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城托孤之后,诸葛亮为什么不夺权称帝?
公元223年,刘备举国伐吴失败后,退兵白帝城,一病不起。临终前托孤诸葛亮,说:“如果阿斗是当皇帝的料,那你就辅佐他,如果他不行,你就自己取而代之。”
刘备死后,诸葛亮的权势、威望达到顶峰,蜀汉内部诸葛亮一手掌控军政大权,上层刘禅还没有丝毫政治资本,完全不是诸葛亮的对手,而且诸葛亮还有刘备这个先帝临终前明确的遗诏,就算取而代之也名正言顺。为什么诸葛亮至死都没有夺权称帝的打算呢?
*** 配图
千百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吸引着史学家的目光,诸葛亮究竟是没有野心,还是另有隐情?
实际上,诸葛亮权力欲望很深,从他事必躬亲就能看得出来,喜欢亲自掌控权力,不容他人指染。在蜀汉政权内部,夺取李严的权,打击魏延,牢牢掌控蜀汉的军政大权。
有人还分析,诸葛亮一直极力推动北伐,就是想真正打造一番伟业,到时候以盖世之功登上皇帝宝座,那样就顺理成章,奈何多次北伐没有取得实际效果,诸葛亮的“野心”自然就沉寂下来。
根据后人看法,综合分析诸葛亮没有夺权称帝的原因,有以下五点:
1、文人造反几乎没有成功的先例
中国历史上来看,大凡开国皇帝或者起义领袖,大多是军人武夫出身,甚至流氓的都有,反观读书人造反的很少,而没有一个成功的。
诸葛亮熟读历史,可能也看到了这一点。
2、蜀汉集团外部阻力
*** 配图
诸葛亮在蜀汉集团着力培养荆州集团的势力,但是刘备为了平衡,益州集团的李严掌控重兵,原有集团赵云也是不容忽视的力量。诸葛亮对他们的力量非常有顾忌,就算这二人后来死了,魏延和马岱也是让诸葛亮不能忽视的。
这些人对蜀国忠诚度非常高,都是跟着刘备打天下的人,自然不会对诸葛亮改朝换代很忠诚了,因此,诸葛亮对于这些阻力没有解除之前,不会去想其他的事情。
3、荆州集团内部阻力
就算诸葛亮真的要称帝,其实集团内部阻力也不小,他并不能保证荆州集团内部所有人都会一条心。比如杨仪那样的人,诸葛亮自己心里都没底。
4、朝野政局需要稳定
汉末多年以来,一直混乱格局,烽烟四起,老百姓都需要一个稳定安宁的环境。
如果诸葛亮贸然发动政变,夺取刘备江山,那必定又是一番战乱,此时吴国蒸蒸日上,魏国力量更是强大,诸葛亮要是政变,肯定要经过一番内乱,谁能保证吴魏两国不会趁机浑水摸鱼。
先不管诸葛亮是否有能力平定,蜀国经过这样的内乱,保存下来的实力估计也会很弱小,说不定就被吴魏两国灭了,诸葛亮也不想看到这一幕。
*** 配图
5、师出无名
刘备集团本来的口号就是恢复大汉江山,打倒篡位的曹魏,这些也是诸葛亮积极提倡的政策。如果他自己称帝,自己还篡位,那不仅打了自己的耳光,人心不稳,蜀汉统治肯定会岌岌可危。
在诸葛亮干掉李严后,诸葛亮掌控蜀国军政大权,成为了实际上的更高统帅。刘禅只是一个傀儡皇帝,诸葛亮也没有必要迈出最后一步。
因此,综合因素下,诸葛亮继续当他的大丞相,没有去夺权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