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揭秘马谡之死真实原因:没勇敢地面对错误?

历史文化5年前 (2020-01-09)260

在国剧《失空斩》这一选段中,讲述的是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的情节。戏曲中马谡因布置不当而遭遇滑铁卢,使得街亭据点被司马懿突破,司马懿突破街亭据点后,围困诸葛亮在西城。诸葛亮使出空城计巧妙吓退敌军,在率领大军返回汉中后,不顾众人的反对,毅然决然的斩杀了马谡。但里面疑点重重,有很多地方值得推敲。而史书记载了马谡的三种结局,马谡的结局到底是怎么回事?

揭秘马谡之死真实原因:没勇敢地面对错误?

*** 配图

一、人物生平

马谡,字幼常,荆州襄阳人,随刘备入蜀后,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因为“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他受到诸葛亮的喜爱、器重。但刘备临死前对诸葛亮说,马谡其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还需要对他细细考察。诸葛亮听闻刘备的遗言后,通宵达旦和马谡讨论军国大计,由于马谡分析问题见解独到,诸葛亮便对他放下心来。在诸葛亮南征时,马谡又献上攻心计,为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指明方向。

深夜按,刘备、诸葛亮对马谡的不同看法源于两人出身不同,刘备出身贫寒,为人沉默寡言,喜怒不形于色,和马谡的不切实际夸夸其谈大相径庭,说白了刘备看人的角度是马谡能不能办事,而不是光说不做。而诸葛亮则不同,他出身士族,为人潇洒健谈,对马谡的言论颇为看重,有惺惺相惜的感觉。换种说法马谡提到的军国大计能够切中国家要害,这就是诸葛亮违背刘备意愿重用马谡的原因。

二、街亭战败

诸葛亮之一次出师北伐时,他身边的左膀右臂分别是马谡和杨仪,马谡“好论军计”,能够为诸葛亮出谋划策,而杨仪办事利索,负责行陈规划,所以马谡是诸葛亮的智囊。诸葛亮不顾众将的意见,断然派马谡前往街亭,让王平作为副官,是想以马谡的才智、王平的经验来抵挡张郃大军,从而把马谡培养成独当一面的统帅。但马谡违背了诸葛亮的安排布置,被张郃截断水源,最终士卒溃败,使北伐事业功败垂成。

揭秘马谡之死真实原因:没勇敢地面对错误?

*** 配图

刘备在夺取益州后,将下一步的战略目标放在了凉州。诸葛亮出师北伐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逼降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后,凉州已经成了瓮中之鳖。但此时魏主曹睿坐镇长安,并派张郃率领五万精兵先行抵抗诸葛亮,诸葛亮为了扩大战果,达到完全占领凉州的目的,就派马谡阻击张郃。所以说马谡的目的是牵制敌军,而不是歼灭敌军。

深夜按,马谡其人好论军计,能够把战争局势、敌国心理拿捏得很到位,所以他揣测张郃一定会加速前来,并且急于和蜀军开战,从而把蜀军驱逐出魏境。为了应对张郃的速战,马谡采取了固守险要、与敌军对峙的方案。与敌军对峙的战略方针是没有错的,错的是马谡经验不足。马谡把大军安置在南山,是想居高临下来威胁敌人,从而达到牵制敌军的目的,但他忽略了大军的饮水问题,蜀军在缺水的情况下很容易溃散,这是马谡始料未及的。如果不把大军安置在南山,把大军安置在路口或者残败的城池,就要面临张郃五万大军的压力。以马谡一万兵力来抵抗魏国五万大军,胜负之数一般人很容易想到。这就是马谡违背诸葛亮安排、举措失宜的原因。总之,马谡是想用最小的伤亡来换取全局胜利,而经验不足给蜀军带来了存亡危机。试想,马谡大军食物饮水能够支撑一个月,照样在南山扎营,那张郃还会这么容易击溃蜀军吗?

三、马谡结局

《三国志》对马谡的结局有三种说法。其一,《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回到汉中后“戮谡以谢众”,这个结局被罗贯中引进到了《三国演义》中。其二,《马良传》提到马谡“下狱物故”,物故就是死亡,意思是马谡死在了狱中。其三,《向朗传》则指出“谡逃亡”,也就是马谡在战败后畏罪潜逃。部分学者将这三种说法联系了起来,即马谡畏罪潜逃,后来被捕获入狱,并被诸葛亮判处死刑,但没有行刑就死在了狱中。

揭秘马谡之死真实原因:没勇敢地面对错误?

*** 配图

深夜按,诸葛亮对赵云、高翔等将领没有处死,为什么非要处死马谡?原因一,马谡违背诸葛亮的安排,而其他将领按照诸葛亮的安排办事;原因二,马谡兵败潜逃,造成了恶劣影响;原因三,诸葛亮没有用魏延、吴壹来坚守街亭,马谡又失败,如果不杀掉马谡,以后谁还听从将令?至于马谡逃亡,史书记载很少,其逃亡时间的不同,会使事情的严重程度不同。如果是战败后逃亡,就是说马谡没有回到诸葛亮处,那么马谡就是目无军纪;如果是马谡回到汉中后逃亡,这就属于蜀国法律的管辖范围,就要按照律法来进行惩戒。从马谡造成的影响看来,马谡应该是战败后逃亡,目无军纪性质比较严重,会对军队的战斗力造成影响,这就是马谡死亡的主要原因。

马谡的事迹告诉我们,做错事情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错误视而不见,从而以后还会犯更多的错误,所以说要勇敢地面对错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001/293492.html

“揭秘马谡之死真实原因:没勇敢地面对错误?” 的相关文章

晏殊:北宋宰相、文学家,其以词著于文坛,风格含蓄婉丽

晏殊:北宋宰相、文学家,其以词著于文坛,风格含蓄婉丽

晏殊(别名晏元献,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晏殊14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兵部尚书。其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

历史上海兰珠的封号是什么?有何含义

历史上海兰珠的封号是什么?有何含义

海兰珠,姓博尔济吉特,是蒙古科尔沁部族寨桑贝勒的女儿。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皇太极,大清的开国皇帝。他的前半生,一直在权力和战争中谨慎小心。(一)前期的皇太极的后宫,寡妇也能接受皇太极对于大清承上启下,继承了父亲努尔哈赤的后金,建立了大清。皇太极本身是努尔哈赤的第八个皇子,...

陆逊在历史上的真实才能怎么样?

陆逊在历史上的真实才能怎么样?

说到三国时代后期的蜀汉与东吴挑大梁的人,蜀汉非诸葛亮莫属,东吴非陆逊莫属。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三国志》和《史记》、《汉书》、《后汉书》被合称为前四史,不论是史学价值还是文学价值都是非常高的,历来被视为良史。《三国志》全篇只有8人单独列传,其中6人都是一国之君,只...

历史上真实的乐毅是如何做到功高震主还能全身而退的

历史上真实的乐毅是如何做到功高震主还能全身而退的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功高震主的将领一般都得不到好下场。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三国演义当中,蜀汉丞相诸葛亮常常自比为“管乐”,“管”指的是春秋时代,辅佐齐桓公打服天下诸侯,称霸中原的相国管仲,“乐”则是战国时期,替燕昭王领兵讨伐齐国,一口气攻取七十余座城池,打得齐国只剩两座孤城,齐...

一个投错了胎的艺术家,详解不想当皇帝的李煜

一个投错了胎的艺术家,详解不想当皇帝的李煜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不想当皇帝的李煜的故事。李煜,原名李从嘉,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生于南唐升元元年(937年)七夕,初封安定郡公,累迁诸卫大将军、副元帅,封郑王。李煜善诗文、工书画,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因貌有奇表遭长兄太子...

兰陵王: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因功高震主被高纬记恨

兰陵王: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因功高震主被高纬记恨

高长恭,本名高肃,字长恭,别称兰陵王、高孝瓘,北齐宗室、名将,神武帝高欢的孙子,文襄帝高澄第四子,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高长恭封乐城县开国公,后晋爵为兰陵郡王。他参与了北齐后期与北周的历次大战,击退过突厥,还在邙山之战成功替金墉解围,从此威...

刘德:汉景帝刘启第三子,对古文化遗产的保存延续做出巨大贡献

刘德:汉景帝刘启第三子,对古文化遗产的保存延续做出巨大贡献

刘德,西汉宗室、藏书家,汉景帝刘启第二子,废太子刘荣同母弟,母为栗姬。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景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55年)四月,刘德以皇子身份受封河间王,为王二十六载,始终没有被卷入政治漩涡,而是将其毕生精力投入了对中国文化古籍的收集与整理,对古文化宝贵遗产的...

在古代皇帝的一天都需要做些什么?是如何安排的?

在古代皇帝的一天都需要做些什么?是如何安排的?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凌晨四点,天空的夜幕尚未破晓,已经有人起床开始洗漱了,因为早上五点到七点,他的工作就要开始了,所以必须加快自己的步伐,不能美美地睡个懒觉。这样的作息时间,看起来比现在的高中生还要辛苦,难道这又是“XX中学”的“杰作”吗?然而,这却是...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