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阏与之战:赵奢的作战指挥到底有何精妙之处?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08-01)70

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句话是赵奢向赵王请战时说的,而后也确实如他所言那般打赢了阏与之战,但是阏与之战真的是因为赵奢更勇吗?纵观阏与之战,赵奢的作战指挥到底精妙在哪里呢?

之一,赵奢的作战方式其实并不是因为勇。

秦国围困阏与,赵王问诸将,廉颇说救不了,他又去问乐乘,乐乘也说难,他又去问赵奢,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赵王是想救的。但是廉颇、乐乘就不如赵奢有本事吗?

不是这样的,他们其实说的都对。当时秦军久攻阏与不下,但是在长期的鏖战中已经占据了有利地形,修筑了壁垒,赵军若是从狭窄的道路往上进攻,就是白白送死的。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为何赵奢会认为狭路相逢勇者胜呢?

说呢?很显然赵奢是个聪明人,他已经看出来了赵王想战,而现在也只有他能担此重任了。而且赵奢看得很远,虽然阏与占据地形易守难攻,但是秦军显然实力雄厚,如果阏与真的被攻下了,那么邯郸就危险了。这一仗必须打,但是打起来得冒点险。赵奢在作战之前的“能而示之不能”多少有点博弈的意思,但是为将者自己要坚定信念,首先自然是要安君心,让君主放心自己去打这一仗。所以赵奢说这句话其实有点类似今天下军令状的意思,振奋士气,以安人心。

阏与之战:赵奢的作战指挥到底有何精妙之处?

第二,玩计谋,赌人心,终于蛊惑了秦军

赵奢在邯郸城外30里就开始扎营防守了,这显然不是在比勇气。增设营垒,做防御工事,为什么在这里做这些呢?阏与其实离邯郸很近,秦军不会傻到以为招过人不知道阏与的重要性,所以一旦城中出兵,秦军就会开始戒备这是不是援军。

兵法有云:“能而示之不能”,赵奢要示弱,要表现得害怕秦军来攻的样子,然后私下里才会有机会奔袭自阏与救援,但是这个距离要选好,如果位置选得离都城太远,秦军根本就不会上当,而赵奢选的位置就在邯郸跟前,确实像是赵王害怕了,决定放弃阏与,做好防御保住邯郸的样子。这个时机下,秦军其实已经信了一半了。

为什么秦军这么快就信了呢?首先是因为秦军的自信。在攻打赵国之前,秦军的扩张步伐已经非常之快了,甚至越过韩、魏攻到了齐国。秦军的气势就在这战无不胜的征战中养出来的。但是这一次秦军大意了。秦军本来占据优势地位,赵军是不敢进攻的,所以赵军示弱就是为了让秦军走到山下来,两军在平地上打。

秦军实力够强,自然不怕在平地上跟赵军过招,于是秦军就上了当,当真下了山,往前逼近至武安。武安此地离邯郸只有80里,据赵奢的部队也就20来里。这一支秦军部队本来就是为了牵制赵国援军而来,所以主动进攻的可能性不高,但是如果有机会能捅赵国一刀,那也是随手而为的事情。

这里其实有一个问题存在,如果秦军就是不下山该怎么办?其实这也是赵奢当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原因所在。他抗下这一仗其实没有百分百的把握能赢,在前期近一个月的等待里,他需要赌一把,赌秦军的野心。但是将士们不需要知道这些,将士们只需要勇则可以随他上阵。

所以赵奢杀了那个提议攻入武安的将士,下严令不许大家讨论军事,就这样真的骗过了秦军,让秦军自己放弃了战略优势。

阏与之战:赵奢的作战指挥到底有何精妙之处?

第三,奔袭作战,化被动为主动

秦军进一步向邯郸挺进,应该也是为了给赵军压迫,但是秦军万万没有想到,赵奢根本就没打算跟驻扎在武安的这支秦军打。明面上赵军在加固营垒,暗地里偷偷带领队伍奔袭自阏与前50里处,并迅速占领制高点,这样一来秦赵两国的位置就跟最初的时候换了个位置。有利地形掌握在了赵军手中,这个时候秦军知道自己上当了,但是也无济于事了,秦军的后援被切断了,根本无法久战,所以此刻只能猛攻赵军了,但是结果也自然很清楚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有利地形带来的优势可不是一星半点。这个时候就确实是赵奢所说的那样了,狭路相逢勇者胜。

阏与之战,赵奢大胜而归,最重要的是,这本是一场不被看好的战役,所以不管赵奢为什么没有如他所说的那样直接上去强攻,只要他胜了,他就是英雄。赵奢用兵如有神助,本来是被动挨打的局面,也在他的排兵布阵下化为了有利条件。这正是赵奢作战指挥的精妙所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008/328846.html

“阏与之战:赵奢的作战指挥到底有何精妙之处?” 的相关文章

李渊的唐国公爵位是怎么来的?为何是他继承?

李渊的唐国公爵位是怎么来的?为何是他继承?

唐高祖李渊,中国唐朝开国皇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李渊的父亲李一生有四个儿子,分别是李澄、李湛、李洪,以及李渊。其中,李渊是最小的儿子。可是,最终李把唐国公的爵位传给了最小的儿子,而没有传给稍长的其他三个儿子,这是怎么回事呢?史料对李前面三个儿...

王弼的一生对朱元璋都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王弼的一生对朱元璋都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俗称洪武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有句话叫:猛将常在阵上死,善泳终会江中亡。元末明初,猛将如云,诸如花云、丁普郎、徐达、朱文正等辈,个个都武艺超群,武勇过人,有万夫不挡之勇。可惜的是,这些“战神”级的人物,有的英勇就义,有的被开国皇帝诛杀,得到善终者寥寥无几。...

朱元璋如果换成崇祯的话 朱元璋能解决明朝末年问题吗

朱元璋如果换成崇祯的话 朱元璋能解决明朝末年问题吗

把朱元璋换成崇祯皇帝,他能彻底解决内忧外患,实现复兴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提到一路上白手起家的朱元璋,其展现出来的魄力和眼光,是很多人都无法匹及的,而提到大明朝的覆灭,也会有不少人十分心疼崇祯皇帝,但是也有不少人说,如果朱元璋换成崇祯皇帝的话...

谯周:蜀汉大臣、学者、儒学家,曾力劝刘禅投降

谯周:蜀汉大臣、学者、儒学家,曾力劝刘禅投降

谯周(201年-270年),字允南,巴西郡西充国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学者、儒学家、史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幼年丧父,少读典籍,精研六经,颇晓天文,成为蜀地大儒之一,门下有陈寿、罗宪等学生。诸葛亮担任益州牧时,授劝学从事。诸葛亮死后,不顾朝令,前往奔丧。...

孙邻: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孙邻: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孙邻(~249年),字公达,吴郡富春人,孙坚长兄孙羌之孙,豫章太守、都亭侯孙贲长子,孙策和孙权的堂侄,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贲去世,孙邻继承其爵位。孙邻九岁时,代理豫章太守,进封都乡侯。后升任夏口、沔中督,威远将...

黄震:南宋时期学者,为官清廉,不畏权贵,正气浩然

黄震:南宋时期学者,为官清廉,不畏权贵,正气浩然

黄震,字东发,号文洁,慈溪(今属浙江)人。南宋学者。宝祐四年进士,历仕史馆检阅、广德军通判,有文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黄震生于南宋嘉定六年(1213年),字东发,人称於越先生,今掌起镇黄家村人。他一生为官清廉,不畏权贵,正气浩然,屡遭挫折,均坚贞不屈...

兰陵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兰陵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兰陵王,北齐文襄帝高澄第四子,被人所知是因为他出众的外貌。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不管你是同胞还是金兰。高纬赐死兰陵王,就充分地说明了在古代封建社会,亲情与手足根本不可能凌驾于皇权至上,否则必遭杀身之祸。高长恭就因为自己看似不经意的一句...

历史上雍正选择弘历为自己的继承人,到底是因为什么

历史上雍正选择弘历为自己的继承人,到底是因为什么

历史上雍正选择弘历为自己的继承人,到底是因为什么?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雍正没有立弘时为继承人,而立弘历为继承人,直到现在,依然是一个谜。因为当时弘时是雍正皇帝儿子中,年纪最大的一个。他虽然排位老三,但是他前面的两个哥哥,都早早地夭折了,实际上他是长子,而且他比弘历大七岁。要说雍...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