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战争与气候:司马懿陷蜀埋伏险被烧死突降雨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07-05)110

《三国志·蜀志·周群传》:“羣少受学于舒,专心候业……常令奴更直于楼上视天灾,才见一气,即白羣,羣自上楼观之,不避晨夜。故凡有气候,无不见之者,是以所言多中,”《晋书·艺术传·戴洋》:“侃薨,征西将军庾亮代镇武昌,复引洋问气候。”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阴沟水》:“[文穆]郡户曹史,征试博士太常丞,以明气候,擢拜侍中右中郎将。”唐刘禹锡《边风行》:“将军占气候,出号夜飜营。”

战争与气候:司马懿陷蜀埋伏险被烧死突降雨

*** 配图

气候对于战争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除了谋略、武器、士气、得道、失道这些关键因素,气候有时也会出来搅局。现代战争都会受此影响,更不用说在科学比较落后的古代,其受气候制约的程度就更深了。例如《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火烧葫芦谷,本来已经将老对手司马懿父子引入埋伏圈,蜀军堵死峡谷前后的出口,再点燃早已准备好的干柴,无处可逃的司马懿父子眼看着就要从历史的舞台上消失了,结果来了一阵暴雨,浇灭了火焰,司马懿父子得以狼狈逃窜。虽然火烧葫芦谷之战是虚构的,但是也可看出突变的气候对于战争胜负局面的影响。

最近翻阅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的《天道与人文》,发现竺可桢对史上关于气候与战争的关系很有研究。

竺可桢首先举例楚汉争霸。项羽乌江自刎时,埋怨老天不帮忙,“天之亡我”。司马迁揪着这句话,在《史记》里狠狠地批评了霸王一番。竺可桢则认为,从气候角度出发,项羽的埋怨有一定的道理,并且从《史记》和《汉书》中都找到了替项羽辩护的证据。项羽当年以数万大军打得刘邦几十万联军满地找牙,被赶到睢水河边,如果不出意外,刘邦基本上就被收拾掉了。结果呢?忽然没理由地刮起一阵狂风,连屋顶都被掀翻,连大树都被拔起,敌我双方根本分不清彼此,刘邦带着几十名亲信从楚军的视野里消失,捡得一条性命逃出重围。突变的气候虽然没有改变战争的结局,却改变了刘邦的结局。所以说,项羽的遗憾也不是没有缘由的。

战争与气候:司马懿陷蜀埋伏险被烧死突降雨

司马懿( *** 配图)

竺可桢又举例明朝的李景隆,他是朱元璋外甥李文忠的儿子,一个军事发烧友,喜欢带兵。朱棣和侄儿朱允炆争夺帝位,李景隆代表建文帝朱允炆北伐,攻打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的根据地——北平。本来打得蛮顺利的,他只要坚持一下,基本就能活捉朱棣父子。

结果李景隆不知道哪根筋不对,忽然停止攻势。这么一停,老天就变脸了,忽然降温,大地结冰,整个北平城变成一座冰城,根本无法攀援进攻。李景隆手下的士兵不要说发动攻势,就连站在那里不动都有生命危险,因为他们都是南方人,“植戟立雪中,苦不得休息”。

气候的逆转,导致军事形势的逆转,朱棣的军队出击还在寒风中哆嗦的李景隆军队,李景隆大败亏输,狼狈逃遁,从此南北军事形势也逆转。朱棣在总结这次战役时,除了嘲笑李景隆的无能,也提到了气候的因素:“南卒柔脆,不能犯霜冒雪。”

战争与气候:司马懿陷蜀埋伏险被烧死突降雨

司马懿( *** 配图)

当然,如果对恶劣的气候过于依赖,也会导致疏忽大意,从而被敌人击破。竺可桢举例唐朝的“李愬雪夜破蔡州”。当时的军阀吴元济在堡垒里呼呼大睡,他认为天降大雪,气候严寒,唐军根本不可能在雪夜发起军事行动。结果李愬出其不意,在雪花纷飞之夜,带着小分队冒险出击,一直打到吴元济的院子里,活捉吴元济。

再如著名的赤壁之战,《三国志》的注释者裴松之(南朝)认为全靠东风给予孙刘联军方便,杜牧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假设,也不是没有道理。别以为杜牧只是诗人,他也是懂军事的,他给《孙子兵法》做的注解,在学术界很有地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007/324136.html

“战争与气候:司马懿陷蜀埋伏险被烧死突降雨” 的相关文章

卢循:东晋末年群雄之一,曾起兵作乱,兵败后自杀

卢循:东晋末年群雄之一,曾起兵作乱,兵败后自杀

卢循(?~411年),字于先,小字元龙,范阳涿县人,东晋末年群雄之一,东汉名儒卢植之后,后赵中书监卢谌曾孙。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士族,从孙恩起兵,孙恩死后,被推为主。朝廷欲安抚东土,命为永嘉太守。元兴元年(402),三吴大饥,乃自临海入东阳,屡被刘裕击败。...

有哪些与王坦之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有哪些与王坦之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王坦之(330年~375年),字文度,太原晋阳人。东晋名臣、书法家,东晋尚书令王述之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坦之出身太原王氏,年轻时与郗超齐名。投靠会稽王司马昱,出任从事中郎,迁大司马长史,袭封蓝田侯。迁侍中、左卫将军,联合谢安等人抗衡大司马桓温。桓温死...

蜀汉和东吴联盟利大于弊 孙权为什么还要袭取荆州杀关羽

蜀汉和东吴联盟利大于弊 孙权为什么还要袭取荆州杀关羽

对联蜀抗曹是好政策,为什么孙权要袭取荆州,擒杀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北伐,一路势如破竹,水淹七军,大败曹军。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最后关羽父子被东吴俘杀。要知道,东吴和蜀汉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是结盟的状...

麋芳和傅士仁跟随刘备几十年 最后为何在刘备巅峰时叛逃

麋芳和傅士仁跟随刘备几十年 最后为何在刘备巅峰时叛逃

还不知道:麋芳、傅士仁跟随刘备25年,为何在刘备势力最鼎盛时期叛逃?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糜芳最终选择背叛刘备,投降东吴,其中的罪魁祸首正是刘备的义弟、义薄云天的“武圣”关羽!需知道,糜芳与刘备的关系可是相当的铁,按理说是不应叛蜀投吴的。了解三国历史的网友应该都知...

诸葛亮手中为何总是拿着一把羽扇,是怎么来的?

诸葛亮手中为何总是拿着一把羽扇,是怎么来的?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不论是出入庭院还是带兵打仗,手里都会拿着一把羽扇,那么这把扇子有何讲究和来历吗?坊间关于羽扇的来历说法不一:一说是师傅水镜先生送的。师傅给了诸葛亮两样宝贝,羽扇和八卦衣。 师傅也有交代,每遇...

李成器是什么出身?他将太子之位让出是为了什么?

李成器是什么出身?他将太子之位让出是为了什么?

嫡长子继承制 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景云元年(710年)的一天,当唐睿宗李旦为了太子人选左右为难时,其嫡长子李成器主动辞让太子之位,要求立弟弟李隆基为太子。自古“无情最是帝王家”,皇子之间为了争夺皇位而骨肉相残的事例...

乾隆知道和珅是一个贪官 乾隆为什么还要重用他

乾隆知道和珅是一个贪官 乾隆为什么还要重用他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明知道和珅贪婪,乾隆为何还重用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了解过清朝历史的小伙伴都知道,和珅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可是当之无愧的。据说,当年嘉庆帝从和珅家查抄的财产,可以抵得上清朝奖金二十年的国库收入。这是就会有人问,皇帝的手下鹰犬众多,难道乾隆...

乾隆一共有多少个儿子 他们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乾隆一共有多少个儿子 他们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一生共有多少儿子?他们结局如何?谁才是乾隆最喜欢的儿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乾隆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中最长寿的皇帝,活了89岁,在位六十年,因此他所生育的子女数量也非常可观,乾隆一生共有27名子女,其中儿子有17个,女儿有10个。虽然乾隆一...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