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为啥中国皇帝要写临幸日记呢?
中国皇帝这个职业大概可以归类于高风险行业,因为他不仅时刻要面临被政变,掉脑袋的风险;而且还要面临夜夜临幸美女,精气神被掏空的危险。不仅如此,在临幸过程中还要从不间断地记“临幸日记”。某夜,临幸哪个妃子,幸了多长时间?幸了几次?都会有详细的记录。与普通日记不同的是,这个“临幸日记”不需要皇帝自己动笔,他只管发挥床上功夫就行了。会有太监等在窗外,一边看着帮他记。皇帝的“临幸日记”是内庭秘档,由专门的太监保管,绝对不会让人把隐私捅出去的。
*** 配图
记“临幸日记”最有讲究的,大概是清朝的皇帝。据梁溪坐观老人着《清代野记》“敬事房太监之职务”条,清朝的皇帝有专门给他记录“临幸日记”的太监,这就是敬事房太监,“敬事房太监者,专司皇帝交媾之事者也。”
皇帝“临幸日记”记录时要看对象。若是皇帝和皇后交媾,太监不能多问,只管记录,除了记明年、月、日外,连几点交媾的,都要写清楚。如果皇帝临幸妃子,情况则有不同。决定夜里临幸哪个妃子,时间一般在皇帝吃晚饭时。敬事房总管(大太监)捧来一盘子“膳牌”,供皇帝从中挑选这膳牌又叫绿头牌,上面写着每一个妃子的名号,皇帝对哪个妃子有意思,就将绿头牌翻过来。这叫“摘牌”,不知道每年足球联会开幕前的所谓“摘牌”大会,是不是受此启发。皇帝摘牌后,大太监心领神会,到了夜里,会让小太监把那妃子,悄悄送到皇帝的龙床上。
皇帝临幸的规矩多,妃子先得脱 *** ,用大衣裹好,由小太监把妃子背到床上。据说,这样做是防妃子成刺客,害皇帝性命。这种说法只是想当然,把妃子 *** 送到皇帝床上,其实是满清后宫的一种习俗,或者说规矩,主要是防止皇帝沉湎于女色,不让皇帝与妃缠绵时间太长,送来的妃子要限时离开的。
皇帝与妃子在房间里云雨,太监可不能走远。大太监和小太监,都会等候在窗外,如果皇帝与妃子爱爱时间过久,大太监会提醒一声:“是时候了!”如果完事了,皇帝就会让小太监进去,把妃子用大衣重新裹好,再背出来。一般情况下,一次提醒往往不行,“是时候了”要三番五次地喊,最后喊得皇帝也不好意思了,就会放妃子走。
*** 配图
妃子出来后,还要注意,大太监会向屋内喊:“留不留”。这可不是询问皇帝是否把妃子再留下来,而是另外一层意思。如果皇帝说“留”,当即就要写进皇帝的“临幸日记”:某月某日某时皇帝临幸某妃。如果“不留”,大太监有负责给妃子避孕的责任,他要把“妃子后股穴道微按之,则龙精皆流出矣。”
上面说的,是皇帝在宫里日常临幸的程序。如果皇帝带着妃子出去郊游,或者在其它场合临幸,相对就自由了,不会有太监催三催四。但是,大太监也必须给皇帝记好“临幸日记”以备查。
中国皇帝记“临幸日记”,至少在夏商周三代时期就有了。据《礼记》,在周代,“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位世妇、八十一御妻。”这么多年轻的嫔妃,如果临幸没有记录,确实会乱套。而到了后来,皇帝的后宫急剧扩容,少则千人,多者万计,不记行吗?
《史记·始皇本纪》: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每亡一国,就会把该国后宫也“统一”掉,“后宫列女万余人,气冲于天。”
《三辅旧事》:汉武帝时,“多取好女,至数千人,以填其后宫。”
《前汉书·贡禹传》:汉灵帝荒淫无度,“后宫之数,亦达数千。”
《后汉书·吕强传》:后宫“采女数千余人,衣食之贵,日数百金”。
《三国志·吴书·孙皓传》:“后宫数千,而采择无已,其后宫增至万余,食肉衣绮。”
《晋书·胡贵嫔传》:晋武帝多内宠,“掖庭殆将万人,而并宠者甚众,帝莫知所适。”
《隋书·食货志》:隋炀帝又游江都,“从幸宫掖,常十万人。”
*** 配图
《新唐书》:唐玄宗“开元天宝中,宫嫔大率至四万”。此数远远大于杜甫《剑器行》的“先帝侍女八千人”,白居易《长恨歌》的“后宫佳丽三千人”,可是大大缩水后的数字。
在唐玄宗的后宫人数,创了历史纪录以后,后来的皇帝后宫就再也没有突破此数了。这么多的妃子,如何管理?除了太监外,不少朝代设立“女官”制度。女官除了负责皇帝的性生活,还要管理好庞大的后宫“红粉军团”。当然,替皇帝记“临幸日记”,也是他们的日常事务之一。
皇帝让太监替自己记“临幸日记”,是不是吃饱了撑的?当然不是,比如清朝皇帝要记“临幸日记”,是“祖宗之定制也”。为什么会有这个奇怪的“定制”?说白了,是为了保证皇家血统的纯正。后宫那么多如花似玉的美女,可男人就皇帝一个,万一哪个妃子春心难耐,怀上个野种,那不就错种了吗?
而皇帝对那孩子到底是不是自己的也说不清的,有了“临幸日记”,翻翻就知道妃子怀孕是否正常,怀的是不是龙种!你说,这个皇帝能不算是高危职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