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聊斋志异》之聂小倩 聊斋中的个性女鬼聂小倩

诗词文献4年前 (2020-06-30)270

《聊斋志异》之聂小倩:聂小倩这一人物形象既是蒲松龄《聊斋志异》一书中的一个人物,也是本文的一位女主人公。由于《聊斋志异》是一部写狐鬼为主的著作,聂小倩就是本文中塑造得比较丰满的具有人性的鬼。由于她的魂魄堕落于苦海,被妖魔而胁迫、摄血害人,但她又与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鬼的形象有所区别。她具有人性最初的良知,是一个有几分善良的女鬼,由于她自身得不到自由,被迫去害人,她的本性就不可能表现出来,她不甘受邪恶势力的控制,想摆脱痛苦的生涯,她顽强反抗、力求争取做人的执着、远离黑暗、逃离堕落险境,寻找机会进行顽强反抗,最终得到了应得的自由、求得了解放。

聂小倩在寺侧下葬以后,就生活在老妖的钳制之下,受其驱使、被迫去卖弄色相,借以害人。因此,她既是个害人者,又是一个受害者。小说首先是从害人者的角度来写她,而后又着重从受害者的角度来写她。聂小倩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与痛苦的,因为她不甘于受役却又不得不从命,她曾这样向宁采臣倾诉肺腑之言:“……小倩,姓聂氏,十八夭殂,葬于寺侧,被妖物威胁,历役溅务,腆颜向人,实非所乐。”

从这几句就可以看出造成她内心痛苦的原因是受胁迫,她不得不去做一种她所不愿做,并且深以为羞的“溅务”。这种难以解脱的内心痛苦,是从她与老妖的矛盾中产生的,同时,又反映着她那美好的灵魂并没有因为身处逆境而变得丑恶堕落。为了摆脱眼前的这种处境。她必须把尸骨迁走。她在请求为人正直的宁采臣帮助她迁走尸骨时说:“妾堕玄海,求岸不得,郎君义气干云,必能拔生救苦,倘肯囊妾朽骨,归葬安宅,不啻再造”她视迁葬为再生,迫切希望走上新的生活之路。

小说在描写聂小倩受老妖驱遣去勾引宁采臣而遭到严斥这件事时,恰到好处地把握了艺术描写的火候。作者在双方的矛盾冲突中没有过多地渲染聂小倩的情绪反映,在宁采臣的严词斥责面前,聂小倩不是恼羞成怒,而是赞叹与惭愧,她赞叹宁采臣的品质,自言曰:“此汉当是铁石,女惭出”,则是她在这样的品质的人面前深感自己的所为是无比的卑污与可耻。即使在这样描写聂小倩履行“溅务”的情形下,作者也没有损害这一人物形象,重点在展示聂小倩思想领域中那些美好的东西。

聂小倩在与宁采臣第二次见面时,聂小倩是为了救助宁采臣。因为老妖派夜叉前来下毒害宁采臣,更为了请求宁采臣帮助她迁葬,以摆脱老妖的控制,这样的情景中,不再是聂小倩与宁采臣的矛盾冲突,是他们俩与老妖的矛盾冲突,尤其是聂小倩与老妖的矛盾。聂小倩对老妖的强烈反叛、奋力逃离魔掌、与老妖大战,救助了自己,也救助了被老妖所迫害的宁采臣的生命。聂小倩与宁采臣在互相救助中进一步礼了解,二人产生了爱恋之情。宁采臣对聂小倩的境况与际遇身为同情,也非常感激她对自己的救助之恩,聂小倩则视宁采臣为自己最为信赖的人,希望宁采臣能将自己复魂,能将尸骨迁葬。

宁采臣将聂小倩的尸骨带回故乡,将其尸骨埋葬在书斋附近,这样聂小倩便可以经常出入于宁宅,在此情况下,发生了聂小倩与宁母的矛盾冲突。如果说小说在聂小倩与老妖的矛盾中表现的是对邪恶势力的憎恨,对卑贱营生的厌恶,在她与宁采臣的矛盾中着重展示的是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敢于救人于危难的正义感的话,那么,在她与宁母的矛盾中,主要刻画的是她的勤劳和善良贤惠。宁母首先对她并无好感,对她怀着几分恐惧,因为聂小倩是一个鬼,但后来,见到聂小倩善于操持家务,待人接物有无不得体,就改变了对聂小倩的态度,由恐惧变为疼爱,不把聂小倩视为鬼。忌讳说聂小倩是鬼,并想让聂小倩成为自己的儿媳。宁母的这一变化,是聂小倩勤劳、贤惠、善良的实际行动所感化的结果,是聂小倩持一颗执着的心为理想为光明为自由为解放所做的追求,所努力换回来的。蒲松龄把中国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赋予了聂小倩这样的鬼魂,同时又说明了聂小倩所具有的反抗精神。

在黑暗的封建社会里,聂小倩这一典型形象只是社会遗弃的一个弱小的妇女形象,聂小倩这样的女鬼是封建社会中妇女的代言人。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中的妇女受压迫受抛弃,在强大的黑暗势力下,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压迫下,聂小倩代表着一批具有反抗、抗争、争取自由、建立美好家庭、实现美好愿望的青年妇女的心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迫害的妇女对邪恶势力的反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006/323363.html

“《聊斋志异》之聂小倩 聊斋中的个性女鬼聂小倩” 的相关文章

李沆:北宋时期名相、诗人,以清静无为治国,注重吏事

李沆:北宋时期名相、诗人,以清静无为治国,注重吏事

李沆(hàng)(947年-1004年7月23日),字太初,洺州肥乡人,北宋时期名相、诗人。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李沆登进士第,任将作监丞、通判潭州,召直史馆。累迁至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辅导太子赵恒(宋真宗)。至道三年(997年),真宗...

姚璹:唐朝武周时期宰相,创立《时政记》,屡次进谏

姚璹:唐朝武周时期宰相,创立《时政记》,屡次进谏

姚璹(shú )(632年-705年 ),字令璋,吴兴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武周时期宰相,史学家姚思廉孙子,博州刺史姚处平的儿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永徽年间,举明经进士,候补太子宫门郎,迁秘书郎。学识出众。善于文辞,迁中书舍人,册封吴兴县男。武则天临朝称...

历史上萧统是什么身份?他为何编纂《昭明文选》?

历史上萧统是什么身份?他为何编纂《昭明文选》?

南朝梁),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第三个朝代,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萧统是南北朝时期南梁开国皇帝萧衍的长子,因其去世后谥号“昭明”,故称“昭明太子”。萧统聪颖好学,史书记载其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虽然贵为太子,却为人谦和。萧统虽然英年早逝,但其所著的《昭明文选》却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

陈希烈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被欧阳修列入《奸臣传》

陈希烈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被欧阳修列入《奸臣传》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陈希烈(?-758年...

北宋史学家范镇简介:著述甚丰,曾参与修编《新唐书》

北宋史学家范镇简介:著述甚丰,曾参与修编《新唐书》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范镇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范镇(1007年—1088年),字景仁,华阳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翰林学士。范镇著述甚丰,曾参与...

宋仁宗的后宫中有多少妃子?《宋史》是如何记载的?

宋仁宗的后宫中有多少妃子?《宋史》是如何记载的?

《宋史》中记载了宋仁宗的七位后妃,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宋史》由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撰修于元朝末年,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其中关于宋仁宗赵祯后妃没有全部记录,有载的只有两位皇后和五位嫔妃(而可查史料,仁宗后妃共16人),她们分别是:宋仁宗郭皇后...

北宋殿中侍御史张唐英简介:著有《仁宗政要》、《宋名臣传》

北宋殿中侍御史张唐英简介:著有《仁宗政要》、《宋名臣传》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唐英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唐英,自号黄松子,蜀州新津人。生于宋仁宗天圣七年,卒于神宗熙宁四年,年四十三岁。少攻苦读书。及...

南宋官员郑伯熊简介:遗著有《郑景望集》《郑敷文书说》

南宋官员郑伯熊简介:遗著有《郑景望集》《郑敷文书说》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