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为什么要给诸葛亮虚构草船借箭?从草船借箭看大事的成败因素!
罗贯中为什么要给诸葛亮虚构“草船借箭”?从“草船借箭”看大事的成败因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非常神奇的一幕:诸葛亮见江上大雾弥漫,就用载满稻草和青布幔的草船,去“调戏”曹军,骗曹操放箭。曹军不知有诈,结果,让诸葛亮轻而易举从曹兵那里“骗”了将近10万只箭来。诸葛亮谋略的高明可见一斑
说点个人意见吧。在古代,史家的官位并不算高,更没有什么实权,但是,史家也有“可怕”的一面——烦你谁了,朝死里贬你;钟意谁了,朝死里夸你!罗贯中显然就属于这种“可怕”的史家。《三国演义》就是他以《三国志》为基础,加以编改而成,在这个过程中他舍去了很多真实的史料,也在个人情绪的基础上有所增加:
他不喜欢周瑜,所以,周都督除了相貌符实之外,就成了心胸狭窄、智商平庸之辈。要知道,在东吴“内事问张昭、外事问周瑜”,孙权一个人可能看走眼,可难道整个东吴的谋士们也都瞎了吗?那罗贯中喜欢谁呢?诸葛亮呗,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已经不是“神机妙算”了,那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当时是没有长生药,否则,他和如来是一个级别!所有和三国有关的情节,真的、假的、实的、虚的都被拿来拱托诸葛亮了!也真难为老罗了
可是,有意将诸葛亮树立成正面人物的罗贯中,为何要故意虚构出一段“草船借箭”来?而且还要通过“草船借箭”这个环节,揭出诸葛亮的“短”呢?西安了解一下“借箭”吧
“草船借箭”的由来
不发牢骚, 继续说“草船借箭”。正史中“草船借箭”有两个原型:一个是“令船受箭”,一个是“草束借箭”!罗贯中将这两个典故加以整合,安在了诸葛亮身上。
“令船受箭”
“令船受箭”的故事来自《三国志·吴主传》的裴松之注。建安十八年,也就是赤壁之战后的第五年,曹操与孙权在濡须口对垒,两军相持日久,孙权借着水面有薄雾,乘轻舟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军的部署。孙权的轻舟行进数里,并且鼓乐齐鸣。曹操生性多疑,不敢出战,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这是在骂刘表,刘表,字景升)。随后下令,弓弩齐发,射击吴船。孙权的轻舟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发生倾斜,有翻沉的危险。孙权下令调转船头,使另一侧再受箭,这样一来船体就保持了平衡,孙权安然返航。这是孙权一种临战机智的表现。
孙权其人,有其父兄之风,在战场上也十分骁勇,经常身先士卒杀入敌阵,这次危险也是孙权自己找的。他是出风头了,可作为其贴身护军大将的周泰就倒霉了。屡次救他脱险,浑身是伤,基本上没有好地方了。
“草束借箭”
“草束借箭”的故事,原型是唐朝的“安史之乱”时,安史叛军长期围困唐军重要据点睢阳。久战之下,城中缺箭,守军想出一个办法,在月色昏沉的夜间从城墙上向下坠很多草人,叛军以为是守军派出突围的部队,于是乱箭齐发,箭射在草人身上就被带回城中。守军用这个办法跟叛军借了不少箭。罗贯中是懂得军事的人,这个战例他一定也是晓得的。
在历史上,根本没有诸葛亮“草船借箭”的事情。因为当时刮北风,在江北的曹军不怕火攻,诸葛亮的草船却怕火攻,而且船还是连在一起的,这边岸上如果有一只火箭射去,诸葛亮和鲁肃就有变成“现代烤串”的危险。再说,诸葛亮是秘密行动,如果草船失火逃回南岸,指不定连周瑜的水寨都给烧了,那曹操估计能乐疯,“火烧赤壁”就成了他的功绩。所以,《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这种行为十分冒险,那相当于玩命,而且不仅仅是玩自己的命。
凭空虚构的缘由
回到《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为什么要让诸葛亮冒着被烧死的危险去玩“草船借箭”呢?
罗贯中煞费苦心地编织了赤壁之战中的很多细节,正是要从这些地方为读者揭示出,曹操为什么不能统一天下、而刘备为什么能够实现割据一方的基业、诸葛亮后来又为什么不能北伐成功、以及孙权为什么没能实现打通上游的“长江战略”。罗贯中是把自己对这些历史人物因为性格而影响到事业的内因,铺陈在我们面前。
“草船借箭”这一段,个人觉得有三个意思,除了要表现周瑜的意气用事、衬托诸葛亮的深谋远略外,还要刻画曹丞相盲目自大的瞎指挥
一:周瑜的意气用事
周瑜,《三国演义》中的悲情人物,心胸被刻画的十份狭窄(没办法,谁让遇到的作者不喜欢他呢)。不仅这次想通过“军令状”除掉诸葛亮,前后还有多次想干掉他,之所以未遂,其实不为别的,只因为诸葛亮太聪明了,每次都能识破周瑜的心思。让这样的人存活,那就是“养虎为患”,将来成为对手的话,势必会成为自己的“克星”,所以,周瑜一定要先下手为强。后来《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果然成了他的大患,直到把周瑜给气死。周瑜少年得志,一直被孙吴阵营立捧,从来都是“头号种子选手”,30多岁了还被称为“周郎”。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让周瑜形成了一种“性格悬滞”,心理年龄保持在25岁左右,而且还是情商很低的那种。
这时候,天上掉下了个人,可惜不是林妹妹,而是诸葛亮。
在周瑜眼中,诸葛亮比他帅、比他年轻、比他聪明,他在心理上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程普有才吗?那是肯定的,可他比周瑜老、比周瑜丑、比周瑜笨,所以,纵是一时无礼,周瑜也能包容他。因为程普跟周瑜相比,根本没有任何优越感。其实,周瑜带兵叱咤风云的时候,诸葛亮还在家里研究“三个好玩的木头人”呢,只是周瑜的心态发生扭曲,已经不能理性地看待自己、看待诸葛亮了
但是,诸葛亮偏偏要 *** 周瑜。
《三国演义》中初出茅庐的诸葛亮,到江东后舌战群儒,激怒孙权, *** 周瑜,说白了,就是要出风头、表现自己的过人之处,甚至不惜耍小聪明来实现这个目的,结果风头是出了,除了唬住了“老实人”鲁肃之外,却把东吴上下全都给得罪了,给后来孙、刘翻脸埋下隐患。
二:曹操的盲目自大
在“草船借箭”的策划和实施过程中,诸葛亮利用了很多侥幸因素,其中更大的侥幸因素并不是曹兵有没有射火箭,而是曹操一时冲动、越级瞎指挥:“操此时因见水军未整,自到江边提调”。其实曹操对水上实战是彻底的外行,所以,他嫌水军的4000弓弩手不够,又让张辽、徐晃调了6000旱寨内的弓弩手前来帮忙。
即便如此,罗本《三国》中,这一段也多次强调:诸葛亮这次冒险一共得箭9万余支,并不够应有之数。而毛本为了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先删去了曹操越级指挥那一段,又每船给多算1000支箭,这样总数轻松超过了10万支,可以向周瑜交差了
如果曹操放手让手下中将随机应变,诸葛亮、鲁肃很可能已经轻松被擒,鲁肃在船中“惊恐万状”,就是想到这种可能。然而,曹操在轻松拿下荆州后,被大好形势冲昏头脑,放任自己独断专行的性格缺陷,这是他最终铩羽而归的主要原因,曹操自己打败了自己。
三:得意忘形的诸葛亮
诸葛亮戏剧性地获取了9万余只箭,令鲁肃、周瑜“慨然而叹”,甚至“拜服”。在多重 *** 下,周瑜也忽略了军令状上10万字的数目了,鲁肃稀里糊涂经历了一场九死一生的险境,产生了“斯德哥尔摩式”的心理崇拜,叹服诸葛亮是“神人”。周瑜也说:“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及也”。诸葛亮得意之余,开始“孔夫子”式的上课:
凡为将者,不识天文,不识地理,不知军情,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乃庸才也!
他这是在埋汰周瑜,鲁肃是庸才呢!反过来,又说自己的神机妙算是“雕虫小技、何足挂齿”。语气逐渐疯狂起来,至于那句“我命系于天”,更是得意忘形到了极点,简直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罗贯中是比较喜欢诸葛亮这个人物的,那为什么又写出这个情节呢?这是罗贯中的刻意安排,为的就是让诸葛亮的性格缺陷充分暴露出来。诸葛亮的谨慎,不过是假谨慎之外衣、行冒进之事而已。
尾话
罗本《三国》中并不认可诸葛亮引以为傲的小“术”。其实,历史上的诸葛亮相当保守、从不行险,甚至“奇谋为短”。这从后来北伐时,摒弃魏延“奇袭长安”而选择硬碰硬地平行推进就可以看出。罗贯中是以“戏说”的形式来讲解做大事成败的各种关键因素,而绝不是《临江仙》里的“是非成败转头空”。
罗贯中为什么插入“草船借箭”这个片段,我想,这和他《三国演义》要表达的主题是一致的,他想说明的就是帝王成败的原因所在。魏、蜀、吴三国首脑,哪一个不是乱世枭雄?可最终呢?还不是各自走向了灭亡?
罗贯中是比较倾向于诸葛亮的,然而,他也知道“人无完人”,所以,索性通过“草船借箭”将所有主要人物集中起来。这个片段既是舞台,供人物倾情演绎;同时,也是放大镜,把每个人人性中的缺陷也表露出来;也许,“火烧连营”壮阔场景的背后,也为后期各国的沉沦埋下伏笔
最后补充一点,那首曲调《临江仙》是明朝人杨慎所作,是清代的毛氏父子给安在《演义》开头的,后来经过深加工,成为《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它是不能代表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的本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