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康熙与乾隆的比较 康熙儿子们有什么结局?

中国历史5年前 (2020-01-11)280

乾隆帝,全名爱新觉罗·弘历,是雍正帝的四子,康熙帝的孙子。康熙和乾隆共同缔造了康乾盛世,那么这两个同样在清朝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两位帝王,伦功绩谁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呢?

从领兵打仗,巩固国家统一来说,不用比较,肯定是康熙更强。康熙成年后,平定三番, *** ,驱逐沙俄,收服新疆,他武功不仅为清王朝的兴盛打下了强硬的根基,还为中国这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由康熙定下的中国版图,成为如今中国版图最强有力的证据,更别说当时由康熙定下的中国版图比如今还要多一些。而乾隆呢?虽然他驻军 ***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亦有所谓十大武功。但同他祖父康熙那种一串串,实打实的武功相比,还差的远呢!

康熙与乾隆的比较 康熙儿子们有什么结局?

从国民经济发展来看,乾隆更盛一层。康熙朝战事四起,经济没有得到稳定的发展,处于百废待兴之时。同时在康熙后期,国库还出现过亏空的情况。连他自己下江南,用的还是曹家挪用的公款。再看乾隆朝,经过他爷爷康熙和父亲雍正的治理,留给乾隆的是一个天下太平,国力强盛的王朝。那个时候经济水平绝对比康熙时强,光看国库有钱支持乾隆几次下江南就可以看出。

朝政方面,乾隆朝没有出现过康熙朝时,皇子争储斗争严重的情况。(当然也有可能是康熙生下的儿子都是打过仗的,所以历练过的皇子,更为胆大,也更有争夺高位的信心。而乾隆朝,生活安逸,天下太平,皇子生活享乐。)

从统治时间上来看,乾隆更长些。康熙虽然是8岁继位的,但直到14岁才亲政,因此虽然在位61年,但实际统治时间只有53年。反观乾隆,他虽然在登基60年后,因为不想超过自己的祖父康熙,而主动退位。但他又做了4年的太上皇,这4年实际上国家大事还是操于其一人之手。因此实际统治时间为64年,远远超过康熙。

康熙与乾隆的比较 康熙儿子们有什么结局?

从文采上来看,乾隆可谓是历史上留下诗作最多的皇帝。他的文才可以排进历代帝王前5名。至于康熙,传世之作不多,可能都忙着打仗去了吧!

从对世界的看法上来看,康熙的眼界远超乾隆。对于西方科学的认识,康熙很正确的,也是很有前瞻性的。反观乾隆对西方的认识不足,对闭关锁国造成的影响,乾隆要负很大部分责任。

综上所述,相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以小编来看,小编还是更佩服康熙这种铁血精干的帝王。他文治武功都极为过人,同时还很有眼界。他的一系列功绩提溜出来,绝对比乾隆的要更有说服力。别的不说,就说选定继承人方面,雍正就比乾隆选定的继承人更为强大。所以若真要在康熙和乾隆两者之间决出“千古一帝”,我属意的绝对是康熙。

看过关于康熙到雍正过渡这一时期的历史,或者和其有关的影视剧的人都知道。康熙的儿子中,除了年龄尚幼,没有被卷进夺嫡风波的,其他的结局都不怎么好。死的死,圈禁的圈禁。

康熙与乾隆的比较 康熙儿子们有什么结局?

皇长子允禔,母惠妃纳拉氏,生于康熙十一年。早年极受康熙器重,后来卷进储位之争,以谋害太子的罪名被康熙革除爵位,监禁。

皇二子允礽,康熙嫡长子,母孝诚仁皇后,生于康熙十三年。这位皇子在一岁多的时候就被康熙立为太子,并且还带在身边亲自教导。后来因为不友兄弟,甚至与康熙帝享同等待遇,而被康熙几次复立复废,最后被禁锢。这位太子的人生悲剧,大概就在于父亲活的太久,而他又不想等了。

皇三子允祉,母荣妃马佳氏,生于康熙十六年。雍正即位后,派他去给康熙守陵,后被夺爵、囚禁。

皇四子胤禛,母孝恭仁皇后,生于康熙十七年。康熙驾崩后胤禛即位,为雍正帝。

皇五子允祺,母宜妃郭络罗氏,生于康熙十八年。19岁封贝勒,30岁为亲王,雍正十年死,谥号温。这位的结局,相比他几个兄弟来说,是很不错的了。

皇六子允祚,母孝恭仁皇后,生于康熙十九年,五岁时夭折。

皇七子允佑,母成妃戴佳氏,生于康熙十九年。英年早逝。

皇八子允禩,母良妃卫氏,生于康熙二十年。后卷进夺嫡之争,被夺贝勒位受圈禁。雍正继位初,命其总理事务,后以其结党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并削宗籍,更名为阿其那。

皇九子允禟,母宜妃郭络罗氏,生于康熙二十二年,雍正即位后,命其出驻西宁。后以其违法肆行,与允禩等结党营私为由,于雍正三年夺爵,幽禁,削宗籍,令改名塞思黑。

皇十二子允祹,母定妃万琉哈氏,生于康熙二十四年,这位皇十二子一直活到乾隆朝,受两朝皇帝重用。

皇十三子允祥,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生于康熙二十五年,雍正对其颇为看中,是众兄弟中对雍正帮助更大的一个。

康熙与乾隆的比较 康熙儿子们有什么结局?

皇十四子允禵,母孝恭仁皇后,生于康熙二十七年。雍正继位后,与与雍正对立,被革爵禁锢。乾隆时期被放出,为恂郡王。

皇十五子允偶,母顺懿密妃王氏,生于康熙三十二年,英年早逝。

皇十六子允禄,母顺懿密妃王氏,生于康熙三十四年,死于乾隆三十二年。

皇十七子允礼,母纯裕勤妃陈氏,生于康熙三十六年,乾隆三年卒。

皇十八子允衸,母顺懿密妃王氏,生于康熙四十年,七岁时夭折。

皇十九子允稷,母襄嫔高氏,生于康熙四十一年,乾隆二十年死。

皇二十子允袆,康熙四十五年生,母襄嫔高氏。

皇二十一子允禧,康熙五十年生,熙嫔陈氏生,乾隆二十三年死。

皇二十二子允估,康熙五十年生,母谨嫔色赫图氏,乾隆八年死。

皇二十三子允祁,康熙五十二年生,静嫔石氏生乾隆五十年年死。

皇二十四子允秘,康熙五十五年生,母穆嫔陈氏,乾隆三十八年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001/293682.html

“康熙与乾隆的比较 康熙儿子们有什么结局?” 的相关文章

卫子夫只是卑微的歌女出身,她是如何拿下汉武帝的?

卫子夫只是卑微的歌女出身,她是如何拿下汉武帝的?

众所周知汉武帝是一代雄主,但其实邂逅卫子夫时的刘彻,并没有掌握实权。那么卫子夫只是卑微的歌女出身,她是如何拿下汉武帝的?后来又是如何坐上皇后宝座的呢?刘彻出生年月,历史上有争议。他大约是十六岁左右继位当上皇帝的。十六岁,放到现在,还只是个少年,放到古代,却可以算是成人了。问题是刘彻有个年老德劭、目盲...

雍闿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雍闿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雍闿,南中叛乱的始作俑者,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基因真是一种神奇的东西,能够遗传千百年而不变,比如“反叛”基因。雍齿是西汉开国功臣,曾背叛刘邦,几百年年后他的后人雍闿,公然反抗刘备和诸葛亮,在蜀汉南中地区制造了很大的混乱。雍齿之后,益州豪族雍闿[kǎi],建宁人,汉什邡侯雍齿之...

诸葛亮死后谁成为了他的接班人?为什么是蒋琬?

诸葛亮死后谁成为了他的接班人?为什么是蒋琬?

蒋琬 字公琰,三国时期蜀汉宰相。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诸葛亮为完成先帝遗诏,先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而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五十四岁 。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死后,后主刘禅便任命蒋琬为尚书...

关羽投降曹操是真的吗 为什么说关羽降汉不降曹

关羽投降曹操是真的吗 为什么说关羽降汉不降曹

三国历史之中的关羽投降曹操是真是假,为何大家都说他降的是大汉?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关羽这个人在中国的历史之中有着许多扑朔迷离的地方,比如像关羽是如何成为了中国人心中的武圣代表的,为何中国民间的义气文化之中说的最多的就是拜关公呢?但这些都不是我们...

孙韶: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孙韶: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孙韶(188年-241年),字公礼,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将领。孙韶的伯父孙河,本姓俞,孙策很喜爱他,便赐姓孙,将他列名孙氏家族之中。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安九年(204年),孙河被杀,孙韶统帅孙河的军队,被孙权任命为承烈校尉。后任广陵太守、偏将军。黄...

雍正和十四才是亲兄弟 雍正为何对同父异母的十三阿哥最亲

雍正和十四才是亲兄弟 雍正为何对同父异母的十三阿哥最亲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雍正和十四阿哥是亲兄弟,为何却和同父异母的十三阿哥最亲?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康熙十三子,也是被大清为数不多被工作“累死”的铁帽子王爷之一,而雍正明明和十四阿哥胤禵是亲兄弟,但一辈子中却是和同父异母的十三阿哥最亲。十三阿哥正是爱新觉罗·胤祥,清朝的第一任怡亲王。其实...

历史上许褚的儿子是怎么死的?钟会为何要杀他?

历史上许褚的儿子是怎么死的?钟会为何要杀他?

许褚是东汉末年曹操部下猛将,勇力绝人。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许褚是草操的大将,虽然很少独立统领作战,但是,许褚多次在战场上救了曹操,比如,渭水之战,马超杀的曹操狼狈逃跑,在船上,许褚一只手撑着马鞍着为曹操挡箭,一只手摇橹,可以说,如果没有许褚,曹操早就死了好几回了。然而,许褚立了...

朱元璋推翻元朝后留下十万蒙古女人 朱元璋是怎么处理她们的

朱元璋推翻元朝后留下十万蒙古女人 朱元璋是怎么处理她们的

对消灭元朝后,朱元璋是怎样处理十万蒙古女人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元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朝代之一,种族等级制度让汉人面临无法生存的情况,皇室内部为了争夺权利,杀伐之事不在少数,朝堂官员更是贪淫腐败,最终受苦的,乃是辛辛苦苦的老百姓。由于各地民愤四起,多处地...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