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海上之盟是导致北宋灭亡的真相吗?
1120年2 月,宋朝看到金国对辽国摧枯拉朽的攻势,觉得辽国灭亡的时间不远了,想在火中取栗,趁机捞一把,派遣赵良嗣出使金国,没有带着两国交好的国书,但是带着宋徽宗的御笔,准备随时签署协议。名义上仍然是买马,实际上就是具体落实约金攻辽,成功后收回燕京一带土地。
赵良嗣,原名马植,祖籍是燕云十六州的北部地区,自从辽国占据燕云十六州以后,马家成为辽国的汉族大姓。顺便说一句,辽国占据燕云十六州后,采取了很得力的民族融合的政策,契丹人、 *** 的地位基本是一样的。小说《 天龙八部》 中,萧峰父亲萧远山是契丹人,胸口有契丹的狼头标志,母亲为 *** ,夫妻极为恩爱,萧远山看到妻子死了之后立即跳下悬崖殉情;阿朱是大理人(云南人在江浙一带长大),不因为萧峰是契丹人就歧视他,对其情深义重,丝毫没有例如当代嫁给日本人就有“投敌卖国”的耻辱感;智光大师逝前写道“ *** 契丹,亦幻亦真,恩怨荣辱,俱化灰尘”,把汉族与契丹族放在同等的位置,这也反映出当时的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的社会特征。
北宋末年,马植在辽国做官,因人品不好,为同僚所排挤,眼看就混不下去了,看到隔壁邻居的女真人日益强大,对辽国构成了强大的威胁,而辽国却不思进取日益腐败,便想为自己谋取一条后路。因为他是 *** ,便想投靠宋朝,正巧赶上童贯出使辽国,马植觉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在童贯路过燕京时,连夜要求拜见童贯。童贯当时刚刚被天祚帝奚落一阵,怀恨在心。正好这个辽国人前来求见,童贯心中也纳闷,不知道这个辽国人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一见面,马植立即来了一个北宋版的“隆中对”:”大宋本是天朝大国,皇上圣明(不知道听谁说的),万民恭顺。马植本为 *** ,心仪大宋许久而报国无门。辽国本是夷狄禽兽之流,现天祚帝荒淫无道,已成奄奄一息之态。不仅仅大宋对燕云十六州有收复之志,女真人也对辽国恨之入骨。如果大宋派遣使臣与金国结盟,南北夹击共灭辽国,则祖宗基业可复,一统天下! 童贯听后,喜出望外,认为马植乃是一位深谋远虑、志在天下的才俊之士,立即将其带回宋朝,并且推荐给宋徽宗。宋徽宗也是一个目光浅薄之士,并且正在酝酿联金灭辽,立即奉为座上宾,并赐国姓“赵”给马植。从此,马植改名为赵良嗣,成了正经八百的“国姓爷”。1120 年4 月,赵良嗣作为大宋使者出使金国,阿骨打正在前线指挥,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他没有马上和赵良嗣商讨夹攻辽国之事,而是让赵良嗣跟随金军观看金军如何攻占上京。金太祖确实是用兵如神,用了大约两三个时辰就把辽上京攻下来了,充分地向对方炫耀了武力。
随后,双方开始谈判夹攻辽国之事,最后达成如下协议:双方共同出兵,夹击辽国,灭辽以后,燕京(今北京)一带土地归宋,但需要宋朝自己攻取。宋朝将每年给予辽国的50 万岁币(宋辽澶渊之盟的后果)转送与金国。表面来看,宋金是平等的,但是宋每年要给金50 万的岁币,宋除了获得燕京一带的土地之外,其余的地位与宋辽关系相比没有任何的变化。但是,即使是不平等条约,考虑到可以借机收回魂牵梦萦了一百多年的“燕云十六州”的燕京部分,宋朝无能的统治者也全部答应了。由于双方的使者是从海路走的,宋金结盟又被称为“海上之盟”。
宋金结盟对于三个当事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首先,宋金结盟极大地改变了金辽的力量对比。虽然无能的宋军在夹攻辽国的战斗中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但是宋金结盟的现实对金人士气的鼓舞是无法估量的。此后,金人坚定了灭辽的决心,促使正在进行的辽金议和迅速走向破裂,这不能不说与宋金结盟有一定关系。 其次,宋金结盟对于已经是日薄西山的辽国来说是致命的打击。虽说宋军在战场上确实很废物,没有给辽国制造多少麻烦,但是至少牵制了一部分辽军,并且在瓦解辽军的斗志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无疑加速了辽国的灭亡。宋虽然可以收回五代十国以来丢失给辽国的部分土地,但是在与金的交往以及随后的对辽战争中,把自己的腐朽懦弱无能表现得淋漓尽致,唇亡齿寒,宋最终成为辽国灭亡之后的又一个牺牲品。
从最终结果可以看出,宋金结盟其更大的受害者是辽国,宋也没有得到多大的好处,最多是满足了一两年的虚荣心就可耻地灭亡了,更大的胜利者是新崛起的金。历史学家认为,后来的“靖康耻”其实来源于“海上之盟”的草率决定,宋徽宗不该因为蝇头小利就放弃了与辽国的百年友谊,况且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也不考虑,是很没有战略眼光的一招臭棋。所以宋钦宗一即位,立即把“海上之盟”的提出者以及使者“国姓爷”赵良嗣抓了起来流放到外地,后又派人杀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