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怕嫁错郎:明清之际最令人扼腕女性竟是柳如是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博通古今,学贯中外,为人风骨凛然,不媚时俗,在当时的政治纷争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后人所景仰。陈寅属研究领域本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但他生前的最后一部著作是明清史范畴内的《柳如是别传》,这也是他酝酿最久、写作时间最长、篇幅更大、体例最完备的一部著作,而且是在陈寅恪先生又目失明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陈寅属的助手黄萱曾感慨地说:“寅师以失明的晚年,不惮辛苦、经之营之,钧稽沉隐,以成此稿(即《柳如是别传》)。其坚毅之精神,真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气概。”
那柳如是是何等人物,为什么值得陈寅恪先生如此花费心血? 柳如是(1618年-1664年)是 *** 出身,本名杨爱,后改名柳隐,字如是,其如是的来历,是在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后又称河东君、蘼芜君。浙江嘉兴人,美若天仙,与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顾横波、寇白门、陈圆圆同称“秦淮八艳”,且被评为“秦淮八艳”之首,可想见其颜值。
柳如是不仅美貌,且多才多艺。她虽然身处脂粉之地,却倜傥自如,不但工于书法,诗词也有较高造诣。其代表作有《湖上草》、《戊寅卓》与《尺牍》。例如《湖上草》:
湖心不见人,但闻童子响。返航入荷丛,落照渔篷上。
磨山雪落时,梅花乱溪水。缘溪路欲迷,访戴何时已?
古塔迎远客,沿阶上绿苔。春来野花多,更有山僧来。
轻舟湖上去,悠悠正徘徊。临窗品绿羽,四面山茶开。
朱碑耸翠影,泽畔几度吟。湖上一回首,山色水中侵。
苍苍九女墩,翠柏掩行踪。铁马金戈远,犹闻烈士风。
安得归隐去,泛舟入东湖。悠然望磨山,还有客来无?
泽畔有吟迹,歌声今不绝。登楼一极目,昨夜西风冽。
更令人称道的是,柳如是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徐天啸曾评价“其志操之高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言辞之委婉而激烈,非真爱国者不能。”
在柳如是的一生中,阅人无数,但令其真正动过心只有两个,一是陈子龙,一是钱谦益。
陈子龙是南明复社领袖,两人情投意合,但陈子龙在抗清起义中不幸战败而死。
此后,许多名士求她求婚,柳如是都看不上。崇祯十四年(1641年),在她23岁时,才嫁给了年过半百的东林党领袖、文名颇著的大官僚钱谦益。钱谦益娶柳如是为偏房,为她在虞山盖了壮观华丽的“绛云楼”和“红豆馆”。柳氏后生有一女。
此前,钱谦益任明朝礼部侍郎,因贿赂上司之事被揭露受廷杖之责,且被免官返回原籍常熟。崇祯帝自缢后,清军占领北京,南京建立弘光小朝廷。柳如是支持钱谦益为反清复明,当了南明小朝廷的礼部尚书。
不久,清军南下,当兵临城下,柳如是劝钱谦益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谦益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而柳如是“奋身欲沉池水中”,但硬被钱氏托住。随后,钱谦益和诸明朝大臣在滂沱大雨中开城,向清军统帅多铎迎降。随后根本就不用提醒,自己偷偷地主动剃发,时人有诗曰:“钱公出处好胸襟,山斗才名天下闻。国破从新朝北阙,官高依旧老东林。”
钱谦益降清去北京后,任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但柳如是羞与为伴,坚辞不往,仍留在南京。
钱谦益因在北京做官不顺,半年后便称病辞归。后来又弟子黄毓琪写诗讽刺清廷案发,钱谦益受牵连被捕入大牢。产后卧病在床的柳如是冒死上书总督府,要求代夫受刑,并贿赂营救。总督府感其诚心苦意,又查证钱谦益确无乱上之举,便将钱谦益放出,历时40天。
钱谦益此后颇后悔投降清朝之事,遂在柳如是的支持下,与尚在抵抗清朝的郑成功、张煌言、瞿式耜、魏耕等人取得联系,全力资助,慰劳抗清义军。听闻郑成功连克数镇,钱谦益欣喜若狂,赋诗《金陵秋兴八首次草堂韵己亥七月初一作》等,直斥清廷“沟填羯肉那堪脔”,“杀尽羯奴才敛手”。
不过北伐失败,他心灰意冷,“忍看末运三辰足,苦恨孤臣一死迟”。这种左右反复之举,也是钱谦益被乾隆皇帝列入“贰臣传”的重要原因。乾隆三十四年,上谕称:“钱谦益本一有才无行之人……大节有亏,实不足齿于人类!……夫钱谦益果终为明朝守死不变,即以笔墨腾谤,尚在情理之中;而伊即为本朝臣仆,岂得复以从前狂吠之言,列入集中?其意不过欲借此以掩其失节之羞,尤为可鄙可耻!”
1664年,钱谦益去世时,柳如是还不到五十岁。钱氏乡里族人聚众欲夺房产,柳氏为了保护钱家产业,吮血立下遗嘱,然后解下腰间孝带悬梁自尽,情形极为悲惨。一代风流奇女,香消玉殒,余恨不禁,而此时距钱谦益去世仅两个月。
柳如是死后,不但未能与钱谦益合葬,反而被逐出钱家坟地,柳如是的墓在虞山脚下,孤坟一座,墓前石碑只一米高,上刻:河东君。百步之外,则是钱谦益与原配夫人的合葬墓。
如此看来,柳如是嫁给钱谦益,真是遇人不淑,实在令人可叹、可惜、可悲。(原文来自平行线的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