死,其遗骸都被石敬瑭给找了出来,而坚...

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曹植,字子建,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