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儒释道大融合 误入歧途酿成了国破家亡的惨剧!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06-02)180

(指点江山谈“儒释道”第四十二期)

我们所说的三教合一的大里程,在现在人看来的确有着跑偏的感觉,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长久以来的中国历史中,六艺即使儒家最基本的要素。他其中不仅包括了儒家典籍的掌握,也要求者儒生要对天文地理都要有所涉猎,而不是成为一个个只会写八股文的书生腐儒。而道家也不仅仅是只会故弄玄虚的装神弄鬼,他们也是有着医学与天文,还有化学知识的。陶弘景就是一个大医生,葛洪是个著名的道士,但也是个伟大的化学家。甚至于传承千年的历法也都是有一代代钦天监的官员修订的。

​儒释道大融合  误入歧途酿成了国破家亡的惨剧!

所以,儒家道教佛教的本来面貌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样子。我们现在所认为的三教都是蒙上了尘埃的样子,我们要思考的是怎样恢复它们本来的面貌,而不是一味的加以批判,什么儒家就是封建礼教,什么道教就是装神弄鬼,什么佛教就是让人笃信神灵。我们必须要追根溯源,看清楚历史在被人涂抹之前的面貌。

不可置否,三教中除了儒家是政治担当之外,剩下的两教都是有着宗教矛盾的。但是,所谓的宗教矛盾也并不是西方人中世纪搞的那一套宗教。我们的道学和道教已经有过清晰的解释,一个人对于道学的笃信并不能说明这个人就是一个对道教推崇的信徒。事实上也根本不是这个样子。比如张良,他是刘邦手下最重要的谋士,他就是一个道学者,但是深谙道学的他却绝不是一个身穿道袍装神弄鬼的道士。没有神秘兮兮的宗教流程,道就是自然,就是任性而为罢了。

​儒释道大融合  误入歧途酿成了国破家亡的惨剧!

现在很多人都在批判宗教,但却将道教和道学混为一谈。我们必须要搞清楚,我们现在所探讨的道教就是包括了道教的道学,我们现在所研究的佛教就是有着劝人向善思想的佛法典籍在内的,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单单只是那些在香火缭绕中的金身早想,泥塑木胎。

但是我们必须要认清现实,我们的三教融合的确出现了问题。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可谓是遍览古籍,他对于格物的理解一定是非常深厚的,他深刻的明白一切的本源,但是他之后无数的理学学生却不明白,也不去深究为什么。这是朱熹的错吗?他已经讲出了格物致知的道理,只是后人没有跟着走下去罢了,一位万物的道理太过复杂,倘若没有天才,怎么能同时了解天文地理,而却还能格物致知呢?

所以后进的学生开始不注重研究反倒是开始对繁文缛节讲究的一层又一层。这已经是走向了偏路。

​儒释道大融合  误入歧途酿成了国破家亡的惨剧!

或许是因为封建制度根深蒂固的原因,每一个揭竿而起的平民英雄都将宗教深深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们宣称自己的身份是上天授予的,是经过各方诸神首肯的。而因为这些教派的教义中都有着生死轮回、消极避世的观点,所以百姓经常被这些简单易懂的观点所了解,也不去关注这些教派本身的意味。

甚至于哪怕是在心学上有着很高建树的王阳明,也没能改变掉儒学研究落入理论化的泥淖的现状。尽管心学在强调我们要学习天文地理的知识,但是他却不会交给你确切的 *** ,你这能凭着自己的天赋去发现去研究,所以大多数人就因为没有 *** ,而不能进行学习,从而掉入了一个怪圈,明明知道要学习,也知道要进行研究但却就是不能进行研究,总是留在表面上。

​儒释道大融合  误入歧途酿成了国破家亡的惨剧!

一个祈求千金的信徒必然会对宗教做出供奉,可能还会捐出大量的金银钱帛,这定然会使得庙宇更加精美,宗教的掌权者更加高兴,可是一个只会研究宗教的学问家并不能实际推动什么。所以三教融合地过程中丢掉了太多的精华,因为这些精华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学习,但是保留下来的糟粕迷信却根本不耗费什么就能获得大量的利益。

所以,明清两朝以后,原本处于世界巅峰的中国,科技水平渐渐落后,人民也越来越保守,统治阶级故步自封,最终被外国人的枪炮轰开了国门,酿成了国破家亡的惨剧,可这一苦果最终还是被无辜的百姓含着眼泪所吞食。一步步走到今天我们自然应该考虑三教融合的结果是否走向了我们希望的方向呢?他并没有带来科技的大发展,反倒是使得山河破碎。我们应当反省,也应该对作出改进。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006/318527.html

“​儒释道大融合 误入歧途酿成了国破家亡的惨剧!” 的相关文章

魏延守汉中十年都没有事情 姜维接手为何一个月都守不住

魏延守汉中十年都没有事情 姜维接手为何一个月都守不住

对魏延固守汉中10年无人能破,为何姜维一接手,连30天都守不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了打赢汉中之战,刘备几乎倾举国之力,除了关羽留在荆州战场,其余的大小将领几乎全都出动了。赵云与黄忠负责定军山,张飞与马超负责下辩之战,应对曹洪曹休。其他将领也都各就其位,跟在刘备...

马援的一生有何作为?他没能成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是因为什么?

马援的一生有何作为?他没能成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是因为什么?

云台二十八将,是指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的过程中,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28员大将。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马援“少有大志”,长大后担任郡督邮。在一次押送重犯途中,马援“哀而纵之”,自己亡命北地郡。许多当地人敬佩马援私放死囚的义举,心甘情愿归附他,使马援成为数百户人家的主人。马援经常激励他们:“丈...

关羽败走麦城时路过马超封地 马超为何没有出手救人

关羽败走麦城时路过马超封地 马超为何没有出手救人

对当年关羽败走麦城,恰好路过马超的封地,为啥马超不救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英雄好汉,便要提到一本名著了,没错,那就是《三国演义》。书中虽说在描述战争的情节占比很大,但也侧面描绘和突出了三国各路好汉的英雄形象,比如刘备、张飞、周瑜、诸葛亮、司马懿等这些人物,他...

汉景帝仁厚爱民 最后为什么让上万人陪葬

汉景帝仁厚爱民 最后为什么让上万人陪葬

汉景帝十分朴素,仁厚爱民,为何会要求上万人为他陪葬?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倘若说起汉景帝的话,世人都会称赞不已,此人是汉文帝刘恒嫡长子,孝文皇后窦氏(即窦太后)所生,也是西汉时期的第六位皇帝。汉景帝十分朴素,仁厚爱民。除了平定七国之乱以外,从来没...

乾隆在位时期和珅作为一个贪官 乾隆为什么不杀他

乾隆在位时期和珅作为一个贪官 乾隆为什么不杀他

还不知道:乾隆死前不杀和珅有哪些因素?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到贪官,无可避免的会提到和珅,这个清朝巨富,一个人的资产抵得上清政府十五年的收入总和,这可是真正意义上的富可敌国,那么千古一帝乾隆为何不杀和珅,而且对其贪污腐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首先,和珅能成为乾隆身...

后世是如何评价程普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程普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程普(?~215年),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东汉末年江东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程普曾跟随孙坚讨伐黄巾军,继而参加讨伐董卓的战斗,斩华雄、破吕布。孙坚死后,又助孙策平定江东。孙策曾经兵败被围,程普将孙策救出重围。在孙策死后,他与张昭、周瑜等人共同...

司马光砸缸讲的是什么故事?司马光救的是谁?

司马光砸缸讲的是什么故事?司马光救的是谁?

司马光是中国北宋思想家、历史学家。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司马光砸缸》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这个故事一度还被现代人改编成了儿歌。故事里的有两个两个主人公,一个是司马光,一个是被救的孩童。没错,司马光就是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作者。不过比起他所写的这本史书而言,可能很多人更为熟悉的是发...

丁奉: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权臣,一生统兵与北方政权征战

丁奉: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权臣,一生统兵与北方政权征战

丁奉(?-271年),字承渊,庐江安丰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权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丁奉年少从军,骁勇善战。太元二年(252年)东兴之战,丁奉大破魏军前屯,迁灭寇将军。吴景帝孙休在位时,丁奉设计斩杀权臣孙綝,替孙休夺回了皇权,官拜大将军,开始掌握吴国军政大权。永安三...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