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武将出身的薛平贵身世之谜究竟是怎样的

中国历史5年前 (2019-12-11)150

电视剧《薛平贵与王宝钏》的热播,让观众对薛平贵是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薛平贵和薛仁贵的经历比较相似,所以很多网友误把薛平贵当做薛仁贵。了解薛平贵和薛仁贵的生平经历便会发现,薛平贵和薛仁贵不是一个人,虽然两人都是武将,但是两人的生平经历相差甚远。《旧唐书》和《新唐书》中都记载了薛仁贵的出身以及薛仁贵的生平经历,那么薛平贵是谁呢?

武将出身的薛平贵身世之谜究竟是怎样的

图片来源于 ***

相传薛平贵是民间传说中唐朝时期的人物。薛平贵出身贫寒,在宰相王允家做苦工时,和王允的三女儿王宝钏暗生情愫。王宝钏抛绣球选亲时,将薛平贵择为夫婿。为了给王宝钏一个优渥的生活环境,薛平贵跟随军队从军作战。勇猛善战的薛平贵立下赫赫战功,成为军中小有名气的一位人物。后来,西凉国国王将公主许配给薛平贵,并让他继承西凉国国王之位。

众所周知,薛平贵和王宝钏是民间传说故事,两人坚贞不渝的感情,满足了历代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向往。时至今日,薛平贵和王宝钏的故事依然身后民间百姓的喜爱。虽然无法准确地知道薛平贵是谁,薛平贵是哪里人,但是我们能够知道“薛平贵”形成的原因。大约在唐宋之际,就已经出现了薛平贵、王宝钏的故事。有学者认为,薛平贵与王宝钏的故事是薛仁贵与迎春故事的演变。所以,在《汾河湾》中,就已经出现了薛平贵的影子。

薛平贵是谁的儿子

随着电视剧《薛平贵与王宝钏》的热播,剧中薛平贵一角受到了广泛关注。查阅了大量历史书籍,都没有找到薛平贵是谁的儿子,薛平贵的家乡在哪里。事实上,不知道薛平贵是谁的儿子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因为薛平贵和王宝钏的故事是一 *** 间传说。故事中的人物、情节,都是民间人杜撰出来的,根本无据可查。过去人都以为薛平贵是由唐朝武将薛仁贵演变而来的,经考察后,发现并非如此。

武将出身的薛平贵身世之谜究竟是怎样的

图片来源于 ***

薛平贵和王宝钏的故事,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则故事。众所周知,薛平贵出自京剧《武家坡》。值得一提的是,《武家坡》本是由秦腔借来的,里面还提到了西凉国,由此可见薛平贵的故事是西北边疆的产物。如今,西安武家坡还保存着王宝钏寒窑。作为一个古迹,相关单位已经修葺并对外开放,寒窑中塑有薛平贵、王宝钏以及红鬃烈马的雕塑。从故事的起源来看,薛平贵是虚拟人物,所以薛平贵是谁的儿子,我们也无从考证。

2012年,电视剧《薛平贵与王宝钏》播出,为了让故事充满戏剧冲突和趣味性。编剧和导演将薛平贵设置成为了太子,即刘妃与唐宣宗的儿子。刘妃产子一事引来了俞妃的嫉妒,趁唐宣宗外出时,俞妃想要加害刘妃和皇子。刘妃得知后,让太监薛兴将太子抱出宫去。薛兴躲避追杀时,将太子交给薛浩抚养。这位太子从此薛姓,名平贵。

薛平贵是哪个朝代的

电视剧《薛平贵与王宝钏》着重讲述了薛平贵的生平经历,以及与王宝钏的爱情历程。那么,薛平贵是哪个朝代的呢?了解薛平贵的简介,便可得知薛平贵是哪个朝代的。相传,薛平贵是唐朝中期人物,因从军作战而成为了西凉国国王。由此可见,关于薛平贵的朝代争议,存在两点。一是说,薛平贵是唐朝中期人,另一说薛平贵是五胡十六国人。

武将出身的薛平贵身世之谜究竟是怎样的

图片来源于 ***

唐代中期一般指的是公元766年到公元835年之间。从薛平贵的服装和经历来看,薛平贵不像是唐朝中期人。在讲述薛平贵的故事时,都会提到他后来成为了西凉国国王。西凉国是五胡十六国的一个分支,了解史料得知,西凉国是 *** 李暠建立的。西凉国于公元400年建立,公元421年灭亡,期间经历了21年。以今天的地名来说,西凉国在甘肃酒泉一带。史书中记载了西凉国历代皇帝的详细资料,但是丝毫未涉及薛平贵。

所以,薛平贵到底是哪个朝代的,我们也无从得知。毕竟,薛平贵是一位虚拟人物,他的生平经历和出身,都是作者杜撰出来的。只知道薛平贵和王宝钏的爱情故事非常凄美感人。换句话说,薛平贵不是历史人物,所以史书上都没有关于薛平贵详细资料的记载和介绍。薛平贵和王宝钏的故事,满足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历年来,世人只重视爱情故事,而不会关心人物出处和朝代问题。

薛平贵 薛仁贵

薛平贵是戏剧中的人物,他和王宝钏坚贞不渝的爱情故事,感动了无数人。了解史料得知,薛仁贵是唐朝时期著名将领,曾在唐太宗、唐高宗时期为官。身为一代武将,薛仁贵立下很多战功,成为唐代历史上,著名的武将。单从名字来看,薛平贵、薛仁贵只差了一个字。那么,薛平贵、薛仁贵有关系吗?了解史料后得知,薛平贵和薛仁贵并没有任何联系。

武将出身的薛平贵身世之谜究竟是怎样的

图片来源于 ***

从某一方面来说,薛平贵和薛仁贵之间没有任何交集。薛仁贵是史书中的人物,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史书资料中,并没有薛平贵的相关介绍。由此可见,薛平贵是一位虚拟人物。相传,薛平贵是山西一个戏班以薛仁贵为原型杜撰出来的一个人物。在戏剧中,薛平贵是一位西凉国国王。而在历史中,薛仁贵是一位唐朝武将。从文学角度来看,薛平贵和薛仁贵都以武将的身份示人。历史上的薛仁贵率兵参加过多场战役,比如征讨过高句丽、吐蕃、契丹、回纥和突厥。

换句话说,唐朝周边稍有强大的势力范围,薛仁贵都会率兵征讨。值得一提的是,在薛仁贵军事生涯中,大多都以胜利而告终。历史上没有关于薛平贵的记载,只有关于薛平贵的民间传说和戏曲。因为薛平贵和王宝钏根本不是真实人物,所以,后来很多文学作品,都以薛平贵和王宝钏为原型而改编创作的,比如《武家坡》、《汾河湾》等故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912/288395.html

“武将出身的薛平贵身世之谜究竟是怎样的” 的相关文章

嘉庆为什么要扳倒和珅 嘉庆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嘉庆为什么要扳倒和珅 嘉庆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对嘉庆帝扳倒和珅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嘉庆四年,八十九岁的太上皇乾隆终于驾崩了,尸骨未寒之际家近地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他的宠臣和珅斩草除根。要知道在乾隆年间,和珅可是最受乾隆宠爱的,人,按理来说新帝上位不应该那么快的清理宠臣会遭人诟病,可为什么...

历史上赵国是如何灭亡的?郭开扮演着什么角色?

历史上赵国是如何灭亡的?郭开扮演着什么角色?

赵国,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秦袭邯郸岁月深,何人沾赠郭开金。廉颇还国李牧在,安得赵王为尔擒。(唐·周昙)郭开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大臣,为赵悼襄王与赵王迁倚重,但郭开为人卑劣,贪得无厌,因为私怨使得廉颇不被重用,又收受秦人贿赂害死名将李牧,使得赵国失...

吴匡:东汉末年大臣,演义中是如何描述的?

吴匡:东汉末年大臣,演义中是如何描述的?

吴匡(生卒年不详),兖州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人。东汉末年大臣,大将军何进部将,蜀汉将领吴班的父亲。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人物生平诛杀宦官吴匡是兖州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人,是大将军何进的部将。光熹元年(公元189年),汉灵帝死后,十常侍干预朝政...

在军事、政治等方面,赵云有哪些成就与贡献?

在军事、政治等方面,赵云有哪些成就与贡献?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他被刘备称作“一身是胆”,其“常胜将军”的形象被广为流传。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除了四处征战,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曹操死后曹丕即位后都做了什么 曹丕为何会英年早逝

曹操死后曹丕即位后都做了什么 曹丕为何会英年早逝

还不知道:曹操死后,曹丕究竟做了什么事?为什么活到40岁就英年早逝了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起曹操这个人物,后世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说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有胆识,也有人说他生活作风有问题,光是喜好美色也就算了,还尤其喜欢“别人家的妻子”,这实在是算不上什么...

韩信当初手握重兵 韩信为何没有造反

韩信当初手握重兵 韩信为何没有造反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手握重兵的韩信,为何不起兵反叛刘邦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至少有两次反叛刘邦的机会,第一次是刘邦跟项羽对峙于鸿沟之时,第二次是钟离昧逃到楚国之时,当时的韩信为楚王,第一次韩信压根就没有反叛的想法,只是想趁机从刘邦那里捞点好处。第二次的韩信是有那么点心...

朱高炽的弟弟敢争夺皇位 朱瞻基的弟弟们为何都很安分

朱高炽的弟弟敢争夺皇位 朱瞻基的弟弟们为何都很安分

还不知道:为什么朱高炽的弟弟敢夺位,而朱瞻基的九个弟弟皆安分?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很多网友看《大明风华》还以为朱高炽就朱瞻基一个儿子,张氏一个妃子,但是其实历史上,朱高炽有八个妃嫔,十个儿子。张氏是朱高炽的妻子,所生子女为嫡出,他为朱高炽生下了三个儿子,分别是朱...

樊於期逃亡到燕国之后 为什么差一点就成为了匈奴人

樊於期逃亡到燕国之后 为什么差一点就成为了匈奴人

对秦国将军樊於期,因战败逃亡到了燕国,为什么险些成为匈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前边谈到,韩、赵两国相继亡国,秦国大将王翦屯兵中山,兵锋遥指燕国。此情此境,燕国还能有什么对策呢?虽然有代王赵嘉盘踞代地,收拾赵国残余力量,和燕国迅速结成联盟,但这点实力并不足以跟秦国抗...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