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努尔哈赤是怎么做到让八旗军的战力陡增的?

中国历史5年前 (2019-11-29)140

女真人之所以形成巨大的战争能力,因为组织性强。组织性强弱取决于大酋长的权威度,权威越大组织力度越大。

努尔哈赤是怎么做到让八旗军的战力陡增的?

*** 配图

大酋长们的权威越大其强制性的权力越大,形成了“汗”这个更高首领就更显其强制性权力的巨大。此时构成对他威胁的不是部众,因为部众已经没有权力、能力与之辩驳长短,能与之抗衡的是与其拥有同等势力的其他汗王。

大酋长们对下形成强制权力,就是出现“汗”这个强制权力更高点,出现时间当在嘉靖年间,前此开始了强制权力与军事民主矛盾的激烈冲突,反复冲突的过程不断加强汗王的权威。

从史实上看女真汗王在对部众的约束力上一个比一个更强。嘉靖八年三月,建州卫酋长李沙乙豆约束部众不许侵犯朝鲜时,靠将犯者捕送朝鲜的办法,因为他没有权力处死这些人。“在前朝廷常厚赏我功,故我亦尽情为之,如末应山、阿欹伊等皆已捉送矣”(《李朝中宗实录》卷65癸丑条)。万历二十四年二月,李朝官员陪同明朝官员走进努尔哈赤的汗王城,努尔哈赤组织了欢迎的仪式:“忽忽领骑兵二百候于道旁,老乙可赤副将领骑兵三千余名整立道下,或带弓矢或持枪杖,部军六千余名成三行列立。相公进迫阵前,有一骑不意高声,骑军整立不动,而相公一行及我国人等惊慌失色,胡人拍手大笑”。努尔哈赤的军队管理得如此规整令李朝官员胆战心惊。

努尔哈赤的军队之所以如此严整,在于平时的训练管理。不仅经常“聚兵”、“习阵”,而且还要“点阅战骑,瘦瘠者决杖,后屠杀牛羊犒军,老酋面目亲自目观云云”(《李朝宣祖实录》卷72丙寅条,卷87壬戌条)。不但治军有法,而且战阵上指挥有方督军更严。万历四十年二月,“奴酋则有节制,一步不得退,非忽部之比,岂闻炮声而退乎。后忽部竟并于奴胡,西虏始大”。

努尔哈赤的军队分作前锋、马队等各个部分,各司其责,临战状态下谁不尽责就立地处死。如前锋,都披重铠冒敌人箭射刀砍,身后才是善射的弓箭手,不管敌人的反攻多么猛烈,没有指令前锋不能退后一步,必须继续前进,否则统领前锋的人就砍死敢停步不前的人。前锋就是敢死队,缺一个立即补上一个,努尔哈赤建立起来的纪律铸就了无往不胜的军队。

努尔哈赤是怎么做到让八旗军的战力陡增的?

*** 配图

在女真各部互相兼并的过程中,不仅较量首领们的智慧,还较量对军队的管理训练,在战场上就体现在谁的约束力强谁的战斗力就强,谁就能战胜对方,努尔哈赤比布占泰有更好的约束部众的办法,所以最终战胜布占泰而兼并兀拉部。

酋长对部众约束越严,在战争过程中越显战斗力。而酋长一旦抓到了约束部众的权力就决不会放松,哪怕在非战争的时候,这样部众必然产生对抗情绪。万历四十二年六月,“此贼自丁未年到处战胜,使得炽大。然渠大兴土木之役,故其军丁怨苦,皆思逃避云”。“老酋麾下勇壮百余名四散逃走,老酋设伏于忽酋要路,使不得通路云。”(《李朝光海君日记》卷50辛未条2,卷79丙午条,卷42丁亥条)

努尔哈赤的权力靠兵威,以兵威夺取了一切。“奴酋本性凶恶,聚财服人皆以兵威胁之,人人欲食其肉,怨苦盈路,所待者天降其罚,……曾所胁从诸酋亦内怀二心,外示从顺……”努尔哈赤的权威已经涨到了众人敢怒却不敢言的地步。相比之下前此也是身为大酋长的李满住却对部众没有那么大的约束力。例如,对于部众侵犯朝鲜,李满住没有有效的惩治办法,只有在侦知准确情况以后,派人通报李朝,李朝派军队剿杀,李满住答应也派军协助,如此而已。但是努尔哈赤不同,他说:“前日童海老冒入朝鲜之境,同类之胡多至二十七名被杀”,而对于逃回人“家口并为捉来炊饭汲水定罚”,努尔哈赤对朝鲜官员表示:“今后犯于朝鲜城底,朝鲜不为射杀而捉送,我极法斩之”。(《李朝光海君日记》卷21辛酉条,卷69戊子条)因此他可以理直气壮地对朝鲜说:“俺管事后十三年不敢冒犯”。(《李朝宣祖实录》卷73甲申条)

由于权威的增长,个人意志必然受到伤害,在努尔哈赤的王国里,出现了“逃人”这个概念,努尔哈赤最憎恨逃跑,在他的刑罚中,惩罚逃人用了最重的极刑,如对一个逃跑的女奴,捉到 *** 后杀掉。他的军队除戍边外还有一个职责就是看护和捕捉逃人。皇太极时期更制定了“逃人法”。

努尔哈赤是怎么做到让八旗军的战力陡增的?

*** 配图

这一切都说明随着权威的增长,逼出了反抗强迫的被动手段——逃跑。努尔哈赤的一个将领曾经气愤地放火烧掉了自己的家;被皇太极迫害入监的阿敏叹息自己不应该做人,应该像草、木、石那样自由地存在。

纵观明代女真人的战斗力呈现着快速增长的趋势,其中原因有两个:一是钢铁的武装;二是权威制度的成长。钢铁制成的刀剑弓矢盔甲武装了战斗员,使他们握有更坚硬更有穿透力的武器,穿上了比同树木山石一样掩身的盔甲,能够离开了传统的木石掩体,与敌人打交手仗,走出山林打平原仗,使他们在战斗中从被动转为主动。权威制度使他们能够互相联合分工协作,有指挥有步骤,筑坚城行远路,实现了大兵团打大仗的作战目标,使他们的武装职业化,成为政治势力。在此基础上女真人强大起来,并且奠定了迈进人类文明的门槛——形成国家制度的基础。清帝国的建立:迈进了人类文明的门槛——形成国家制度的基础。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11/286249.html

“努尔哈赤是怎么做到让八旗军的战力陡增的?” 的相关文章

姜维当初拥兵十万军队 姜维为何守不住蜀汉

姜维当初拥兵十万军队 姜维为何守不住蜀汉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姜维拥兵10万,为何守不住刘备的半壁江山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随着诸葛亮的去世,北伐撤兵,魏蜀两国的均衡似乎要被打破,蜀国似乎已难以匹敌魏国,事实并非如此!姜维拥兵10万,却守不住刘备的半壁江山,问题出在哪儿?姜维北伐是否耗尽了国库?回答是否定的。...

明朝时期的太子那么多 朱标为何是权力最大的太子

明朝时期的太子那么多 朱标为何是权力最大的太子

对朱标为什么被称为权力最大的太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太子是个危险职业,权力太大会引发皇帝的忌惮。明朝太子朱标却是个例外,虽然朱元璋心狠手辣,杀了半个朝堂的人,但他对朱标宠溺无比,赋予了他真正的天子权力,而且唯恐给的权力不够,大明最有能力的功勋都给了他。在历...

历史上张良是个什么样的人?品性如何?

历史上张良是个什么样的人?品性如何?

作为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谋士之一,很多人都知道张良的事迹,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张良,字子房,汉初三杰之一,智慧的化身。懂得功成身退,是汉初三杰唯一独善其身的,没有受到猜疑迫害。刘邦称赞他“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后世评价颇高,被...

孝庄遗嘱让康熙37年不肯下葬 上面到底写了什么

孝庄遗嘱让康熙37年不肯下葬 上面到底写了什么

对康熙为何将孝庄停尸37年不肯下葬?她的“遗嘱”究竟写了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孝庄秘史》这部影视剧,同时也在其他的一些清朝的宫廷剧中了解到孝庄太后这个人物,不得不承认,她可谓是清王朝一位传奇人物,先后辅佐了两位帝王管理清朝的江山基业,别看在表...

赤壁之战中曹操的船是谁烧的 周瑜还是自己

赤壁之战中曹操的船是谁烧的 周瑜还是自己

对赤壁之战中,曹操的水师战船,到底是周瑜烧的,还是他自己烧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赤壁之战是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之一。当然,很多人对这场战役的了解可能还是来自于《三国演义》。而在演义中,罗贯中也是花费了大量笔墨描述了赤壁之战:先是黄盖和周瑜演了一...

乾隆为何要举行千叟宴?之后都发生了什么?

乾隆为何要举行千叟宴?之后都发生了什么?

乾隆,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清朝第六位皇帝,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到“千叟宴”,一定要说清朝康熙皇帝。为了体现仁孝天下,更为了笼络人心,巩固自己的统治,康熙皇帝干了一件事:宴请65岁以上的老人。时值康熙六十大寿,他突发奇想,为了与民同庆,他与众大...

吕乂:三国时期蜀汉官员,生活俭朴,以清明能干著称

吕乂:三国时期蜀汉官员,生活俭朴,以清明能干著称

吕乂(?-251年),字季阳,荆州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吕乂出身南阳吕氏,自幼丧父,喜好读书弹琴。初任典曹都尉,管理盐税,迁绵竹县令,政绩卓著,拜巴西太守。诸葛亮北伐中原,以为汉中太守,督促农事,供应兵员军需粮草。诸葛亮死后,累迁蜀郡太守。后来...

项羽死后刘邦为什么会大哭 刘邦此举有什么用意

项羽死后刘邦为什么会大哭 刘邦此举有什么用意

还不知道:项羽自刎后,刘邦却为他大哭不已,到底是惜英雄,还是收买人心?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202年,项羽在乌江遭围堵,遇到旧时吕马童,说道:“我听说刘邦重金悬赏我的脑袋,你是故友,我便送你了!”说罢,自刎而死。但奇怪的是,一心希望项羽死的刘邦,却哭了起来。...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