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诸吕之乱的真相是什么 诸吕之乱的结果如何

中国历史5年前 (2020-04-17)210

诸吕之乱发生在西汉初期,是刘氏为了保全刘汉政权对吕氏发动的一场斗争。其背后的真实意图是刘氏和支持者们以吕氏叛乱为借口,发动对吕氏的政变,史称“诸吕之乱”。那么诸吕之乱背景是什么呢?

诸吕之乱的真相是什么 诸吕之乱的结果如何

陈平剧照

诸吕之乱背景可以追溯到西汉初年,公元前195年刘邦病死在长乐宫,同一年他的儿子刘盈即位,成为汉惠帝。刘盈登基的时候仅17岁,生性仁慈软弱,太后吕雉把握朝中的大权。公元前188年23岁的刘盈病死,刘盈的母亲吕后就立少帝,并由她亲自临朝。公元前184年少帝被废,吕后立恒山王刘弘为帝。吕后临朝极力增强吕氏势力,减弱刘家势力,先杀了赵王刘友,后来又让自己的兄弟做了各地的王。吕台、吕产、吕禄还有吕通都被封了王,吕氏的势力不断强大,刘邦生前“非刘不王”的限制被打破。

公元前180年,吕后因病去世。诸吕十分不安,害怕遭到刘氏的迫害。上将军吕禄在家中和诸吕进行密谋,共谋叛乱之事,打算夺取刘氏江山,彻底消除隐患。这件事情传到了齐王刘襄的耳中,刘襄为了保全刘氏所创下的政权,决定用兵铲除诸吕,他随后联系了汉朝开国的老臣周勃和陈平,设计除掉了吕禄,吕氏的男女老幼全部被杀,吕氏完全被消灭,军国大权重新回到刘氏手中,使大汉得以延续四百年。以上便是诸吕之乱背景。

谁平了诸吕之乱

诸吕之乱是西汉初年发生的一次政变,结果是吕氏一族被灭,刘汉政权继续存在,这对中国古代历史影响十分深远。那么这场政变中究竟是谁发挥了作用,究竟是谁平了诸吕之乱呢?关于是谁平了诸吕之乱这一问题,不能够直接回答。因为当时参与拥刘的有好几个人,功劳不能归于一人,那么这些人分别是谁,又分别有何功劳呢?

诸吕之乱的真相是什么 诸吕之乱的结果如何

周勃画像

刘章在诸吕之乱时斩杀了吕氏相国吕产,为平乱立下大功,之后文帝封了他两千户俸禄。公元前178年刘章从朱虚侯封为城阳王。因为平定有功,曾经承诺封刘章为赵王,后来文帝知道了一件事,刘章当时想让他的兄长齐王即位,就这样只被封为城阳王。公元前180年,吕后病死。吕产、吕禄想造反,刘章知道了这件事告发给自己的兄长刘襄,刘襄派兵西进,和周勃一起剿灭了诸吕。

吕后死后,吕禄以赵王身份成为了上将军,吕产以吕王身份成为了相国,利用权力想要篡夺刘氏政权。周勃身为太尉,不能进军营。陈平作为丞相,不能治理政务。周勃就和陈平密谋,诛灭诸吕,拥立刘恒为帝。陈平在吕后死后和周勃匡扶汉室,平定叛乱。陈平感到周勃的功劳比自己要大,所以把右丞相让给了周勃。吕禄当时派大将灌婴带领军队阻击齐王。灌婴和周勃等人进行了商议,最后把大军驻扎荥阳,向齐哀王暗示诛杀吕氏。待周勃等人诛杀诸吕后,齐王也收兵回封地。谁平了诸吕之乱这一问题,通过学者们的研究,逐渐有了答案。

诸吕之乱真相

诸吕之乱真相并不复杂,汉高祖刘邦在位十二年之后驾崩,嫡长子刘盈继位,他就是历史上的汉惠帝。他仅仅在位七年之后就驾崩离世,母亲吕后因此掌握大权,独专朝政。吕后掌权期间,继续刘邦的黄老无为政策,给百姓轻徭薄税,让百姓休养生息。

诸吕之乱的真相是什么 诸吕之乱的结果如何

吕后剧照

但是,吕后大力提拔吕氏宗亲,他的哥哥,弟弟,侄子等人都位高权重,甚至是掌管皇宫,把持军政大权。高皇帝曾经立下白马盟誓“非刘姓不得封王”,可是吕氏宗亲到了最嚣张的时候,竟然纷纷裂土封王,使得大汉江山风雨飘摇。这就造成了诸吕之乱的基础。诸吕之乱真相并不那么扑朔迷离,吕后掌权八年之后离开人世,她临终之前告诫族人,不要为她发丧,更不要轻易离开皇宫,尤其是对军权的掌握片刻都不可松懈,否则吕氏必危。可吕后所担忧的在她身后一件件都接连发生。先是齐王刘肥的儿子朱虚侯刘章在外起兵进军长安,陈兵函谷,声讨吕贼。紧接着太尉周勃,丞相陈平在内阴谋夺权,复立刘氏。诸吕犹做困兽之斗,想做最后一搏。可无奈大势已去,被刘氏政权内外夹击,迅速崩溃。

诸吕之乱真相如今已经是人尽皆知,它的影响十分深远,使得刚刚崛起的刘氏江山避免了一次灭顶之灾,使得百姓免于生灵涂炭,使得新生政权得以巩固,奠定了大汉王朝四百年的基业。

诸吕之乱结果

诸吕之乱是中国西汉时期的一次异姓政权之争,在中国历史中属于比较大的一次斗争,诸吕之乱结果是吕氏一族被灭门,大权重归刘氏。

诸吕之乱的真相是什么 诸吕之乱的结果如何

汉文帝画像

根据记载的诸吕之乱结果是,在诸吕之乱被平定后周勃、陈平等人准备秘密选立皇帝。刘泽向刘襄假意提出来建议,他只身来到长安,四处游说诸位大臣推举刘襄为皇帝,但他到了长安之后却发表言论:刘襄的舅舅驷钧不是什么好人,如果草率的立刘襄为帝,很有可能让吕氏篡国的事件再次重演。大臣们都很害怕外戚的势力再次壮大,经过一番讨论,大臣一致同意,代王刘恒是皇帝的合适人选。因为现在的少帝和各位皇子都不是汉惠帝的亲生儿子,代王是刘邦的儿子,而且为人正直宽厚,待人仁慈,他的母亲也很贤惠,绝不会出现吕后那种拥尊自立的行为。

最为重要的是代王在藩王里面算得上年长,全国上下没人说得上闲话。通过讨论决定后,周勃、陈平等人迎代王到长安即位。

九月刘恒和随从一行人从代到达长安,在群臣拥戴下登基,史称太宗孝文皇帝。刘恒成为皇帝以后,推行天下大赦,实行休养生息的策略,用怀柔治理天下,开创了汉初繁荣的景象。诸吕之乱结果表明,作为封建王朝顶峰之一的汉朝对于宗法制度的尊崇。在宗法制度的影响下,正统体系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不可撼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004/310550.html

“诸吕之乱的真相是什么 诸吕之乱的结果如何” 的相关文章

相国吕不韦和丞相李斯相比 两人谁更胜一筹

相国吕不韦和丞相李斯相比 两人谁更胜一筹

对秦国相国吕不韦和秦朝丞相李斯,两人谁更胜一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个是帮助秦王嬴政顺利登基的相国,并且为秦统一六国打下基础。另一个是在嬴政成为历史第一个皇帝之后,帮助他治理全新的国家的丞相。吕不韦和李斯,两个前后伴随嬴政的重要人物,他们到底谁更加厉害呢?1、历...

赫舍里氏并非是嫡出贵女,为什么能嫁给康熙做皇后?

赫舍里氏并非是嫡出贵女,为什么能嫁给康熙做皇后?

众所周知封建社会嫡出和庶出的子女待遇是不同的,那么赫舍里氏并非是嫡出贵女,为什么能嫁给康熙做皇后?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一起来看看吧!嫡庶之别,一定是有的。如果是才貌性格门第出身各项条件都不相上下的两个女孩子,一嫡一庶,还是任男方选择,“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那么,大抵是...

梁武帝萧衍在位时间有多长?沦为笑柄的他做了什么事情

梁武帝萧衍在位时间有多长?沦为笑柄的他做了什么事情

萧衍是梁王朝开国皇帝南北朝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称梁武帝。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大权在握,美女在侧,歌舞升平,“皇帝”这个光鲜亮丽的职业,可能是很多古人梦寐以求的高薪岗位了。事实上,皇帝是一个高危职业,细数古代400多位帝王,真正长寿的帝王并不多。他们平日里的生活自然丰富多彩...

前少帝刘氏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前少帝刘氏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汉前少帝,西汉第三位皇帝,在大一统王朝当了四年皇帝,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汉惠帝七年(前188年),汉惠帝之子前少帝刘氏即位,成为中华第一位儿童皇帝。然而刘氏仅在位四年就因为一句话而被祖母吕后杀死,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刘氏到底说了什么,就遭吕后害死呢一,出身...

汉景帝开创出了文景之治 汉景帝算是一位明君吗

汉景帝开创出了文景之治 汉景帝算是一位明君吗

还不知道:开创文景之治的汉景帝,算不算明君?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虽说汉景帝接棒汉文帝,开创了大一统王朝的第一个盛世局面——文景之治,但在很多人的认识里,仍觉得汉景帝算不上明君。无论是性格,还是处事方式等,汉景帝的表现,总让人觉得,他的明君头衔是蹭来的。所以,我们...

后世是如何评价阚泽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阚泽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阚(kàn)泽(170-243年),字德润,会稽郡山阴县,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大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阚泽少年时家贫,只得向别人抄书,于是博学多闻。汉末被举为孝廉,出任钱塘长,升郴县令。孙权为骠骑将军时,征召他为西曹掾。后官至中书令、太子太傅,封都乡侯。虞翻称其为“盖蜀...

赵云刺伤周仓三次都没有杀他,是为了什么?

赵云刺伤周仓三次都没有杀他,是为了什么?

赵云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赵云作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武艺高强,一向以枪快著称,在战场上,敌将往往还没来得及看清楚,就已经死于赵云枪下,这里面,包括比较厉害的高览和朱然,都是被赵云一枪毙命。赵云曾在卧牛山一枪刺死裴元绍,连刺周仓三枪,没...

有哪些与甘宁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甘宁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甘宁(? - 215年),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甘宁少年时在地方上为非作歹,组成渠师抢夺船只财物,崇尚奢华,人称锦帆贼。青年时停止抢劫,熟读诸子。曾任蜀郡丞,后历仕于刘表和黄祖麾下,未受重用。建安十三年(208...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