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自古申冤难:古代地方官员和豪绅如何截拿 *** 者

历史文化4年前 (2020-06-21)200

大而化之地说,中国古代属威权社会,统治者不希望臣民有强烈的权利意识而去打官司。因为打官司本身,就算是“民风刁顽”,也是对专制的威胁。孔子的名言“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易经》里那句“讼则终凶”,这两句话随着历史的发酵,无限膨胀为官府的“伟大理想”———从“息讼”变为“压讼”。问题的另一个层面是,封建统治者要向臣民显现“青天”形象,让人相信问题出在地方官员身上,皇帝还是英明的,所以要给臣民一个“来京 *** ”的合法渠道。“告御状”,本身还有着德政的寓意,是一种底层百姓的政治寄托。但显然,既要息讼,又要彰显德政,存在一定冲突。

从效果看,京控也是中央 *** 控制地方,皇帝控制官员的政治手段。就像皇帝能任意开启、关闭其他沟通渠道(言路)一样,皇帝也控制着京控的阀门。比如,嘉庆帝即位之后,出于政治手腕也罢,励精图治也罢,反正一改其父乾隆帝严格限制京控的政策,表示要“勤求民隐”,不许官员限制百姓京控,甚至称自己有时间的话会审阅每起京控案的卷宗。在京控上,大体上形成了中央为彰显“政平讼理”,地方官员为“劝民息讼”的博弈;如何保障百姓的权利,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统治者内部的平衡。地方官员甚至为了“息讼”,不惜“ *** ”———截拿。

有的截拿,是被控告的地方豪绅在路上抢走京控者的盘缠,阻止其京控,但地方豪绅显然与地方官员有勾结。有的就是地方官员派差人截拿“ *** 者”。比如清末的东南漕运系统中,地方官员甚至养着打手“专殴控漕之人”,使得东南办漕之民,控告无门,又进一步激起民变。最奇怪的是“ *** ”甚至有时是全国一盘棋,比如1836年四川陈某打算京控,到达北京附近的涿州时,因为东西被窃而告官,当地查验现场时搜到状纸一张。州官直接通知直隶总督琦善,并将陈某解回四川原籍,不令京控。京控的法律制度到底是怎样的呢?

早在《周礼》里就有“肺石听辞”、“路鼓之制”,这是百姓向皇帝、中央机关 *** 的最早记载。路鼓后来演变为“登闻鼓”、“鸣冤鼓”。但向皇帝“直诉”,乃至一切告状,并不是统治者喜欢的。查一下《大清律例·刑律·诉讼》就会发现,那不是什么诉讼法,而是“不让告状法”。其中维护告状人权利的“听讼回避”只有一条规定,而打击“诬告”的有26条规定,打击越级 *** 的“越诉”条目有27条规定,剩下的就是官府严厉打击“教唆词讼”之类的规定。

“越诉”与京控的“直诉”关系密切。从隋代开始,统治者就确立了严格的逐级告状制度,案件必须经县、郡、州、中央省部逐级上告,越过一级就算“越诉”;只有走完上述程序后,或者官员都不受理时,才可以敲登闻鼓向皇帝直诉。如果向皇帝“越级 *** ”,那么也构成越诉。唐代法律规定:越诉就是犯罪,要笞四十;官员受理越诉,一样是犯罪。还有一种直诉方式,叫“邀车驾”,俗称拦驾告状。唐代把这视为普通的“越诉”,即便冲入皇帝仪仗也只是杖六十。但明朝法律规定:告状者冲入皇帝仪仗,就可判绞刑。事实上,随着京控者越来越多,明清两朝应对京控的措施也越来越严厉。明朝晚期每一朝皇帝都会出台严控京控的新政策。比如嘉靖朝规定:告状者“于登闻鼓下及长安左右门等处自刎自缢,撒泼渲呼者,拿送法司,追究教唆主使之人,从重问拟。”可见当时通过自残告状的人,并不少;明朝统治者也并不顾惜,这些规定都被清朝所继承。

清朝规定, *** 者只可敲设于都察院和步军统领衙门之外的“鸣冤鼓”,但不允许“邀车驾直诉”。咸丰元年,皇帝从西陵回京,有当地妇女希望减免粮租就拦驾呈诉,因为兵丁拦阻引发冲突,妇女们拿石头掷打兵丁。此事为首者张伊氏,以“妇女犯殴差哄堂罪”,发配边疆驻防地为奴。清代对于京控的处理流程有明确规定:都察院接受 *** 后,认为情节较重的向皇帝具奏;情节较轻的,受理之后再转回各省总督、巡抚办理。都察院和步军统领衙门每年两次,催告各省逾期未结的案子,并向皇帝汇报。前面说了,中央要“政平讼理”,地方官员却想着“劝民息讼”,乃至“压讼”,地方官员除了用截拿手段控制京控外,对于中央已经受理的京控也想办法“搞定”———

比如拖延手段,案子发回到各省督抚手里,但下属地方官员早把京控人视为寇仇(丁日昌的说法),他们一般无视20天内遣送证人的期限,而且常常是先遣送一些无关的或不重要的证人,造成省里无法审理发回的京控案。有的官员则在和稀泥。因为法律规定京控不实,就是诬告,要受处罚。但官员又不愿把案子审得太明白,证明就是诬告并处刑,那会引发新一轮的京控,而会通过简单地责打京控人,了结案件。针对这种情况,朝廷在1882年发过一道命令强调:如果京控属实就惩罚罪犯;如果京控不实就惩办原告;禁止使用模棱两可的语言。到了清朝末年,京控制度纠正错案的效率越来越低。一件京控案件,少则需要三年两年,多则需要十几年二十年方可审结。到光绪年间,关于“近年各省京控,从未见一案 *** ”,或“州县承审京控上控各案,往往逾期不结”的记载,极为常见。最后随着清王朝的灭亡,中国延续了两千年的京控制度也消亡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006/321796.html

“自古申冤难:古代地方官员和豪绅如何截拿 *** 者” 的相关文章

钱惟演:吴越忠懿王钱俶第七子,博学能文,在文学创作上颇有建树

钱惟演:吴越忠懿王钱俶第七子,博学能文,在文学创作上颇有建树

钱惟演(977年-1034年9月3日),字希圣,杭州钱唐(今浙江杭州)人。北宋大臣、外戚、文学家,秦国忠懿王钱俶第七子,章献明肃皇后刘娥之兄刘美的妻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自幼好学,随父归宋,历任右屯卫将军、右神武将军、太仆少卿、直秘阁、吏部司封郎中、知制诰、给事中、知...

梁武帝萧衍为何会被称为菩萨皇帝?生平如何

梁武帝萧衍为何会被称为菩萨皇帝?生平如何

梁武帝萧衍是南北朝南梁开国皇帝,在位47年时间。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唐朝诗人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朝“四百八十寺”?读者不禁要问,为何南朝会有这么的寺庙?其实这与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有关。因为这位皇帝...

历史上真实的管仲是个什么样的人?生平如何

历史上真实的管仲是个什么样的人?生平如何

管仲是齐国的宰相,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三国时诸葛亮常自比为管仲、乐毅,管仲是齐国的宰相,乐毅是燕国的大将军,管仲辅佐齐桓公,使齐国的国力和外交地位都凌驾于中原列国之上,乐毅则率领燕国大军横扫齐国七十余座城池,又将其他诸...

历史上王彦章的真实实力怎么样?有何作为?

历史上王彦章的真实实力怎么样?有何作为?

王彦章,五代时期后梁名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大唐灭亡之后,中国的历史便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后梁是五代的第一个朝代,由梁王朱温在公元907年篡唐称帝。本就是各路王侯藩镇割据的时代,后梁的建立同时也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纷争,期间难免会有艰巨战,而这时一位...

清朝大内侍卫负责保卫皇宫 他们的武功到底有多高

清朝大内侍卫负责保卫皇宫 他们的武功到底有多高

对清代大内侍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清的大内侍卫功夫到底有多厉害?只要是古装的电视剧尤其是清代相关的,我们必定能看见大内侍卫频繁出厂。其实这些人就是武官的一种,虽然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作为护卫,但是大部分的时候只是在皇上或者其他宫中贵人身边伺候的人。在明代时期我们熟悉...

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什么样的 诸葛亮真的有那么神吗

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什么样的 诸葛亮真的有那么神吗

对蜀汉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诸葛亮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们印象中的诸葛亮有多厉害?在《三国演义》中,他是论个人实力几无敌手的";卧龙";,在刘备的再三邀请下出山,在敌军军队压境时临危不乱,在战事吃紧时创造木牛流马,在三国鼎立时稳住蜀汉阵...

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到底是什么样的 所谓的汉贼是不是真的

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到底是什么样的 所谓的汉贼是不是真的

对曹操和汉献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正史中的曹操是什么?曹操真的是汉贼吗?后来尽管诸侯联军已经攻破了洛阳,本来可以乘胜追击的情况下,诸侯联军却因为分赃问题大打出手,白白错失了打败董卓的机会。曹操兵少将寡,独自追击董卓时被打败差点死在战场上,幸好军士把马匹让给他才得以...

在古代什么是九锡?三国时期有哪些人得过这份荣耀?

在古代什么是九锡?三国时期有哪些人得过这份荣耀?

三国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古代,九锡其实是九赐,因为锡与赐是通假字。它是中国古代皇帝给予大臣的最高礼遇,主要包括车马、衣服、虎贲、乐器、纳陛、朱户、弓矢、铗钺、柜鬯九类物品。历史上,许多开国皇帝都接受过九锡,因此,九锡成了篡逆的...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