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遇到了哪些困难?

中国历史5年前 (2020-04-17)190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遇到了哪些困难?

明成祖命三宝太监郑和率领两百多艘海船、2.7万多人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今江苏太仓市浏河镇),至福州闽江口五虎门内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目前已知最远曾达东非、红海。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更大、出行船只最多、航海时间最久、历史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海上航行,甚至比起欧洲来说,中国的航海事业足足领先了近一百年。郑和下西洋的事迹令世界各国为之瞩目,同时向世界各国传达了明朝实力强盛、明朝不容小觑的现状,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范围内的伟大的壮举之一。郑和之所以能够成功下西洋,除却郑和本人能力出众以外,同样离不开明朝在位皇帝的大力支持,如果失去了中央 *** 的支持,郑和下西洋很难成行。那么郑和下西洋在位皇帝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会支持郑和下西洋呢?

朱棣,大明王朝的第三位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曾为燕王。

公元1376年,朱棣来到凤阳老家,在此处住了将近四年多,这一段民间生活对朱棣的影响极大,让他有了想要改善民间疾苦的宏伟愿望。在父亲朱元璋死后,皇孙朱允炆继位,没能成为皇帝并没有改变朱棣最初的想法,公元1399年8月6日,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以清君侧为口号,将皇位从建文帝朱允炆处夺了过来,公元1402年,朱棣登基为帝,成为大明王朝的永乐帝。朱棣继承皇位后,为了实现初衷,推翻了朱允炆所颁布的政令,继续加强皇权统治,并为此推行了一系列的吏治改革,并将国都迁移至北京。实现了大明朝的经济、政治发展之后,为宣扬大明之威仪,加强与邻邦的外交联系,朱棣命令郑和展开下西洋的行程,这项举措可谓是极为英明的外交政策。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遇到了哪些困难?

早在公元1405年,中国的航海事业便迈出了极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大步,虽然带来的影响不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那么令人震撼,但也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极为重要的一笔。中国明朝时期,公元1405年至1433年间,明朝官员郑和曾经七下西洋,带着皇帝的任务去弘扬大明朝之威仪。从结果来看,郑和下西洋的任务完成的相当不错,但从过程来说,郑和下西洋的困难也是极为巨大的。那么郑和下西洋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呢?郑和下西洋是受命于明成祖朱棣的指示,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一路航海远行。郑和下西洋的困难是相当大的,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郑和下西洋是中国有史以来更大的一次远行,没有前例可以参照,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所有的一切只能凭借自己的摸索去完成。就如同郑和下西洋的船队组织一样,上百艘船只如何安排,如何保持有效的联系都是需要花费一番功夫研究的。其二、郑和下西洋的规模极大,不仅船只多,而且随行的人员也是极多的,每次都超过上万人,要保证这些人的粮食足够、穿戴供应齐全,是一项极大极困难的工程。其三、地理位置的不熟悉,海上天气的多变,这些对于郑和下西洋来说才是更为危险的,稍有不慎便可能出现船毁人亡的局面。其四、语言的沟通不畅,沿途所经过的国家极多,但如何能够保证将明成祖的任务圆满完成,将大明朝的威仪传播海外,对于郑和来说则是一件极为艰难的事情。

根据史料记载得知,郑和下西洋的成果有多个,主要体现在海外贸易和外交军事方面。郑和航海队最远到达了非洲东岸,有专家分析指出,郑和和他的航队还有可能还去过澳大利亚。这些史料记载都能体现郑和下西洋的成果,而这些成果也代表着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郑和下西洋比欧洲探险家早半个多世纪,从另一方面来说,郑和下西洋创造了世界航海历史的奇迹。

燕王朱棣夺取帝位后,广纳天下人才编纂永乐大典。为了彰显明朝国力,明成祖朱棣下令市民造大船下西洋。为了解决财政困难,明成祖让郑和下西洋寻求商机,以此来扩大海外贸易。有学者估算,郑和七下西洋为明朝廷带来了庞大的财政收入,折换成货币来算的话,至少有三十多万两黄金,千万两白银,解决了明朝廷国库紧张的问题。从外交军事方面来说的话,郑和下西洋推动了明朝外交事业的进步,郑和下西洋过程中,不仅推翻了苏门答腊岛的政权,而且还让斯里兰卡王国臣服于明朝廷。沿海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也是郑和下西洋的成果之一。明成祖登基之前,便已意识到发展海外贸易的重要性,为了超越成吉思汗的功绩,明成祖把目光放在了海上。随着郑和下西洋的深入,明朝廷占有了朝鲜半岛,大大地扩张了明朝的势力范围。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遇到了哪些困难?

辩证唯物主义是现代实践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唯物主义坚持一切事物都存在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要用一分为二的观念去看待。这个原理几乎适用于世界上的任何问题,对于郑和下西洋这件事也同样适用。郑和下西洋在航海事业的开拓上对中国的发展十分有利,但这并不代表着郑和下西洋没有任何的弊端存在。公元1405年7月,在郑和的带领下,明朝的船队从江苏刘家港出发,在随后近三十年的时间里,这支庞大的航海队伍先后七次出航,不断进行着航海的探索,这项壮举被称为郑和下西洋。历史上对于这项壮举的评价却并不仅仅只有赞美,在赞美之外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那么郑和下西洋的利与弊都有哪些呢?

首先,郑和下西洋的利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壮举,令中国的航海业受到世界的瞩目,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其二、郑和下西洋赢得了亚洲许多国家对中国的信任和友谊。其次,郑和下西洋的弊端同样也有以下的两个方面。其一、郑和下西洋虽然是历史壮举,但明朝为此投入了巨大的经济支持,给明朝 *** 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其二、郑和下西洋的过程极为艰辛,这次壮举却并没有令朝廷彻底实行贸易自由,甚至清朝时期还出现闭关锁国的现象,这不失为一大遗憾之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004/310511.html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遇到了哪些困难?” 的相关文章

赵云作为刘备的保镖 赵云为何始终没有得到重用

赵云作为刘备的保镖 赵云为何始终没有得到重用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最强保镖赵云,刘备20多年不重用他,刘禅继位才发现刘备高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提起《三国演义》中的众多人物,不知道最受大家喜爱的会是谁?对于不同的人而言,答案一定各不相同。不过长板坡上七进七出的赵云,应该会是很多朋友的选择之一。可只要仔细观察...

曹操历史上为何没有将吕布收为己用?

曹操历史上为何没有将吕布收为己用?

吕布,字奉先,东汉末年群雄之一。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三国志》裴注的《曹瞒传》:“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可简单理解为,吕布为非常优秀的人才,甚至可以说是万中无一的“绝世高手”。诚然,吕布确实武艺高强,但他也是一个满身污点、背主弃义之人。吕布也绝不像...

历史上徐庶真的是因为母亲才选择离开刘备吗?

历史上徐庶真的是因为母亲才选择离开刘备吗?

徐庶本名徐福,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众所周知,徐庶之所以离开刘备,主要是因为徐庶的母亲被曹操控制。除此而外,还有另外三个原因,可能是你我都不曾想到的,是什么呢?(我们从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里寻找答案):一、三国博弈,各自帐...

乾隆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讷亲的?为何会器重他

乾隆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讷亲的?为何会器重他

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年号“乾隆”,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钮祜禄·讷亲是保护过雍正的头等侍卫。一般来说,只要是雍正器重的大臣,乾隆都会拼命打击,比如张廷玉和鄂尔泰。但是,讷亲是雍正器重的大臣,却同样获得乾隆的器重。不过,虽然如此,最终讷亲又还是被乾隆下令让他自裁。这是怎么回事呢?讷...

杨大眼是什么人?他去世之后儿子做了什么事情?

杨大眼是什么人?他去世之后儿子做了什么事情?

杨大眼,中国北魏名将。世居仇池,生卒不详。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南北朝时期,北魏境内发生过一件奇葩事,因父亲死后,三个儿子跟继母争夺家产和爵禄未遂,一怒之下,三个儿子带着父亲的尸体投奔敌国南梁。死去的这位父亲并非默默无闻,他叫杨大眼,生前是让北魏的敌人胆寒的...

施绩:东吴中后期名将,主要负责荆州重地的军事

施绩:东吴中后期名将,主要负责荆州重地的军事

施绩(?—270年),字公绪,丹阳故鄣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原名朱绩。左大司马、当阳侯朱然之子,吴少帝孙亮登基后恢复本姓“施”。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施绩有将领之才,转战四处,是孙吴中后期的大将,主要负责荆州重地的军事,官至上大将军、左大司马(当时东吴最高武职)。人物生...

三国时期曹丕杀曹洪是因为什么?他犯了什么错

三国时期曹丕杀曹洪是因为什么?他犯了什么错

曹丕是中国三国时代第一位杰出的伟大诗人,曹魏开国皇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曹洪是曹氏宗族大将,深受曹操喜爱,并且多次救过曹操,曹洪家里很有钱,但是很吝啬,曹丕年轻的时候,曾向曹洪借钱,曹洪居然不借,因此得罪了曹丕,曹丕怀恨在心。曹洪也是要钱不要命的...

南军大将盛庸曾经多次击败朱棣,最后结局如何?

南军大将盛庸曾经多次击败朱棣,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南军大将盛庸的故事。盛庸是明朝初期靖难之役时朝廷军的一个主要将领,他在洪武年间的时候,就已经官至都指挥了。到了靖难之役初期的时候,他起初以参将的身份,跟着主将耿炳文一起参与北伐燕王朱棣的战争,但不久后的...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