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昆阳之战:刘秀通过这仗奠定了光武中兴的基础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07-28)130

由于先前征讨刘秀失败了,王莽于是再征召42万大军,命令大司空王邑、司徒王寻前往南阳镇压。他甚至把上林苑中饲养的虎、豹、犀、象等动物驱赶南下,想以声势吓人。并且将一个高过丈余,腰有十围的凶壮巨人名叫巨毋霸的大力士,改名为“巨母霸”,封为垒尉,即防守堡垒之人,派上战场。表面看来,确实声势煊赫,王莽遂把这支部队命名为“虎牙五威兵”,号称100万。于公元23年夏季,南下与严尤、陈茂会合。

王莽的百万大军经过颍川郡时,“旗帜蔽野,埃尘连天,钲鼓之声闻数百里。”正好与刘秀所带的在昆阳北边阳关聚(今河南禹县西北)巡查的几千人遭遇。汉军见新莽军太盛,不待命令就争相逃命。当时北伐军总共才有2万人,且分散在所占领的四郡。一时集中不起来,即使集中起来,也会被这百万雄师碾为齑沫。刘秀等人哪敢正面与之交锋,没办法,也就跟随众人退回昆阳据城死守。汉军将士们无不内心怯懦,惊魂未定,皆言不可抵挡,商量着逃跑的办法,士气低沉如暮云。刘秀这时显露出了他临危不惧的英雄本色,他说昆阳是军事重镇,不能丢。现在敌强我弱,逃也免不了一死;唯有拼死一战,或有胜机。但因刘秀资历浅,在更始诸将领中威望不够,认为他“素日小敌怯,何来大敌勇?”所以没有多少人信服。刘秀表示,愿身先士卒,杀出重围,去郾城、定陵搬兵。他只要王凤、王常等人死守昆阳就行,等待援军。当时昆阳守军只有八九千人,刘秀遂带着骠骑大将军宗佻﹑五威将军李轶、偏将军邓晨等13名心腹骑兵,由南门乘黑夜杀出。

新莽将领王邑很轻视汉军,并不把这十几匹人马放在心上,认为是逃兵而已;而更始将领王凤则认为这十几匹马,要想冲过新莽的阵营,那也简直就是神话。因此,就在昆阳被重重包围的情形下,决定投降。但王邑拒绝了,他说:“百万雄兵,所过当灭,今日屠此城,以血砺刃,岂不快哉!”决心屠城立威,因此不肯接受王凤的投降。王凤顿成哀兵,唯有死守。昆阳城坚,王邑一时攻取不下,形成僵局。

昆阳之战:刘秀通过这仗奠定了光武中兴的基础

刘秀到郾城、定陵一带游说,郾城、定陵两县都是舂陵子弟兵,义气千秋,甘愿同生共死。因此他先带回来1000多人组成先头部队,回兵救昆阳。王邑自恃兵力雄厚,骄妄轻敌,“意气甚逸”,又自以为是,和王莽一样,都是“腐儒”角色,迷信“声威”之类虚的东西,并不把这股小部队太当回事,仅派几千人的巡逻队阻挡刘秀。刘秀一改平日儒雅的形象,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冲锋陷阵,来回冲杀,接连斩杀几十个新莽兵。军威大振,更始将领赞叹道:“偏将军是见小敌怯、见大敌勇!甚可怪也,且复居前。请助将军!”于是纷纷忘死,杀向敌阵。就这样,刘秀首战告捷。

刘秀不但勇猛,而且极有智谋,他写了一封宛城已派大军增援昆阳的书信,不日即可抵达,在送往昆阳途中,故意丢弃于地。王邑军捡到后争相传看,王邑得知后大惊,加之新败,军心遂如秋草遇霜一样,立时摇落。

而刘秀由于首战告捷,个个意气昂扬,恨不再战。于是刘秀又在陆续赶来的援军中,挑选精壮,组成一支3000人的敢死队,如狼嚎叫似的向王邑的大本营猛冲。新莽军本就是征召来的各地郡兵,斗志不强,又新败怯敌,恐惧像瘟疫一样蔓延。王邑又担心州郡兵失去控制,遂下令各营坚守阵地,不准擅自出兵。这等于自捆手脚,只能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因此双方刚一交锋,阵脚即乱,那些虎、豹、犀、象,首先伤了自己人,又不像训练场上可以收拢。不多时,司徒王寻就死于乱军之中,副帅一死,士气顿挫。而坚守昆阳城内的王凤守军,趁机杀出城外,夹击王邑军。王邑腹背受敌,加之此时天助刘秀,风狂雨骤,滍川盛溢,王邑军惊恐,争着逃命,互相践踏,溺死者不计其数,浮尸百里,水为之塞。王邑﹑严尤﹑陈茂轻骑踏着死尸渡水而去,一口气跑了上百里才停下。王邑回到洛阳只剩下长安勇敢数千人。百万雄师就这样一败涂地,王莽的主力遂告覆没。汉军则战果辉煌,尽获武器辎重。

昆阳之战,遂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绝妙战例。

刘秀一战成名,与其兄刘縯成为汉军双壁。

从此,王莽再也没有能力和更始抗衡了。各地豪杰闻讯后纷纷树立反莽大旗,撞响了新莽王朝彻底覆灭的丧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007/328205.html

“昆阳之战:刘秀通过这仗奠定了光武中兴的基础” 的相关文章

吴班:蜀汉后期将领,他有哪些出色表现?

吴班:蜀汉后期将领,他有哪些出色表现?

三国时期的蜀汉,人才济济,文臣武将都颇有才干。说到蜀汉的武将,关羽、张飞、黄忠、赵云、马超这五人必定榜上有名,除去五虎上将外,蜀汉还有不少能征善战的将领,吴班就是其中之一。吴班是蜀汉后期的将领,数次立功,但正史上对于他的记载少之又少。吴班是衮州陈留郡人,他的父亲吴匡是东汉大将军何进的属下官员,蜀汉后...

都是刘备麾下的谋士,那诸葛亮与法正之间的关系如何?

都是刘备麾下的谋士,那诸葛亮与法正之间的关系如何?

刘备从一个织席贩履的落魄人,通过乱世成长为一国之君,离不开其身边的谋臣和武将的贡献。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三国志·先主传》公元214年,刘备攻下成都,颠沛多年终于占有了益州和荆州两地,算是...

侯景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侯景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侯景,南北朝时期南朝汉政权的皇帝。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侯景是北魏朔州怀朔镇鲜卑人,少年时便是一条骁勇好斗、横行乡里的地头蛇。“及长,骁勇有膂力,善骑射”,由此被“选为北镇戍卫,稍立功效。”这条地头蛇在军营混得风生水起,很快拉起一支私人武装。他趁“魏末北方大乱”之际,率部投奔权臣尔朱荣...

宋江想要接受诏安的时候 鲁智深为什么要提出散伙

宋江想要接受诏安的时候 鲁智深为什么要提出散伙

还不知道:宋江想答应招安,武松与鲁智深反对,为何只有鲁智深提出散伙?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们的印象中《水浒传》里的108条好汉,一个个都是正义豪迈的义士,总是嫉恶如仇喜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可惜后来他们在宋江的带领下答应了大宋朝廷的招安,落得一个悲惨结局。据说不过...

裴昭明:南北朝时期大臣,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裴昭明:南北朝时期大臣,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裴昭明(?~502年),字昭明,河东闻喜人,南朝大臣,南中郎将参军裴骃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裴昭明,河东郡闻喜县人,昭明年轻时便传授儒学和史学,宋泰始年间任太学博士。有司奏报说:“太子结婚,纳征礼用的是玉璧和虎皮,不清楚这有什么根据。”裴昭明发表见解说:“...

华雄在连杀四将的时候 曹操为什么不让手下人出战

华雄在连杀四将的时候 曹操为什么不让手下人出战

华雄连斩四将猖狂至极,为何曹操不让手下猛将出战?他在害怕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事实上,面对嚣张猖狂的华雄,曹操之所以不让手下出战,主要是因为这三个原因!嚣张的华雄董卓篡夺东汉大权后,惹得众人不满,于是十八路诸侯联合起来,准备讨伐董卓,这可把...

阿娇最后如何会沦落到如此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阿娇最后如何会沦落到如此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陈阿娇就是金屋藏娇的那位,可谓是大名鼎鼎。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在我国封建历史上,“母以子贵”向来是亘古不变的政治法则。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之所以被卫子夫替代,主要就是因为陈阿娇没有给刘彻生个一男半女,加上其性格张扬跋扈,不可一世,最终上演了一出失宠的悲剧。...

王凌当初骑兵反抗司马懿 最后为什么不战而降

王凌当初骑兵反抗司马懿 最后为什么不战而降

还不知道:王凌起兵反抗司马懿,为何不战而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淮南三叛,事情发生于曹魏后期,由于司马懿父子篡夺大权,使得重镇寿春的将领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这三次分别为王凌之叛(251年四月)、毌丘俭文钦之叛(255年正月)及诸葛诞之叛(257年五月—...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